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化学期末复习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是指难溶或不溶有机物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大的现
象
b、增溶是均相体系
c、增溶不会使溶液的依数性发生明显变化
d、增溶体系是热力学稳定体系
A、增溶是自发过程
40、关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
b、存在 Krafft 点
c、存在浊点
d、溶解度越大说明
一、选择
胶体化学期末复习题
1、以下关于表面张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表面张力是液体(或固体)表面的一种容量性质
b、表面张力由分子间力引起,其方向与表面垂直
c、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d、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在高压下随压强的增大而下降?
2、以下关于表面张力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表面张力是液体(或固体)表面的一种强度性质
12、满足什么条件时,液体能浸湿固体表面( b )
a、黏附功≥0。
b、接触角≤90°。
c、接触角≥90°。
d、浸润功≤0。
13、将油滴滴于水表面,满足何种条件时,油滴在水面展开形成液膜:
(c )
a、铺展系数 SO/W<0
b、σ油-水+σ油>σ水
c 、 σ 油-水+σ 油<σ水
d、σ油-水+σ水<σ油
b、当晶核的生成速度大于晶核的成长速度,利于形成溶胶。 c、当晶核的生成速度小于晶核的成长速度,利于形成溶胶
d、溶液的过饱和度小,有利于形成溶胶。
23、当入射光的波长略( a)胶体粒子的直径时,则可出现丁达尔
效应。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关系
24、当胶体粒子直径≤47nm 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b、溶液中,小颗粒消失,大颗粒长大
c、在有机蒸馏中加沸石
d、毛细压力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生成的新鲜液面都有表面张力
B、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C、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D、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9、液体中,气泡内外的压力( b )
a、相等
b、不相等,压差大小等于 2/R
17、Langmuir 吸附理论最重要的基本假设为( a )
a、 吸附是单分子层的
b、固体表面的不均匀性
c、吸附是多分子层的
d、气体处于低压下
18、BET 吸附等温方程式( d )
a、只适用于多分子层吸附体系
b、当常数 C>1 时,吸附质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于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 间的吸引力 c、当常数 C<1 时,其对应的等温线为第Ⅱ型 d、其局限性在于没有考虑固体表面的不均匀性及气体分子间相互作 用 19、关于 BET 吸附等温方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BET 理论没有考虑到固体表面的不均匀性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B、BET 理论可以解释第Ⅰ、Ⅱ、Ⅲ类吸附等温线 C、当 C>1,表明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间吸引力大于吸附质为液体时 分子之间的引力
a、塑性体在很小的切力下就可以流动。 b、假塑体的黏度随切力的增大而减小,即越搅动越稀。 c、胀流体的黏度随切力的增大而增大,即越搅动越稠。
d、牛顿体符合牛顿公式。
44、关于流体的流变性质,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胀流体搅得越快越稠
B、塑性体没有结构
C、假塑体搅得越快越稀
D、牛顿体没有屈服值
a、同系物中,如亲水基相同,亲油基中的碳氢链越长则 CMC 越 小。
b、亲油基中的烷烃基相同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 CMC 比离 子型的小得多。
c、亲油基中烷烃基相同时,亲水基的亲水性越强,则 CMC 越小。 d、含氟表面活性剂比同类型、同碳原子数的碳氢表面活性剂的 CMC 要小得多。
39、关于增溶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2、将毛细管插入液体中,液体一定会沿毛细管上升。( x )
3、胶粒体积越大,对光的散射越强。
(
x
)
4、Langmuir 公式最重要的假设是吸附是单分子层的。( √
)
