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将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诗词。
B.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承诺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积极支持。
C.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
D. 社会信用体系能否有效运行和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构建跨地区和跨部门的联合奖励机制。
【答案】B
【解析】A项,语序不当,“研究”与“了解”位置互换;
C项,句式杂糅,删去“原因”或“引发的”;
D项,两方面和一方面不搭配,删去“能否”。
故选B。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泉水激石________
②窥谷忘反________
③不觉欲曙________
④去我万里________
2.(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②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2.(4)“情因思变,境由心生”,同样是写山水之景,在不同作者的笔下呈现出不同的情怀。
试简要分析《与朱元思书》和《与元微之书》情感的异同。
【答案】冲击,拍打, 同“返”,返回, 将要, 距离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
①句意: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
激,冲击,拍打。
②句意: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反,同“返”,返回。
③句意:不知不觉天快亮了。
欲,将要。
④句意:距离我万里远。
去,距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节奏。
这句话是由三个短句组成的,意思为: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挂念,现因此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
根据意思可断句为: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亲三泰以
先奉报。
故选:A。
【答案】①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
竹子。
②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翻译基本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
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
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语:因,于是;置,建造。
句意: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
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
②重点词语:好,爱好;其,这里。
句意: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
【答案】同:两文都表现了作者爱慕自然的情怀。
异:甲文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乙文
表达了作者对挚友微之的怀念。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同样是写山水之景,各有情趣。
甲、乙两文都能看出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留恋,这是他们的相同点。
不同
点在于,甲文流露出作者避世退隐的情怀,这是乙文所没有体现的;乙文
流露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这是甲文所不具备的。
据此分析意到即可。
答案:(1)①冲击,拍打②同“返”,返回③将要④距离(2)A(3)①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
②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
(4)同:两文都表现了作者爱慕自然的情怀。
异:甲文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乙文
表达了作者对挚友微之的怀念。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3.(1)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中的情节或“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3.(2)文中多次提到母亲讲的“学好,甭惹事”,通读全文,分别说说“学好”和“甭惹事”各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3.(3)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赏析划线词语的妙处。
一见面,她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
里撞。
3.(4)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3.(5)试比较下面这段话与文中画线句在写法和表达效果上的相同之处。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
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
【答案】(1)①“我”不怎么看得起母亲。
, ②写母亲多次给“我”钱,只
问“我”够不够。
, ③写母亲患失语症后的种种表现。
【解析】(1)阅读文本可知,文中第②段写“我”小时候,因着祖母十分
严厉,说一不二,从不过问母亲的意见,母亲“只有做饭的份儿”,因此“我”不怎么看得起母亲。
当“我”开始上学,学校需要的费用“多是跟
祖父要”。
当“我”问母亲要钱时,她只是一面掏钱一面问我够不够,“我”一面感到后悔,“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
母亲六十大几就
得了失语症,看到母亲的样子,“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对母亲既心疼
又愧疚。
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2)①“学好”一是要学好知识,二是要走正道,做好人;
②“甭惹事”主要指安分守己,不招惹人,平安成长。
【解析】(2)读文本,根据“‘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
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
前有引导,
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一番事业呢?”“学好,甭惹事”是母亲在我每次离家时的叮嘱,“学好”可理解为学好知识,学做好人;“甭惹事”意思是堂堂正正做人,不要去招惹是非。
【答案】(3)通过写母亲见到“我”时的一连串动作,写出了母亲的高兴
与激动,以及因自己犯病而说不出话的悲伤与着急等情感。
【解析】(3)阅读句子可知,句中画线词语“笑笑”“溢”“叫”“撞”
均是母亲见到“我”后的表现,通过对母亲的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见到“我”时的开心与激动,同时也表现出母亲因为生病而说不出话的焦急、
伤心,体现了“我”对母亲的心疼。
【答案】(4)①少言寡语,性格内向“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
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
”
②任劳任怨:在家里虽“只有做饭的份儿”,但也毫无怨言。
③心地善良,思想淳朴:儿子骗了她的钱,她一点也不相信,还反问:
“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
④关心和爱护孩子:母亲总是叮嘱“我”“学好,甭惹事”和得失语症后
提醒父亲给“我”做饭。
【解析】(4)人物形象需结合文中对该人物的言行等描写进行分析。
结合“就是跟我说话,也是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可以看出,母亲少言
寡语,性格内向;结合“祖母是继室……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可以看出,母亲任劳任怨;结合文中第④段可知,儿子骗了她的钱,她一点也不相信,甚至反问“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可以看出,母亲心地善良,思想淳朴;上学时,母亲总是叮嘱“我”要“学好,甭惹事”,即使母亲已经得了失
语症,但见到“我”回家也仍坚持询问“我”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母亲
对孩子的关心与疼爱。
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5)这两段文字,都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都写出了“我”的年少无知、自傲自大,以及对父母良苦用心的不理解、不认同,从而反
衬出父母真挚而细腻的爱。
【解析】(5)题中所给的句子出自朱自清的《背影》,是父亲送“我”到车站托人照顾“我”时“我”的心理描写,因不理解父亲的行为而心生嘲笑。
文中的画线句也是如此,是对母亲每次临行时叮嘱的不屑与嘲笑。
两句话
都是以孩子的心理描写,来侧面表现出父母的爱。
4.(1)文章第①段引用相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有何作用?
