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
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调控、育种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实现了共同进化
C.红螺菌在缺氧时可利用有机酸、醇等物质快速繁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八倍体小黑麦的花粉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
2. 下列物质不能作为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的是()
A.抗利尿激素
B. CO2
C.唾液淀粉酶
D.乙酰胆碱
3. 取某一红色花冠的2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2分钟前甲溶液中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乙溶液
B.第4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第6分钟时甲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D.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溶质种类也一定不同
4. 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
5.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B. T细胞和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相同的免疫器官'
C. 浆细胞能合成、分泌抗体
D. 正常机体可以通过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进行监控并清除
6. 如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A TP中的化学能
B.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
C.结构A释放的O2可进入线粒体中
D.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增加
7. 下列属于组成DNA的基本单位的是
A. B.
C. D.
8. 某学生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探究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需要准备三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分别标记B、b、Y表示X B、X b、Y
B.若甲桶内装有B、b两种彩球数量各10个,则乙桶内装有两种彩球数量均可超过10个,且必有一种是Y 彩球
C.通过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婚配这组模拟实验可得出人类红绿色盲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
D.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
9. 某生物体细胞含有12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核中的DNA和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 12、24
B. 24、24
C. 12、12
D. 24、12
10. 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甘油的速率与其膜上的载体数量无关
B. 线粒体膜上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无运输O2的载体
C. 海带细胞通过被动运输积累碘离子等溶质,通常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D. 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降低
11. 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对相对性状可由一对基因控制也可由多对基因控制
B. 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 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不一定得到表现
D.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就相同
12. 果蝇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是常用的遗传学材料。
某纯种灰身雄果蝇群体经60Co照射后可从中筛选出果蝇甲,果蝇甲产生的各种配子活性相同,且基因均正常表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选出果蝇甲
B.纯种灰身雄果蝇群体经60Co照射后产生果蝇甲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C.正常黑身雌果蝇乙与果蝇甲杂交,F1中雌果蝇全为灰身
D.F1中仅表现型为黑身雄果蝇的个体染色体形态正常,其余均为含异常染色体的个体
13. 新交规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交规中一次性扣12分的11种情形中就包含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其中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醉酒驾车。
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
造成驾车人反应慢和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分别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A.大脑、脑干
B.大脑、脊髓
C.大脑、小脑
D.小脑、脑干
14. 桦尺蠖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为研究环境对桦尺蠖体色的影响,选择大量消耗燃煤的工业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对不同体色的桦尺蠖进行两次捕获和统计。
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本研究中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来获得相关的数据
B. 位于两个不同区域的桦尺蠖的浅体色基因频率相近
C. 结果支持桦尺蠖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逃避天敌
D. 结果可以说明地理隔离是产生新物种的重要原因
15. 下列关于唾液淀粉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 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蓝色
C. 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 与斐林试剂反应显砖红色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正常人体静脉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可诱导胰岛素分泌呈“双峰曲线”,两个峰分别代表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基线指24小时胰岛细胞持续分泌的微量胰岛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5 min内胰岛素可能来自胰岛B细胞中之前贮存的
B. 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会提高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C. 出现第二时相是因为胰高血糖素的增加使血糖迅速升高
D. 第二时相胰岛素的分泌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17.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细胞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B. 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新品种植株
C. 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精子不能直接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D. 在胚胎分割移植前,可用分割针取内细胞团细胞进行性别鉴定
18. 如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
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
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
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
19. 胰腺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等消化酶,胰液通过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
如图是胰液分泌的部分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促胰液素的作用体现了细胞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
B. 由图可以看出胰腺分泌胰液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双重作用
C. 图中的迷走神经属于躯体运动神经,可控制胰腺的分泌活动
D. 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内环境参与食物的消化
20. 图为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该分子是由30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含有298个肽键
B.该蛋白质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
C.300个氨基酸形成该蛋白质时分子总量减少了5384
D.该蛋白质所含氧原子数至少是303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
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
现有一升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1 mL液样至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103稀释度。
各取0.1 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液样中菌体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接种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4)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圈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___,有透明圈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
实验结果如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_____是最理想菌株。
可将选取的所需菌种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长期保存。
22. 豚鼠的毛色中,白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有编号为①~①的9只豚鼠,其中编号是奇数的为雄性,编号是偶数的为雌性。
已知①×①→①和①,①×①→①和①,①×①→①,①和①是白色,其余的均为黑色。
用B、b分别表示其显、隐性基因。
请作答:
(1)豚鼠的毛色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控制豚鼠的毛色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个体①的基因型是______。
(3)个体①为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_。
(4)若利用以上豚鼠检测①的基因型,可采取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如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体液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人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对新陈代谢起着调节作用。
24. 下图1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①代表生理过程,图2表示该植物细胞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过程①的[H]产生于_____(具体场所),该植物细胞处于图2中A点时,产生A TP的部位是_____。
(2)当植物细胞发生图1中的过程①时,此时的光照强度可对应图2的_____段(填“OB”、“OD”或“BD”)。
0D段内植物细胞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_____(用S1、S2、S3表示)。
(3)若已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①和30①,当环境温度由25①升高到30①时,图2中B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
II.某多肉植物在正常条件和长期干旱条件下(白天气孔关闭、晚上气孔开放)光合作用途径不同,如图甲所示。
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CO2吸收速率的日变化情况。
请据图问答下列问题:
(1)干旱条件下,该植物在白天会关闭气孔,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在正常条件下,若上午11时突然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则短时间内该植物叶肉细胞中C5含量会_____。
(2)在长期干旱条件下,图乙0一4时无光照,但该植物叶肉细胞的CO2吸收速率大于0,该时段内吸收的CO2能否被直接用来合成(CH2O)?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
(3)请结合图甲CO2的变化途径分析,长期干旱条件下该植物在白天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机制是__________
25. 如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M、N表示细胞膜的两侧,A、B、D表示细胞膜上的物质,a、b、c、d、e 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请回答问题:
(1)图中细胞膜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___,图中B物质指的是_____________,该物质是由____________、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相结合组成。
(2)若上图表示的是神经元细胞膜,细胞呼吸需要的氧气从膜外运输到膜内,运输方向为__________(填“M→N”或“N→M”)侧。
(3)用磷脂双分子层将某种不易进入细胞的药物包裹成小球,通过小球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该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4)在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
2. C
3. C
4.
5. B
6. D
7. B
8. C
9. B
10. A
11. D
12. D
13. C
14. C
15. C
16. ABD
17. AD
18. ABC
19. CD
20. CD
21.
(1).5.6×108
(2).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的含量相对较髙,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
(3).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4).培养基中缺少这些细菌可利用的氮源
(5).氮气
(6).该除草剂
(7).E
(8).甘油管藏
22. (1)黑色(2)常BB或Bb (3)2/3 (4)将其与①交配。
若后代中出现白
23.
(1).细胞内液
(2).组织液
(3).血浆
(4).淋巴
(5).内环境
24.
(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 BD
(4). S2-S1
(5).右移
(6).因蒸腾作用过强而散失大量水分
(7).减少
(8).不能
(9).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
(10).夜晚吸收的CO2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后,一方面苹果酸从液泡运出并通过分解提供CO2,另一方面丙酮酸氧化分解提供CO2,以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25.
(1).流动镶嵌模型(物理模型)
(2).磷脂分子
(3).甘油、脂肪酸
(4).M→N
(5).胞吞
(6).线粒体和细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