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程期末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简答题
1.荷马史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2.但丁神曲的二重性及主题思想:
3.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4、哈姆雷特形象的典型意义:
5.巴黎圣母院的美丑对照原那么:
6、于连形象:
二、比拟题〔第1、2题选其一,第3题必做。
〕
1、比拟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妮娜:
2、比拟简·爱和苔丝:
3、莫泊桑、契诃夫均为短篇小说大师,试举例〔作品〕分析二人创作上的不同特点。
三、分析论述题:
1、哈代笔下的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但却遭到消灭,试析苔丝悲剧的根源。
2、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说:“有两个灵魂居住在我心胸,一个要和另一个别离〞。
对此你如何理解?
3、堂•吉诃德是个可笑、得意、可敬又可悲的艺术典型,试论这一形象的矛盾性。
外国文学课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荷马史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2.但丁神曲的二重性及主题思想
3.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4.堂吉诃德
5、莎士比亚创作的艺术特色:
6.巴黎圣母院的美丑对照原那么。
7、于连形象
8.哈姆雷特形象的典型意义
二、比拟题
1、比拟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妮娜
2、比拟简·家和苔丝
3、莫泊桑、契诃夫均为短篇小说大师,试举例〔作品〕分析二人创作上的不同特点。
三、分析论述题:
1、哈代笔下的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但却遭到消灭,试析苔丝悲剧的根源。
2、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说:“有两个灵魂居住在我心胸,一个要和另一个别离〞。
对此你如何理解?
3、堂•吉诃德是个可笑、得意、可敬又可悲的艺术典型,试论这一形象的矛盾性。
4、析哈姆雷特的复仇主题。
5.浮士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是什么?
36.简要说明伪君子中答尔丢夫这一宗教伪善者的欺骗性与危害性.
“一个纯洁的女人〞,但却遭到消灭,试析苔丝悲剧的根源。
•吉诃德是个可笑、得意、可敬又可悲的艺术典型,试论这一形象的矛盾性。
37.分析于连形象
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是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
他出身平民,一心想出人头地。
复辟时期的现存制度剥夺了他上升发迹的时机,为此他缅怀拿破仑时代,否认复辟王
朝,对抗现存制度。
他的反封建的思想根底是个人主义,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由此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是对抗与妥协的结合,一旦个人追求得到满足,他就同现实妥协。
由于统治阶级拒绝一个平民跻身他们的阶层,于连的个人追求和对抗以失败而告终。
于连的典型意义在于,揭露了复辟时期的反动,反映了人民群众渴望民主、自由、平等的愿望。
2.荷马史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这两部史诗都是题材重大,主题崇高的英雄史诗。
伊利亚特通篇写战争,歌颂古代氏族英雄的尚武精神,是世界文学中有关军事题材的第一部巨著。
奥德修记尽力写漂游,歌颂人类战胜自然的智慧和力量,是西方文学中第一部以个人遭遇为主要内容的杰作,成为近代小说的先驱。
由于它比伊利亚特产生得晚,反映出较强的私有观念,私有财产得到维护。
史诗构造完整,剪裁得当,分别把十年间发生的事情集中在一小段时间和一个事件上。
表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的因素。
真实的社会生活与梦想的情节交织在一起。
伊利亚特风格雄壮,具有阳刚之美,奥德修记风格平静,具有阴柔之美。
客观表达、采用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和第三人称的表达手法。
史诗语言从民间口语开展而来,生动、准确、富于形象性。
特别是大量比喻都是动作语言和视听语言,具有主体感。
此外还具有口头文学重复叠用的特点。
塑造了一系列古代英雄形象,人物性格个性化,但其性格根本上是固定不变的。
阿喀琉斯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特征的古代英雄的典型,古代尚武精神的象征,他既英勇又任性,着重表达了氏族社会的集体意识,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奥德修是智多星形象,在他身上表现了人类克制重重困难改变命运德意志力量。
着重表达了个体意识,集体意识已不复存在。
两部史诗两个形象的塑造,可以看出人类意识由集体意识向个体意识开展的趋向。
古代和中世纪最早的史诗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它是人民口头创作的作品。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创作的史诗伊尼德是罗马文学的最高成就,它是欧洲文人史诗的开端和范本。
对意大利的歌颂是史诗的一大主题,超出了城邦和部落界限的爱国主义,是荷马史诗中所没有的。
中世纪产生了一系列的英雄史诗,它们都是人民集体创作,主要内容是反映民族的重要历史事件,歌颂出色的英雄人物,表达人民的爱国思想。
主要作品有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俄国的伊戈尔远征记。
4.但丁神曲的二重性及主题思想
恩格斯认为意大利的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个评述,既指出了但丁的二重性,也是理解神曲的二重性的关键。
神曲二重性首先表现在如何对待祖国的前途命运。
一方面但丁认识到统一意大利是拯救祖国的唯一途径,另一方面他所设想的统一方式却是空想的、错误的,把希望寄托在好皇帝和人们的道德完善上。
其次表现在对待宗教的二重态度上。
一方面主张信仰上帝,为天主、圣徒、苦行僧唱颂歌,另一方面对现实中的教会罪恶做了全面的揭露与批判。
第三表现在对待现世人生的态度。
一方面歌颂禁欲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又肯定现世人生,赞美人性,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意识。
第四表现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
一方面采用中世纪文学的创作手法,如梦幻形式、象征手法、神秘主义描写;另一方面又显示出近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如写实手法、心理描写、运用意大利语写作,促进了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开展。
凡此种种,都表现出神曲的二重性,既有中世纪的一面,又有新时代的一面。
神曲的主题思想是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需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磨练,到达真理和至善的境地。
它是作者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统一的寓言性总结,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5.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是14至16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资产阶级兴起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打着“回到希腊罗马去〞的旗号,声称要把久已湮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故有“文艺复兴〞之称。
实际上,文艺复兴不是古代文化的单纯复兴,它包含了萌芽中的资产阶级文化因素,是在封建制度内部形成的新的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物。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它是资产阶级的道德原那么和生活理想,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
