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小题。

孔明密写了十六个字,交给周
瑜,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公,
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
风。

孔明缓步登坛,看定方位,在炉
里焚香,在壶里注水,仰天祷
告。

祷告完毕,孔明直奔刘备船上,
询问军马战船调配办好否,刘备
答道:“早已准备,只等调用。


黄盖火船,安排定当,就使小卒
呈密书与曹操,约定今晚去降
曹。

周瑜下令开船,黄盖在第三只火
船上,手持钢刀,船头上大书:
“先锋黄盖”。

曹操站在船头,专等黄盖来到,
他大笑:“冬至一阳生,来复之
时,哪来的东南风。


东吴战船离曹操仅两里水面,黄
盖命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势,
二十只火船一齐插进曹营。

黄盖跳上小船,冒烟突火,来寻
曹操,曹操跳上岸逃命。

曹操上岸后,引着百余骑兵,在
火林里奔突,在张辽的指引下直
奔乌林。

(1)连环画讲述的是《三国演义》中的________情节。

(2)这场战役能大败曹操,关键在于孙、刘两军联盟,在促成孙、刘联盟的过程中,有两个人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两个人物是()
A. 鲁肃
B. 黄盖
C. 孔明
D. 庞统
E. 周瑜
(3)在班级名著阅读活动中,为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语文老师让大家做书目推荐,你的任务是给《三国演义》做内容简介,要求不超过80个字。

【答案】(1)火烧赤壁(或赤壁之战)
(2)A,C
(3)内容简介示例: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

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以及作品的主要内容、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

该题考查的是《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的情节,要能概括名著的主要内容,并且注意其中的主要人物。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背影》、《济南的冬天》、《白杨礼赞》都是散文,他们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老舍、茅盾。

B.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家家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C.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阳,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阴。

D. 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样式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

按照传统的习惯,贴挂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答案】 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错在“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阳,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阴”,正确的说法是: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阴,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
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作品《童年》中,外祖母、小茨冈、格里戈里等人,都曾经给予阿廖沙力量和支持,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常用“赋”“比”“兴”,句式上常用四言短句。

C. 清代吴敬梓笔下的范进、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作为读书人,虽然他们最终的命运不同,但这两个人物形象都能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D. 我国戏曲剧中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来充任。

我国古代的年龄也有特定的称谓:总角和垂髫代指童年,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答案】 B
【解析】【分析】ACD表述正确。

B.“从西周初年到战国时期”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

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4.下面是名著阅读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名著阅读任务单
【解析】【分析】①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的外貌描写,作者通过夸张又不失典型的细节描写把一个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套中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②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③从文段可以看出写的是“祖父”,从他与孩子们开玩笑的动作、神态中看出祖父是一位童心未泯,慈祥、和善、热爱生活的人。

故答案为:漫画式的夸张(或:夸张变形;或:讽刺);黎明、曙光、火把、火焰;慈爱。

【点评】本题考查了考生对名著内容积累和文学常识积累。

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要了解常见的文学常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一是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
佩挂的珠宝),像菩萨。

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

《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二是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①________》。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念奴娇》又叫《②________》,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③________》,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三是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例如:《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1)根据语境,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牌,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忆江南大江东去酹江月
B. 忆江南酹江月大江东去
C. 忆秦娥大江东去酹江月
D. 忆秦娥酹江月大江东去
(2)下列选项中,属于“沁园春”这一词牌的是()
A.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
B.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
C.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
D.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毛泽东)【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段的阅读理解能力。

题干所给文段主要叙述词牌的缘起,告诉我们词牌是怎么来的。

结合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文中所举的一些完整例子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结合文中一些句子使用的关联词起到的引导作用,以及前后句的逻辑关系。

所以,我们能得出《忆江南》、《大江东去》和《酹江月》的答案。

(2)本题针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感悟。

文段主要介绍词牌的来源,通过词牌的来源,我们就可以知道词作的一般格式。

题干给出的《沁园春》的词牌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类似的格式,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答案D。

故答案为:(1)A
(2)D
【点评】把握词牌名即可。

6.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以其独有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永远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北京的文化,完成小题。

(1)走进老北京的小胡同,看着沿街琳琅满目的商品,仿佛各种吆喝声儿扑面而来:“斗大的西瓜,船儿大的块儿哎!”“糖葫芦儿冰塔儿”……这些吆喝声儿散发着京腔儿独有的韵
味。

