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连云港市2018学年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市2018-2018学年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45 分)
一、(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休憩.qì游目骋.怀chěng 翩.然piān 绿野阡陌.mò
B、宁谧.mì泣涕.涟涟tì隽.永jùn 挥斥方遒.qiú
C、百舸.kē一幢.楼房zhuàng 花蕊.ruǐ婀娜.多姿nuó
D、驾驭.yù勇剽.豹螭biāo 机杼.zhù葳蕤.生光ru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璀璨如愿以尝铺张春意阑姗
B、峥嵘愤世嫉俗灰烬豆蔻年华
C、踟躇信誓但但娴熟罪蘖灾祸
D、憧憬不绝如缕蒙敝变幻莫测
3、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说话做事都挥洒自如
....,给人一种非常干练的印象。

B、那可怜的孩子衣衫破烂,满目疮痍
....,看了令人心酸。

C、这道几何题真是太高深了,做来做去,总有一种雾中看花,空中楼阁
....之感。

D、这些脍炙人口
....的作品,在当时以至其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座拱桥,建有53个桥孔,这在国内建桥史上还是先例。

B、上一学年在美国获得数学博士学位的933人中,非美国籍的华裔就有218人。

C、这种不健康的书刊,必然会侵蚀青少年的心灵。

D、《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适应于中国同外国缔结的双边和多边
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

5、依次填入下列括号中的关联词语,最正确的一项是:
()用手触摸的有限范围内,我无法享受有节奏感的动作的美。

()我知道节奏欢快的奥妙,()我经常从地板的颤动中去辨别音乐的拍节,()我也只能朦胧地想象巴甫洛娃的魅力。

A、由于虽然但是所以
B、由于尽管因为然而
C、除了虽然但是所以
D、除了尽管因为然而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近
500年间的诗歌318篇。

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B、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而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旧体诗,也被认为
是现代诗歌。

C 、激流三部曲《雾》《雨》《电》和爱情三部曲《家》《春》《秋》是我国现代
作家巴金的重要作品。

D、普希金的代表作品是《叶甫盖尼奥涅金》,惠特曼的代表作品是《草叶
集》,雪莱的代表作品是《西风颂》,拜伦的代表作品是《唐璜》。

7、接在下文后面最妥帖的一句是:
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

A、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与挺拔,苗条或婀娜。

花好比
人的面庞,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B、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
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C、树好比人的姿态,花好比人的面庞。

树的美在于清健或挺拔,在于活力,
花的美在于苗条或婀娜,在于精神。

D、花好比人的面庞,花的美在于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

树好比人的姿态,
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在于精神。

阅读舒婷的诗《思念》,完成诗后题目: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8、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挂图”“代数”加上修饰语后,给人一种既清晰又纷乱的印象,写思绪
的纷繁,恰如古诗所说“剪不断,理还乱”。

B、琴已是“独弦”,还只有“一具”,极写抒情主人公的孤傲不羁。

C、“念珠”好似一滴接一滴的“檐雨”,表现情思的绵绵不断,与“此情无
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味相似。

D、“桨橹”虽有却“达不到彼岸”,只能怅然相望,这是一种期待而不能如
愿的距离感。

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蓓蕾”“夕阳”两个比喻,一个蕴涵希望和生机,一个意味着衰落和孤
寂,表现思绪的纷繁杂乱。

B、写情之广如“重洋”,与泪珠的“两颗”形成反差,准确表达了东方民族
深沉含蓄的性格。

C、第三节直接抒情,点出思念是深层次情感的波动,似乎渺茫而不可捉摸,
但又实实在在的埋在心底。

D、诗作用意象化虚为实,把“思念”这种人人皆有而又难以言传的抽象情
感表达的逼真传神,表现出一种人性的美。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语段答题
这些灯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

光驱散了我心灵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

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

”我自然也是如此。

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10、作者说“这些灯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含义是:
A、说明灯光各有各的用处
B、说明灯光的普遍意义
C、说明这些灯光与我不相干
D、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灯光
11、对这段话的主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阐明人不是靠吃米活着的哲理B、阐明灯光对我的人生的重大意义
C、说明这些灯光都不是为我燃的
D、说明我的心没有沉沦的原因
1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相.去复几许(互相)悔相.道之不察兮(审察、选择)
B、爱而不见.(出现)府吏见.丁宁(指代我,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C、少无适.俗韵(迎合)处分适.兄意(依照、适合)
D、大人故.嫌迟(故意)故.遣来贵门(特意)
13、句中画线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是: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C、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D、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任专
14、对下面这段文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A、作者用一连串夸张性的横向铺陈,描写刘兰芝的衣履偑饰,姿态容颜,无不尽善尽美,这既是对刘兰芝的赞美,也是对扼杀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制度的谴责。