人文主义思想提倡以人为本,以剔除中世纪神学以神为本的思想。
它的根本内容是以人性反神性,用人权反神权,用人智反神智,用个性解放反禁欲主义,用理性反蒙昧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人文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要求,表达了一个新时代的时代精神。
资产阶级肯定的人,实质上是资产阶级自身。
当资产阶级把“人性〞“人权〞“个性解放〞开展到极端的时候,就成为利己主义、自由主义、色情主义。
因此,人文主义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人文主义思想在人文主义文学中得到充分反映。
8.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的正面喜剧形象。
他读骑士小说入了迷,外出游侠,干了一系列发疯胡闹的蠢事,但在不接触骑士道的时候,他是一个心胸高尚的人文主义学者。
在他身上存在主观与客观相分裂、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矛盾,由此形成了他的独特的带有悲剧意味的喜剧性格。
他具有坚持正义、反对邪恶、救世济人、忘我斗争的优秀品德。
然而他脱离实际,主观主义,一心想模仿过时的骑士道,单枪匹马救天下,在游侠中给别人造成危害,使自己成为笑柄。
他的典型意义在于,概括了各个时代强调主观动机,无视客观效果,脱离现实的人们的特征,启迪教育人们,凡事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做到动机与效果、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到达预期的目的。
莎士比亚创作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那么,认为戏剧是反映人生的一面镜子。
第二,追求自然的表演理论,认为演剧要真实,切忌过火。
第三,情节生动丰富,一个剧里常有几条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线索,悲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
第四,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
如哈姆雷特、福斯塔夫。
第五,人物语言性格化,如哈姆雷特的话富有哲理和诗意,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语言矫揉造作,伊阿古的语言充满秽言秽语。
据电子计算机统计,莎士比亚创作的词汇量有29066个。
13.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第二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它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开展,带有强烈的政治革命性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启蒙〞一词原意为“光明〞和“照亮〞,启蒙思想家主张以理性的启迪和科学的光明去战胜经院哲学的无知和封建势力的黑暗,照亮人们的头脑,建立“理性王国〞,故有“启蒙〞之称。
16. 启蒙文学的根本特征
启蒙文学是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
它的根本特征如下:〔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
通过文学作品宣传启蒙思想,使作品具有哲理性、政论性和分析性。
〔2〕塑造新人物。
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
如鲁滨逊、苏珊、费加罗等。
〔3〕创作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
如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教育小说、游记体小说、家庭世态小说、正剧等,都是启蒙文学的新创造
20.哈姆雷特形象的典型意义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对人和人生抱着美好的看法,平等待人,忠于爱情和友谊。
父王的猝死和母亲的迅速改嫁,使他陷入精神危机,反对社会罪恶。
他重新思考,从热情单纯的青年学生转变为严肃深沉的思想家。
他认识到他和克劳狄斯的矛盾,不仅是报个人的杀父之仇,更主要的是改革社会,拯救国家的大事。
他感到力不从心,始终不知该怎样行动。
报了父仇,却没有完成重整乾坤的任务。
他的悲剧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客观上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哈姆雷特的美好理想不能超越现实而实现。
主观原因是脱离人民,孤军奋战,这个形象对人的价值作了高度的哲学概括,说明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也说明在干一件大事前,必须冷静思考。
四、理解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36.简述巴黎圣母院一书的美丑对照原那么。
37.简述死魂灵的思想意义。
38.你是如何理解唐吉诃德形象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的。
五、综合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39.浮士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是什么?
40.一千零一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六、比拟分析题(16分)
41.论比拟法、英、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
1,分析包法利夫人的形象. 2,分析哈姆雷特的复仇主题。
试论雨果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莫泊桑,契诃夫均为短篇小说大师,试分析二人创作上的不同特点,简述二人对西方短篇小
说艺术开展的奉献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短篇小说大师,他的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可以分为三方面。
〔1〕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讴歌法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揭露侵略者的野蛮残暴。
如羊脂球;〔2〕描写被损害与被侮辱者的悲惨命运。
如瞎子;〔3〕揭露资产阶级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如我的叔叔于勒。
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最后一位现实主义文学的出色代表,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他的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可以分为两方面。
〔1〕揭露专制警察制度的仆役们的暴戾无耻和小市民的奴性心理。
如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
〔2〕描写下层小人物的悲苦生活,如哀伤、万卡。
契诃夫的短篇代表作是套中人,塑造了一个沙皇专制下的落后知识分子典型别里科夫。
他胆小怕事,墨守成规,害怕变革,像蜗牛一样把自己装进套子里生活。
他既是专制制度的受害者,又是它的卫道士,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
作者借以指出整个沙皇俄国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大套子。
小说的主题是“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啦!〞
2,试比拟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妮娜
36.简要说明伪君子中答尔丢夫这一宗教伪善者的欺骗性与危害性.
“一个纯洁的女人〞,但却遭到消灭,试析苔丝悲剧的根源。
1,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说:“有两个灵魂居住在我心胸,一个要和另一个别离〞。
对此你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