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缺答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长阳一中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第一部分(共36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伺.机 (sì) 横.财 (héng) 纤.细 (xiān) 撒手人寰. (huán)
B 纨绔. (kù) 忖度. (duó) 勉强. (qiáng) 畏葸.不前 (xǐ)
C 聒.噪 (guō) 拗.开 (ǎo) 呜咽. (yè) 刨.根究底 (páo)
D 形骸. (hái) 难.友 (nàn) 晕.车 (yūn) 味同嚼.蜡 (jiáo)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嬉闹急躁细枝末节兴高彩烈
B 厮打报销神秘莫测忠贞不渝
C 编缉胁迫沧海桑田呕心沥血
D 遐想诀窍美轮美奂察颜观色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河西的房价已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的一期工程每平方米足足涨了
1000元,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
B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
C 近年来,中国一直利用自己相提并论
....的政治和经济实力,要求有关国家归还被劫掠的文物。
D 邓州市中队党员“忧乐天下”,就是忠诚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
身而出,在所不辞
....。
4、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则,那么五十者可以衣.帛也衣服
B 却.匈奴七百余里退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利靠近
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D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如数.罟不入洿池密
5、下列各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B 造成技术工人短缺的原因很多,但根本的原因是当前工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高、发展前景不乐
C 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日子,国外盛行的这种消费理念在郑州人买房问题上表现得最为抢眼,郑州大约有七成左右的市民在购买商品房时选择了按揭贷款。
D巍巍长城,逶迤万峰,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它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12分)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王澍
近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建设高楼大厦。
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
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
很多旧城,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太破旧了”,非拆不可。
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
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了很多城市。
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
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
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
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到那么多的“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
看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
“百年的砖,千年的土”,中国古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
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地下渗透排水,效果很好。
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他地方就都要积水。
很多抛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很多“闪光点”,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
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
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在很多城市,一些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层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这都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更新。
尤其不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拆除与否的依据。
前几年发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法就是“不是文物,也不是名人故居,也不是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这种思路左右了我们城市保护工作很长一段时期。
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很多路边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但是人们却把它们
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
而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落后”之比较,而应该是“文化之差异”,从这个角度讲,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地步了。
6、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近二十年来,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喜欢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失去了本应有的自我个性。
B 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这只是由于地方决策层有着盲目追赶的心态。
C 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教礼法格局,中国从唐朝就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
D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超越现代建筑技术。
7、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的一项是()
A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完美的古代建筑。
B百年的砖千年的土。
C传统的中国建筑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
D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
8、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城市建筑要体现文化差异。
B文中所说的“城市记忆”是指城市里曾经出现过的人与事。
C 中国建筑文明的构成并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而是被人们忽略了的路边的小东西。
D 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只要有历史文化的记忆作为动力就可以了。
9、中国传统建筑同西方对比,有哪些“闪光点”?(3分)
(1)
(2)
(3)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
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
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
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
“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
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