B、作者采用一连串夸张性的横向铺陈,从足到头具体而生动地描写刘兰芝的“精妙世无双”,赞扬刘兰芝之美,谴责封建制度对这一美好形象扼杀的罪行。

C、作者采用一连串横向铺陈的手法,描写刘兰芝美丽惊人。

容貌之美和遭遇之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诗篇的悲剧气氛便在这种对比中得到渲染。

D、作者采用夸张的手法,极力渲染刘兰芝的美丽,为下文太守迎亲场面作铺垫,因为她美丽,归家后说媒者盈门,连县令、太守都派媒人来说婚。

15、以下诗句节奏划分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⑴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⑵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⑶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⑷忳郁悒/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⑸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⑹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A ⑴⑵⑷⑸
B ⑴⑵⑶⑹
C ⑵⑶⑷⑸
D ⑴⑶⑸⑹
第二卷(共118分)
三、(17分)
16、将15题的⑵、⑶两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庆全庵桃花[南宋]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释:桃源:桃花源,指晋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那处“世外桃源”。

这首诗中,“怕有渔郎来问津”是什么意思?诗人以古喻今,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⑴、
⑵、
18、补写名句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⑴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⑵亦余心之所善兮,。

⑶,池鱼思故渊。

⑷君当作磐石,。

,磐石无转移。

⑸,俯身散马蹄。

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听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着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显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我们就去‘仿膳’,你小时侯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突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9、“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具体表现“我”“暴怒无常”的两
个动作是什么?揭示“我”“暴怒无常”的原因的一句话是什么?(4分)


20、作者写母亲,有几处反复出现的动作和言语。

母亲的来到和离去为何总是
“悄悄地”?那一句话能表现母亲内心的想法?母亲为何几次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请用简洁的语句表达他内心的潜台词。

(6分)


21、文章末段写到北海。

⑴写妹妹推我到北海看菊花的情节,有什么作用?⑵
对各色菊花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什么样的感情和想法?(4分)


22、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三项是:(4分)
A.母亲病情严重,“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却从不在儿子面前表现出她不愿把自己的痛苦叠加在已经痛苦不堪的儿子身上。

B.母亲进屋来,把身子挡在窗前,这一个细节,真实细腻地刻画出母亲不愿自己的儿子沉浸在痛苦失望之中的心理。

C.儿子对母亲很不耐烦,是写儿子在母亲面前的表现,突出母子之间的亲情。

D.当儿子答应去北海看花时,母亲喜出望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的动作,写出母亲既爱儿子又爱花的深情。

E.作者平静地叙述自己不知道母亲病情的情况、母亲病重时吐血的情景和母亲最后的话语,但字里行间却充溢着儿子刻骨的伤痛。

五、(10分)
23、下面画横线的句子有用词不当和不够简洁的毛病,请写出修改意见:(4分)
信息、教育、知识是知识经济时期支撑经济发展的三大新的资源,关于信息、教育、知识三大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程度将在根本上决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
⑴⑵⑶
24、请借助一定修辞手法扩展下面两个关于爱心的句子,使句意更丰富。

(6分)
⑴、爱心使人感到温暖⑵、爱心使人感到希望(均限30字以内)
爱心温暖。

爱心希望。

六、(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希望,是每个人心中的太阳。

如果没有了希望,人生该是多么暗淡!希望,是每个人一生的图画。

如果不用色彩描绘,人生该是多么苍白!每个人都希望成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战胜失败;每个人都希望幸福,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痛苦;每个人都希望富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超越贫穷;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爱情,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孤独……
如果只想不做,希望就只是希望;如果只做不想,希望就不是希望。

如果希望变成了虚妄,可能比绝望更糟;如果绝望变成了力量,可能使希望更亮!
希望很美,美得诱人,美得朦胧。

美丽的生命,是每天都有梦想,都有希望……
请以“希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希望”的范围之内。

注意:⑴立意自定;⑵文体不限;⑶题目自拟;⑷不少于7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