4.(2)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3)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这已经成为交通安全的主要杀手之一。
②你也不用担心智能行人过街系统会在雨雪天罢工
4.(4)请阅读第⑤﹣⑧段,简要概括“中国式过马路神器”的功能。
【答案】①通过这些具体的数据,准确具体地说明行人和非机动车过马路闯红灯造成的巨大危害,引起读者思考;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引出说明对象:智能行人过街系统。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中引用数字的作用。
引用“1.04亿”“6.2万”“53%”等数字,更加直观清楚地说明行人和非机动车过马路闯红灯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之严重,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重视,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出说明对象。
【答案】举例子。
列举智能行人过街系统的闸机部分采用圆柱形机身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该设备极具人性化设计的特点,更易于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
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有什么表达作用。
句中“如闸机部分”“如”字即可看出运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通过举这些实例,主要是说明了该设备极具人性化设计的特点,更易于读者的理解。
【答案】①“之一”的意思是其中一个,指行人和非机动车过马路闯红灯是交通安全主要杀手中的一个,并非唯一。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②“罢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设备不会出现问题,能正常工作的特点。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
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
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①句中
的“之一”的意思是其中一个,表示数量和范围,不是唯一。
②句中“罢工”则是将“智能行人过街系统”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设备不会出
现问题,在雨雪天也能正常工作的特点。
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两个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答案】①自动抓拍、抓录并进行人脸识别;②自动语音播报和调控闸门;
③科学智能调配入口和出口闸门的开放时间;④采用防水防电技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
仔细阅读要求的段落,抓住关键句
子进行梳理概括。
第⑤段“若有人强行跨越或破坏设施时,摄像机会自动
抓拍、抓录并进行人脸识别。
”可概括为:自动抓拍、抓录并进行人脸识
别功能;第⑥段“灯闪烁时,闸机部分的语音会提醒行人快速通行;红灯
即将亮起时,语音会播报‘闸门即将关闭’”可概括为:闸机部分有自动
语音播报功能;第⑦段“闸机的进口和出口方向设定为时间差开闭,检测
设备即时监测行人和车辆流量,科学智能调配两者放行时间”可概括为:
科学智能调配两者放行时间的功能;第⑧段“你也不用担心智能行人过街
系统会在雨雪天罢工,该设备采用防水,防电技术,雨天也能正常工作”
可概括为:设备有防水、防电功能。
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5.(1)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后做出的统计表,请写出你的结论。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5.(2)有人说,现在已进入了“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呈现
在我们面前。
你喜欢图画阅读还是文本阅读?说说理由。
【答案】(1)示例:初中生课外阅读漫画的人数很多,而阅读文学名著的
人数很少。
【解析】(1)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表格,阅读表格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表格的标题,二是表格的行和列的提示,三是表格中的数据。
由统计
表中的数据和比例可以看出:初中生课外阅读漫画的人数很多,而阅读文
学名著的人数很少。
【答案】(2)示例一:我喜欢图画阅读。
图画直观形象,色彩纷呈,花样
百出,内容迥异,读图已经成为风尚。
示例二:我喜欢文本阅读。
对于中学生来说,需要提高的是语言文字能力,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将会造成阅读水平的下降,得不偿失。
【解析】(2)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自己的观点针对的是什么问题,观点一定要明确,支持这个观点的理由要充分有力,表述要合理连贯。
对于本题来说,无论支持哪种观点都是可以的,只要理由充分,表述有序
即可。
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6.(1)《红星照耀中国》特写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重要事件,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长征的艰险和红军的伟大精神。
6.(2)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__写的《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_______________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答案】(1)强渡大渡河, 过草地
【解析】(1)《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长征》的第三节《大渡河英雄》,特写了强渡大渡河事件。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斗,也是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
大渡河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
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作者还特写了过大草地,《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长征》的第四节《过大草地》,“一九三五年八月领导红军进入川藏边界的大草地”,“他们在这一段行军途中所吃到的苦头远远超过以前的一切。
他们有钱,但是买不到吃的。
他们有枪,但是敌人无影无踪。
他们走进浓密的森林和跨过十几条大河的源流时,部族的人就从进军途上后退,坚壁清野,把所有吃的、牲口、家禽都带到高原去,整个地区没有了人烟”,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长征的艰险和红军的伟大精神。
【答案】(2)法布尔, 生命
【解析】(2)《昆虫记》作者法国作家法布尔,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它融合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
社会人生,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试卷第11页,总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