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荷
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自学《电荷》内容,5分钟内完成预习导学。
2、通过各种途径(报纸,书,网络等)收集常见的电现象。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作用;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过程与方法: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所用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静电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重点: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难点:为什么只存在两种电荷及摩擦起电原因。
四、自主学习:(一)预习导学:
1、如何才能带电?
2、自然界中分为_____和_____电荷
3、电荷之间有什么相互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________带正电,________带负电。
5、________叫元电荷,用符号________表示。
一个元电荷所带的电量是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检测:
1、人们在研究 ____________现象时,认识到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它是___和____ 。
2、金属导体中,自由移动的电荷是________。
3、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 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___,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____。
4、手拿一根金属棒,用毛皮或丝绸摩擦,金属棒一定()
A、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五、合作探究:(一)活动与实践:请同学们准备一些碎纸屑,然后用塑料尺摩擦自己的头发后去靠近碎纸屑,看能发现什么?
1、什么是摩擦起电?
2、如何定义正电荷和负电荷?
3、_________叫做电荷量,简称_________,单位_________,符号_________
4、摩擦起电的实质:
思考: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过程中,转移的电荷是什么?从哪个物体转移到哪个物体?
(二)问题探究:
1、电荷间相互规律
用带电的玻璃棒分别去靠近悬挂着的带电的另一根玻璃棒和橡胶棒,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再用带电的橡胶棒分别去靠近悬挂着的带电的另一根橡胶棒和玻璃棒,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结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物体是否带电,实验室常用_________来检验(展示实物,组内相互介绍验电器构造)
2、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演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思考:验电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3、阅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并小组内讨论交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导体,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绝缘体,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导电靠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导电和带电的区别:
六、课堂检测
1、把一个带电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一带电体的带电情况是.
2、在干燥的空气里,用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头发越梳越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如果一个带电体
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说明理由
4、有A、B、C、D四个带电体,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已知D带正电。
那么A、B、C物体各带什么电?
5、为什么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不易导电也不易带电B.金属易导电也易带电
C.塑料易导电易带电D.金属易导电不易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