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保山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40分)
1. (4分) (2018高三下·浙江月考) 亚轨道一般是指距离地面20至100千米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也称为天空过渡区。

完成下面小题。

(1)中纬度地区,某飞行器自地面进入亚轨道下界时,其气温变化的一般特点是()
A . 一直下降
B . 一直上升
C . 先上升后下降
D . 先下降后升高
(2)确定亚轨道内飞行器飞行位置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GPS
B . RS
C . GIS
D . VR
2. (6分) (2019高二上·新丰期中)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

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

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据此完下列小题。

(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A .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 . 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 . 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 . 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3)在所列的哈尼族文化习俗中,对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促进作用的是()
A . 新年祭祀树神
B . 长街酒宴庆新年
C . 稻田养鱼
D . 土司制度
3. (4分) (2018高二上·南溪月考) 读我国某年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我国()
A . 北方区、南方区、西北区、西南区
B . 西北区、南方区、西南区、北方区
C . 北方区、西南区、西北区、南方区
D . 南方区、北方区、西南区、西北区
(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4. (4分) (2018高二下·定远月考) 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国在上海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

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

下图为“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最主要原因是()
A . 绕过冻土区域,便于施工
B . 缓解该地区能源紧缺状况
C . 北部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充足
D . 保护贝加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
(2)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正确的是()
A . 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
B . 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可优化产业结构
C . 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D . 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5. (2分)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A . a处
B . b处
C . c处
D . d处
6. (2分)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 . 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B . 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 . 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 . 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7. (4分) (2018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右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

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贝加尔湖()
A . 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 . 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 . 位于山谷导致冰层深厚
D . 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
(2)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A . 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 . 融冰时使气温升高
C . 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 . 冰层增加空气湿度
8. (2分)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A . 风景区规划与建设
B . 水资源综合开发
C . 航运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D . 防洪工程的设计与修建
9. (2分)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该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 . 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 . 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 . 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 . 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10. (4分) (2017高二上·牡丹江月考) 下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

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是GIS
B . 乙是GIS
C . 丙是RS
D . 甲是GPS
(2)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RS可以获取人口增长的动态信息
B . RS可以对水灾淹没区域进行动态预测分析
C . 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
D . 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11. (6分) (2017高一下·辛集会考)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机器代人的情况突出,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A . 劳动力成本
B . 能源资源
C . 环境承载力
D . 市场需求
(2)
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是()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④减缓企业用工荒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3)
关于制造业“西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
B . 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C . 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 . 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
二、综合题 (共4题;共52分)
12. (11分) (2019高一上·蓝田期末) 下面两图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带由①到④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_______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________的差异;自然带由⑤到⑦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_______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________条件的变化。

(2)自然带④和⑤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图代表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其中与⑤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4)图中③和⑦自然带的景观以荒漠为主,其中③自然带所处地区由于终年受________ (气压带)或 ________ (风带)控制,而降水少。

③自然带在该洲南部西海岸呈条带状向低纬延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⑦荒漠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6 分)
13. (15分) (2019高二下·北碚期末)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伊犁河从南面注入巴尔喀什湖,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80%~90%,湖中生长着芦苇和鲤、鲈等鱼类。

从1975年至今,巴尔喀什湖不断萎缩,正受到“灭湖”威胁。

下图示意巴尔喀什湖
及其附近地区等高线分布。

(1)与甲河相比,伊犁河湖口三角洲发育较好,试解释其原因。

【答案】伊犁河流量大,流经沙漠地区,携沙量大(甲河为时令河,流量少,携带泥沙较少);河口地形平坦,流速减慢,泥沙沉积(甲河入湖处地势起伏较大,泥沙不易沉积等);伊犁河有多条入湖河道
(1)与甲河相比,伊犁河湖口三角洲发育较好,试解释其原因。

(2)夏季巴尔喀什湖周围地区的降水多于巴尔喀什湖。

分析其主要原因。

(3)阐释巴尔喀什湖不断萎缩对巴尔喀什湖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14. (20分) (2019高三上·肇庆开学考)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影响A城市主导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西气东输管道从武威到郑州段为什么不走直线,而向靖边一带凸出?若沿图中虚线修建,与现在路线相比,有何优势?
(3)近年来,B区域土地荒漠化进程加快,试分析其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和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4)山西是能源大省,除了通过公路、铁路直接向外输出煤炭外,还以何种形式向外输送能源?这种形式有何好处?
15. (6分)下表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单位:公顷)。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耕地园林林地牧草地水域
1996年 1 268 798.527 951.8266 176.3 2 467 943.463 801.4
2000年 1 293 944.671 783.8442 971.3 2 237 528.466 413.4
2010年 1 353 176.6141 685.8691 081.3 1 870 195.473 019.4(1)
1996~2000年该区域()。

A .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 .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C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D . 草地退化显著
(2)
进入21世纪以来,该区域()。

A . 气候持续干旱
B . 林果业发展迅速
C . 大力发展畜牧业
D . 种植业发展减缓
(3)
该区域位于我国()。

A . 西北地区
B . 东北平原
C . 青藏地区
D . 华北平原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1题;共40分)
1-1、
1-2、
2-1、
2-2、
2-3、
3-1、
3-2、
4-1、
4-2、
5-1、
6-1、
7-1、
7-2、
8-1、
9-1、
10-1、
10-2、
11-1、
11-2、
11-3、
二、综合题 (共4题;共52分)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13-3、
14-1、
14-2、14-3、14-4、15-1、15-2、1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