5、溶液的表面吸附量Γ指相应于相同量的溶剂时,表面层中溶质比 溶液内部多出的量。(×) 6、以液体能够在玻璃表面铺展,则该液体能够沾湿、浸湿和润湿玻
a、粒子对光的散射符合 Rayleigh 散射定律
b、粒子对光的散射呈现良好的对称性
c、粒子的浓度越大,Dyndall 现象越明显
d、粒子的体积越小,Dyndall 现象越明显
25、为直接获得单个胶体粒子的大小和形状,必须借助于( c )
a、普通显微镜 b、丁铎尔效应 c、电子显微镜 d、超显微镜
26、以下不属于分散法制备溶胶的是( d )
A、K3[Fe(CN)6]
B、MgSO4
C 、 F eCl3
D、NaCl
35、亲液胶体与憎液胶体在性质上最根本的区别是( b )
A、前者是均相体系,后者是多相体系
B、前者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后者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前者黏度大,后者黏度小
D、前者对电解质的稳定性较好,而后者加入少量电解质就会发生聚
沉
36、明矾净水的主要原理是( b )
28、在电泳实验中,观察到分散相向阳极移动,表明( b )
A、胶粒带正电
B、胶粒带负电
C、电动电位相对于溶液本体为正
D、Stern 面处电位相对溶液本体为正
29、关于扩散双电层的厚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是不变的
B、溶液浓度越大,扩散双电层厚度越大
C、溶液浓度相同时,离子价越高,扩散双电层厚度越小
璃表面,铺展是润湿的最高条件(√) 7、气-固表面的吸附等温线总是出现脱附曲线和吸附曲线部分不重合, 即滞后圈。 ( √ )
8、具有Ⅰ型吸附等温线的不一定都是单分子层吸附。 ( √ )
9、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等温线通常有三种。( ×)
10、具有第Ⅰ型吸附等温线的都是单分子层吸附。( √ ) 11、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过程都是放热的。( × )
D、低温下离浆速度更快
32、关于胶体稳定性的 DLVO 理论,下列各说法中,哪点与该理论不
符?(c)
a、胶体间的排斥作用是其互相接近时因双电层重叠而产生的静电排
斥力
b、胶体间的吸引作用本质上是范德华作用,即是三种偶极子的长程相
互作用。
c、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粒的排斥作用增大
d、胶体的稳定性取决于胶粒间吸引力与排斥力的相对大小
D、当 C≤1,描述的是第Ⅱ类吸附等温线
20、下列关于物理吸附的特征表述中,错误的是( b )
a、作用力是范德华力
b、有选择性
c、吸附过程是可逆的
d、吸附速度较快,易平衡
21、对于非理想固体表面,有( b
)
a、液体在其表面的接触角符合杨氏方程。
b、粗糙因子γ1。
c、表面越光滑,越易为液体所润湿。
d、液体在同种固体表面的接触角,总是光滑面上的大于粗糙面上的。 22、依据胶体制备的凝聚法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溶液的浓度越大,溶解度越小,越利于生成大颗粒。
45、已知某溶胶的相对黏度/0=2.1,分散相的体积分数为 0.43,
可近似判断分散相质点的形状为(
a )。
A、球形
B、椭球形
C、层片状
D、不能确定
46、在稀溶胶的黏度公式η=η0(1+kΦ)中,若溶胶粒子的对称性
非常好,则形状系数 k 的取值为( a )
a、2.5
b、
5.3
c、4.8
d、53
47、关于明胶的膨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D、扩散双电层越厚,溶胶的稳定性越差
30、关于凝胶的离浆作用,错误的是( d
)。
a、离浆也叫脱水收缩
b、离浆过程是自发过程
c、弹性凝胶和非弹性凝胶都可以发生离浆
d、低温可使离浆速度加快
31、关于凝胶的离浆作用,正确的是( b )
A、只有弹性凝胶才发生离浆 B、离浆是老化过程的特征之一
C、离浆是非自发过程
b、丁酸丙酸乙酸甲酸
c、甲酸乙酸丙酸丁酸
d、甲酸丙酸乙酸丁酸
16、关于溶液-固体界面的吸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溶解度越大的物质越容易被吸附 b、在混合吸附中,一种溶质的吸附量会因另一种溶质的加入而增大
c、若溶液中某种溶质能被强烈吸附,则其他痕量溶质的吸附等温线 都是直线 d、吸附都是单分子层的
33、对于带正电的 Fe(OH)3和带负电的 Sb2S3溶胶体系的相互作用,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混合后一定发生聚沉 b、聚沉与否取决于 Fe 和 Sb 结构是否相似
c、混合后不可能聚沉
d、聚沉与否取决于正、负电量是否接近或相等
34、对于有过量 KI 存在的 AgI 溶液,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c )
c、不相等,压差大小等于 4/R d、不相等,压差大小等于 3/R
10、微小晶体与它的块状晶体相比较,性质不正确的是( d )
A、微小晶体的饱和蒸气压大 B、微小晶体的比表面较大
C、微小晶体的熔点较低
D、微小晶体的溶解度较小
11、溶液的表面吸附量Γ只能( d )
a、为正值
b、为负值
c、为零 d、不能确定
)
a、升高温度将加快膨胀速度
b、温度升高,有限膨胀