请给画线部分添加恰当的标点,并说说这样添加的理由。

(2)“遛鸟”是老北京清晨的一大景观。

老北京人爱鸟,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常以“鸟”为意象,营造诗的意境。

请你写出与“鸟”有关字的一联古诗句,并说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走入风景秀丽的北京西北郊,清华大学是你必览的胜景。

这所百年老校,其校训彰显了学校的育人理念。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①清华大学八字校训的前四字是“自强不息”,依据上面的书法作品,请你写出校训的后四字(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
②结合书体特点,请你欣赏上面这幅书法作品。

(不超过8个字)
(4)老北京人的语言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下面是一位北京大爷和他侄子的一组对话,请你找出对话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大爷:小子,你拿这大礼是几个意思①啊?
侄子:您不是六十大寿了吗?我就是意思②一下。

大爷:你这意思③有点大了。

侄子:您要这么见外,可就没意思④了啊!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③和④
【答案】(1)标点:糖葫芦儿——冰塔儿!(只添加叹号也算对)
理由:葫芦儿后需拉长声音,所以用破折号;吆喝声音要响亮些,用叹号。

(2)示例一: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雁北归,说明秋天季节,渲染有凄凉之感,漂
泊之情。

示例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表明春季到来,常给人欢快之感。

(3)①厚德载物②从字体、笔画、结构、章法或内涵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欣赏意思对即可。

(4)B
【解析】【分析】(1)标点的使用:结合老北京的吆喝声的特点,可用破折号与叹号。

(2)根据自己的古诗词积累回答即可。

写出与“鸟”有关字的一联古诗句,并说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在解答时要认真看图,对画面中文字仔细辨析,写出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即可。

这就要求学生对常见的几种字体有一定的了解,一定要拓展知识面,在生活、学习中要注意多交流,勤练习,善总结。

(4)意思的意义有很多,如思想:心思,意义,道理。

意图,用意:意志:神情:情趣:趣味等等。

引申指代表心意的宴请或礼品。

意见,想法迹象,苗头。

象征性的表示等。

7.选做题。

(下面两个小题任选一题回答)
(1)《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77位诗人的诗,这些诗人的诗歌风格各异,填入下面空格处的诗风正确的一项是()
王昌龄的诗风是,王维的诗风是 ,李白的诗风是,杜甫的诗风是。

A. ①沉郁顿挫②飘逸豪放③雄健浑厚④恬淡生动
B. ①飘逸豪放②恬淡生动③雄健浑厚④沉郁顿挫
C. ①雄健浑厚②恬淡生动③沉郁顿挫④飘逸豪放
D. ①雄健浑厚②恬淡生动③飘逸豪放④沉郁顿挫
(2)《泰戈尔诗选》收录了《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采果集》的诗作,对这些诗歌(诗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吉檀迦利》是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

作者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B. 在《园丁集》中,诗人通过寓意深刻的寓言诗和言简意赅的哲理诗,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教师这个崇高职业的由衷赞美。

C. 《新月集》里着力描绘地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儿童。

诗人塑造了一批神形兼备、熠熠闪光的天使般的儿童艺术形象。

D. 《采果集》以充满激情的语言赞颂生命,思索生命的本质。

这些诗充满了乐观的情绪和生机盎然的气息,表达了作者对理想追求的乐观和坚定的信心。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王昌龄是一位边塞诗人,题材主要为离别、边塞,风格雄健浑厚;
王维的诗以恬淡生动、自然脱俗为风格,展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的风格飘逸豪放;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风格沉郁顿挫。

据此分析,应选D。

(2)B项表述错误,在《园丁集》中,诗人通过寓意深刻的寓言诗和言简意赅的哲理诗,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态度,艺术地回答了人应该为什么生活、怎样生活等重大的人生问题。

故选B。

故答案为:⑴ D;
⑵ B。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多读、多看、多记。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对名著名篇的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面,还要深刻领悟其思想内容,熟悉其表达技巧。

8.小文参加校文学社团举办的诗歌节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品读诗韵之美
①活动现场,小文默写下《泰戈尔诗选》中的句子,但对诗歌中的加点字读音和字词有疑惑,请帮助他完成。

我的生命在年轻时像一朵花——一朵从它的丰富中放出一片或两片花瓣而从不感到损失的花,当和煦________(A.xū B.xù)的春风来到它的门前恳求的时候。

如今当青春老去,我的生命像一个果实,它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予,只等待着把它自己和它充yíng(________)的甜蜜全部呈献。