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
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③,多逋负④。
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
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
顷之,守长史。
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
数岁,以官卒。
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
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
[注]①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
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
③僦人,运输的人。
④逋负,拖欠款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存:问候
B 与官属言,未尝名.吏名:名称
C 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匮:缺乏
D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乃:才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①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②邻国之.民不加少
B ①常引以为贤于.己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 ①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 ①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B 每次上朝,向皇上进言时,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C 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受其影响,在朝廷议事时,常常随声附和,迎合皇上意旨,从不随便说是论非。
D 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
第二部分(114分)
四、本大题共 3小题,共24分。
13、翻译(10分)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3分)
②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3分)
(2)翻译教材中的句子。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妙。
请你说说妙在何处?(4分)
(2)试简析最后两句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4分)
15、默写填空(6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2),无以至千里。
(3)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4)飞湍瀑流争喧豗,。
(5)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他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了“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
(6)《高老头》的作者是。
五、本大题共 4小题,共18分。
父亲
张俊纶
父亲死的时候,我六岁。
父亲得的是伤寒。
家里没有钱为他治病,请来巫医。
巫医踮起一只脚,举着剑,剑柄上缀着纷纷铜钱。
我还记得巫医口中念念有词、摇晃剑柄一片铜音的情景。
父亲担任过生产队长,也做过大队的水利技术员。
有一杆水平尺,棕木,极沉实方正,横平面上有一滴水,竖平面圆眼儿上也有一滴水,只有接触的物体完全平正,一滴水方悠悠居中,这是父亲存世的唯一遗物。
我常把水平尺拿在手上把玩,或去测量堂屋的地面。
母亲说,这是你父亲做技术员用过的,是用来测量沟塍河堤的,你测量堂屋有什么用啊。
母亲常对我谈起父亲的善良和温和。
父亲对于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我依稀记得父亲是圆脸,较少胡子,冬天里鼻子尖是红红的。
母亲说,他的脚板常常开裂,塞得下一粒黄豆,赤肉涩涩的。
他一年四季穿一双草鞋,草鞋都是他自己用稻草辫编织的。
我记得父亲在禾场里赶磙(“磙”指碾压稻谷的石磙),石磙套上框,由耕牛拉着旋磨儿,而耕牛须得有一个人牵引指挥,这个人的工作就称为“赶磙”。
父亲手里好像有一根细柳条儿,有一下无一下轻轻拍打着。
我不知从什么地方窜出来,冲着父亲高喊“张经标”——父亲的名字。
那时的农村,儿子喊父亲的名字是忤逆,轻则吃骂,重则挨揍。
然而父亲却没有生气,他脸上带着笑朝家里方向高喊:“你姆妈耶,听见没有?你的小儿子骂我呢。
”喜欢之情溢于言表。
他曾无数次把我顶在头上,然而我只记得两次。
一次是在曾王村看电影,电影的内容是一次激烈的战斗,有高亢的呐喊和噼噼啪啪的机枪声,我的目光那么高远,银幕一无遮拦,我看得惬意极了。
这大约是我人生难得惬意的时光之一吧。
一次是去姜家湾求符水。
姜家湾在湖洲子上,有一株大枥木树,神树,树叶上滴落的雨水和露水,称为“符水”,据说包治百病。
从我们墩上到姜家湾,要穿过几里长的稻田。
稻子正是低头散籽的时候,田野上一片清香,田界子两旁布满了半垂的稻穗和蓬蓬的马绊草,父亲的草鞋走过时有唰唰唰的响声。
我骑在父亲的头上,无边的稻田铺展着金黄,像一幅画。
母亲说,父亲夸过你的话也不记得了?我们家的饭碗,白瓷的,上面有一只蓝雀,翅膀是开展的,你小时候用铅笔在纸上照着描,描得像,你父亲欢喜得不得了,逢人说我小儿子乖,我小儿子乖。
在稻田里批革时也说,在禾场里“开场”时也说。
我对他说,自夸自,无意思。
他说,我是夸我儿子,不是夸我自己,怎么是自夸自呢。
父亲只读过两个月的冬书。
所谓“冬书”,就是利用冬闲的时候读书,这是农家穷孩子接受教育的方式之一。
父亲有相当的悟性,不仅一手毛笔字写得好,而且还会四六骈俪文。
小时候我见过他在箩筐上大写的一个张字,一气呵成,墨气淋漓。
现在这只箩筐是早已烂朽无存了。
前不久我听说世纶兄弟家有父亲
手录的家谱,还有一篇序文,我欣喜不已,连忙去看,然而世纶兄弟翻箱倒箧却没有找到。
站在世纶兄的房间里,我沉默了很久很久。
我永远记得父亲温暖,无奈,凄楚的目光,那时父亲奄奄一息,祖母和母亲把我抱到他的跟前。
他看着我,目光穿透了我的胸膛,一直到现在,那种透力仍然有增无减。
大约是在第二天,父亲就在无声无息中死去,那年他四十二岁。
祖母大哭,雪一般发髻全部散开,像一朵大白花,怒放在父亲冰冷的房间里。
母亲哭喊着“我的姊妹”,声音嘶哑了。
江汉平原上女人哭男人都喊“我的姊妹”,“我的姊妹”是一个女人对男人最后的挽歌,也是妻子将丈夫送往天堂的凄婉的安魂曲。
每年清明,我去为父亲插青,送上几串花花绿绿的清明吊子。
清明时节应当是雨纷纷的,然而,没有下雨,是我站在父亲的坟前,泪如雨下。
父亲的早逝,使我过早地走向人间风雨,风雨淋湿了我飞行的翅翼,我无比仓皇,却在仓皇中锤炼自己,坚强自己。
我现在也为人父,我像一株大树为儿子遮蔽风雨。
儿子没能在风雨中接受洗礼,这不知是不是我的责任和罪愆?我自以为给了儿子很多,其实儿子真正得到了什么呢?
他得到的只是
(选自《散文》)
16、理解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4分)
父亲的早逝,使我过早地走向人间风雨,风雨淋湿了我飞行的翅翼。
答:
17、父亲去世后,文中有这样的描写:“祖母大哭,雪一般发髻全部散开,像一朵大白花,怒放在父亲冰
冷的房间里。
”这段描写有何特点和作用?(4分)
答:
18、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词语概括“父亲”这个形象所具有的“美德”特点。
(4分)
答:
19、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我现在也为人父,我像一株大树为儿子遮蔽风雨……其实儿子真正得到了什
么呢?”请根据文意说明“儿子真正得到的”可能是什么?作者这样写体现了怎样的意图?(6分)答:①
②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20、下面是《祝福》中的一段文字,请分析这段文字在课文中的作用。
(4分)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
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答:
21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下联,请对出上联。
(4分)
,昭君出塞塞外青冢传颂万代芳名
22、下面是我校文学社给著名作家刘先生的一份邀请函,其中有4处用词不得体,请将之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4分)
刘先生:
我校文学社拟于4月28日上午9点举办一次文学活动,得知您正在我县采风,我们决定邀请您来我校与一批有文学造诣的学生谈一谈文学创作,如果您能接受我们的邀请,是您的荣幸,也是我们的光荣,届时请务必出席。
恭请光临!
长阳一中九峰文学社
4月20日
(1)将改为
(2)将改为
(3)将改为
(4)将改为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青春,不只是人生的一个时间段,更是人生的一种心态。
它有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想象、美好的憧憬……是荡漾在生命甘泉中的一丝清凉;它也有恐惧、怯懦、烦恼……是伴随在生命之舟的一股暗流。
我们正拥有青春,那么我们可能会有许多的经历、感受、体验、思考。
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