时最大膨胀度增大
c、明胶在其等电点时膨胀度最小
d、升高温度可使明胶的
膨胀类型发生改变
48、依凝胶的膨胀机理,形成溶剂化层阶段不具有以下特点( a )
A、液体的蒸气压升高
B、体系体积收缩
C、有膨胀热释放
D、体系熵值降低
49、以下方法中,不属于无机粉体材料改性的是( d )
12、若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等温线是Ⅰ型吸附等温线,则该吸附一
定是单分子层的。( √ )
13、压汞法通常用于测定微孔吸附剂的孔径分布。(× ) 14、因为超显微镜的分辨率大于普通光学显微镜,所以可以用来测量
d、毛细压力与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成反比
4、关于弯曲液面两侧的压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与曲率中心同侧的体相压力总是大于曲面另一侧体相的压力
B、毛细压力总是指向凸面内部
C、弯曲液面两侧的压力相等
D、毛细压力与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成正比
5、空气中,气泡内外的压力( c )
a、相等
b、不相等,压差大小等于 2/R
a、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
b、溶胶的相互聚沉作用
c、电解质的敏化作用
d、电解质的对抗作用
37、关于胶束,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b )
a、分为胶束和反胶束两种
b、反胶束的聚集数一般大于胶束的聚集数
c、反胶束一般只有球形、棒形
d、胶束可有球形、棒形、层状等多种形状
38、关于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B、表面张力由分子间力引起,其方向与表面相切,与净吸力垂直
C、液体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上升 D、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在高压
下随压强的增大而下降
3、关于弯曲液面两侧的压力,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与曲率中心同侧的体相压力总是大于曲面另一边体相的压力
b、毛细压力总是指向凸面内部
c、弯曲液面两侧的压力不相等
a、用胶体磨分散 c、用超声波制备乳液
b、用胶溶法制备 Fe(OH)3 溶胶 d、微乳液法制备 CdS 溶胶
27、胶体粒子的 Zeta 电势是指( d )
a、固体表面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
b、紧密层、扩散层分界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
c、扩散层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
d、固液之间可以相对移动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
c、不相等,压差大小等于 4/R d、不相等,压差大小等于 3/R e、
不相等,压差大小无法确定
f. 不相等,泡内压力更高
6、对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 c )
a、一定等于零 b、一定不等于零
c、一定大于零
d、一定小于零
7、以下哪些不可以用开尔文(Kelvin)公式给予解释:( d
)
a、人工降雨
A、用硅烷偶联剂处理
B、用表面活性剂包覆处理
C、等离子体处理
D、接枝改性处理
50、关于胶粒表面电荷的来源,不正确的是( d )
a、胶粒通过选择性吸附与其组成相关的离子而带电 b、硅胶等通过电离而带电 c、黏土颗粒等因为晶格取代而带电
d、只有在水介质中,颗粒才会带电 二、判断 1、按气、液、固的聚集状态分类,胶体分散体系共有 8 种类型。( √ )
14、其他条件相同时,硅胶自四氯化碳中吸附直链脂肪醇时,吸附量
的顺序正确的是(
a)
a、乙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 b、正丁醇正丙醇乙醇正戊醇 c、正戊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 d、正戊醇正丁醇正丙醇乙醇 15、其它条件相同时,炭自水溶液中吸附直链脂肪酸时,吸附量的顺
序正确的是( b
)
a、丁酸丙酸甲酸乙酸
其亲油性越强
41、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乳化剂,若乳化剂的亲水性强于其亲油性,
则形成( b )型乳液
A、W/O
B、O/W
C、
无法确定
D、W/O/W
42、关于微乳状液,不正确的是( c )
a、通常由油、水、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组成
b、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自动形成
c、其导电性优于乳状液
d、稳定性比乳状
液好
43、关于溶胶的流变性质,错误的是(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