——泰戈尔《采果集》②小文准备诵读这首诗,与同是诗歌爱好者的小语交流。

小文:我觉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因为它表达了________。

小语:是的,比如诵读“它已经没有什么……,只等待着把……全部呈献”这句诗可以从重音、停连、语调等方面入手设计朗读方案:________。

(2)活动二千古文人家国梦
小文:诗意的文字,失意的人生。

“①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借用典故,怀念故友,感慨时光易逝;“汉文有道恩犹薄,②________”,刘长卿自比贾谊、屈原两位先哲道出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令人唏嘘。

小语:但伯乐难觅的失意又怎会压垮文人的傲骨,范仲淹虽遭贬谪却“③________,④________”一语道破庙堂江湖为官真谛,与朋友共勉;韩愈虽被降职,仍高呼“欲为圣明除弊事,⑤________”报国之心弥坚;李白被赐金放还,仍不减出世之志,唱出充满期望之音“⑥________,⑦________”。

【答案】(1)B;盈;积极温暖;对生命的礼赞;“全部”重读停顿,语气渐强语调上扬,表现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

(2)怀旧空吟闻笛赋;湘水无情吊岂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肯将衰朽惜残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分析】(1)①根据平时对汉字字音和字形的积累答题,注意“盈”不要写成“影”等字。

②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首先把年轻时的生命比作是一朵花,这是一朵无私奉献的花,因为只要被人有所求,它就会毫不犹豫地给与别人以帮助。

接着又把老去的生命比作是一个果实,它虽然不像年轻时有无限的力量,但它还是要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别人。

因此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感情基调是积极温暖的。

结合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分析,可知“全部”应该重读,语气渐强语调上扬,表现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

(2)根据平时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答题,注意“赋、沧”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B 盈积极温暖对生命的礼赞“全部”重读停顿,语气渐强语调上扬,表现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

⑵怀旧空吟闻笛赋;湘水无情吊岂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肯将衰朽惜残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点评】⑴①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和字形的积累。

解答此类试题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平常所掌握的常用词语的音形义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书写和注音。

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

②此题考查对文章感情基调的理解把握能力以及设计朗读脚本的能力。

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的总的感情态度,总的感情色彩。

常见的感情基调有: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坚守节操、思念等。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可知,朗读这段话应该用情绪激昂,语气坚定,赞美式的感情基调。

设计朗读脚本要从感情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语气、节奏等方面对文章某个片段进行朗读设计。

(2)此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9.填空。

(1)欧阳修,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晚年又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________”字是贯穿《醉翁亭记》全文的主线。

(2)《醉翁亭记》中有许多广为人知的成语,如“水落石出”,文中还有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永叔;醉翁;六一居士;北宋;乐
(2)觥筹交错;峰回路转;山肴野蔌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要读懂题目,注意仔细填写。

(2)本题课重新的成语较多。

如醉翁之意不在酒,觥筹交错峰回路转山肴野蔌等
故答案为:⑴永叔;醉翁;六一居士;北宋;乐
⑵觥筹交错;峰回路转;肴野蔌
【点评】⑴考生在平时注意常识的积累,注意对题干的审读。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要分析并归纳总结重新的成语。

10.下图是文学名著《水浒传》连环画中的一幅,请仔细观察,并按要求作答。

(1)《水浒传》中鲁达的绰号是________,与上图内容相关的情节是________,
(2)有人认为鲁达是个有担当的人,其他经典名著中也不乏有担当的人物形象,请从《西游记》《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作品中找出一个这样的人物,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1)花和尚;拳打镇关西
(2)孙悟空。

一路护送唐僧西天取经,斩妖除魔,“三打白骨精”中哪怕冒着被师父误解的风险,也要痛打白骨精,承担护送师父的责任。

【解析】【分析】(1)根据对《水浒传》的阅读和积累可知鲁达的绰号。

仔细观察图片,可知图片上画了两个人,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在用拳头狠狠地打躺在地上的那个人,结合图下文字说明,再结合《水浒传》中鲁达的故事即可知道这个故事情节。

(2)根据对这几部名著的人物形象和名著情节的阅读和理解举例分析即可。

注意要对号入座,不要张冠李戴。

故答案为:(1)花和尚;拳打镇关西
(2)孙悟空。

一路护送唐僧西天取经,斩妖除魔,“三打白骨精”中哪怕冒着被师父误解的风险,也要痛打白骨精,承担护送师父的责任。

【点评】(1)鲁达是《水浒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他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爱憎分明,仗义疏财,勇而有谋,胆大心细,是这篇小说重点塑造的人物,平时阅读时一定要认真记忆与他有关的情节内容并把握他的性格特征。

(2)本题考查把握名著人物形象和情节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用心读必读篇目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

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

11.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长知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

通知
各位同学:
为了更好地落实“读古诗·长知识”活动要求,经研究决定,将在九年级召开“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活动,请认真整理学过的送别诗,于5月17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参加知识竟答活动。

2019年5月8日
①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②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

③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

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 脱鞍暂入酒家垆:________
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送别时的两种习俗。

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____ 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
(3)下列对一首五律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颔联)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________。

(颈联)
A. 风高;还
B. 风高;回
C. 高风;还
D. 高风;回【答案】(1)知识竟答;知识竞答;将“召开”改为“举行”;添加署名:校学生会
(2)帆船;马;折柳;饯饮
(3)C
【解析】【分析】(1)①根据积累并结合语境可知,通知中的“竟答”应为“竞答”;②搭配不当,应将“召开”改为“举行”;③通知的结尾应该有署名和日期,而这个通知却没有署名,应添加上。

(2)①由“帆”可知应为“帆船”;由“鞍”可知应为“马”;②由“柳”可知此处习俗应为“折柳”;又“一杯酒”可知此处习俗应为“饯饮”。

(3)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以及二、四、六、八句押韵,据此可知:“日”应和“风”相对;“在”应和“还”相对。

故选C。

故答案为:⑴知识竟答;知识竞答;将“召开”改为“举行”;添加署名:校学生会
⑵帆船;马;折柳;饯饮
⑶C
【点评】⑴①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②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熟知病句的类型,然后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

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③本题考查写作通知的能力。

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会经常用到通知这种应用文,写作时首先要掌握它的写作格式,然后把有关内容写清楚即可。

⑵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⑶本题考查律诗的文学常识。

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史书体例等都属于文学常识,这些知识非常多,也非常细碎,非常容易记混,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记多练,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正确答题。

1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猪是艺术家________的对象,猪________了很多人的梦想。

猪八戒是家喻户晓神通广大的猪,小猪佩奇是________孩子们成长的猪,猪猪侠是一头冒着鼻涕泡的可爱的猪,麦兜是一只呆萌可爱的猪,红猪是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倾心________的猪,威尔伯是E·B·怀特《夏洛的网》中和一只蜘蛛成为铁哥们的猪……没有猪,艺术领域将会现无法弥补的遗憾。

(1)上面文段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打造成就钟情陪伴
B. 钟情成就陪伴打造
C. 成就陪伴打造钟情
D. 成就打造钟情陪伴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猪”字是左右结构,笔画数是11。

B. 上面文段中“梦想”、“成长”、“铁”都不是名词。

C. 上面文段中“家喻户晓”是并列短语,“神通广大”是主谓短语。

D. 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假设复句。

(3)请你写出《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一项本领:________。

【答案】(1)B
(2)B
(3)天罡三十六变
【解析】【分析】(1)打造:即制造、创造的意思。

成就:①取得的成绩;②完成;③成全。

钟情:是指感情专注,常指爱情。

“钟情”符合第一空的语境,排除其余项,选B。

(2)“梦想”、“成长”、“铁”都是名词。

故选B。

(3)《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一项本领,如,会使九齿钉耙。

故答案为:⑴B;⑵B;⑶天罡三十六变
【点评】⑴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三点:1、要了解组成词语的各个语素之间的细微差别。

2、要注意词语的搭配习惯。

3、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将相关的词语带进句子进行了解,增强辨别的准确性。

⑵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的了解和辨析。

考生要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辨析其正误。

对于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考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运用,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内容,用来判断选项,应该不是难事。

⑶本题结合名著考查名著人物形象。

考生要注意平时对名著的阅读,本题难度不大。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它始终chù立不变,巍峨庄严,是最可靠的支持。

水有德,它恩zé万物,惠及生灵,海纳百川。

智者如水般通透,明察秋毫;仁者若山般静默,慷kǎi豁达。

②诗中有山——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