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结合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8

【摘要】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情感与技巧的结合对钢琴演奏的效果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钢琴演奏者不仅仅需要具有高水准的、熟练的钢琴弹奏技巧,还需要具有真挚的情感,并将情感与技巧进行有机的集合,以此演奏出动人心弦的音乐。

笔者针对情感与技巧的结合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结合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结合。

【关键词】情感与技巧;钢琴演奏;结合策略
钢琴演奏是一门十分优雅的艺术,钢琴演奏者通过钢琴弹奏技巧呈现出优美动听的旋律。

然而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情感是钢琴演奏必不可少的元素,并且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对于钢琴音乐作品来说,每一首钢琴作品的风格均大相径庭,其情感的表现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作为钢琴演奏者应该充分的领会到钢琴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通过演奏者自身的钢琴演奏技巧完美的表达出钢琴音乐作品的情感,与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一、情感与技巧的结合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钢琴演奏者把握钢琴演奏的节奏
部分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较为轻柔的钢琴曲目时,演奏的速度逐渐的趋于缓慢,以至于失去了对钢琴演奏的节奏的把握。

相反,在演奏一系列较为激烈的钢琴曲目时,演奏的速度逐渐的加快,演奏的节拍跟不上演奏的速度。

出现这两种状况都会致使演奏的节奏与钢琴曲目的意境缺乏协调性。

所以,在钢琴演奏时,钢琴演奏者需要合理的、正确的运用自身的情感,清晰的把握和控制钢琴曲目的演奏速度和节拍。

钢琴演奏者在进行钢琴演奏前,应该对钢琴曲目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创作的背景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将自身的情感与钢琴曲目进行融合,充分的把握钢琴演奏的节奏,以此完美生动的进行钢琴演奏。

(二)有利于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表现力
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钢琴演奏的技巧与内在情感的表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均不可缺少[1]。

钢琴演奏者需要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多种多样的钢琴演奏技巧,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加强对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表达出钢琴曲目的内在情感。

熟练的钢琴演奏技巧丰富了钢琴曲目整体的表现力。

在运用钢琴演奏技巧的过程中,钢琴演奏者利用自身的想象力对钢琴曲目所要表达的意境进行想象,并将自身的情感融合于钢琴演奏中,这样就有利于钢琴演奏技巧表现力的提高,以此更好的诠释钢琴演奏曲目。

二、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结合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钢琴作品的审美感知
音乐是一种具有一定情感性的艺术,钢琴艺术是音乐艺术中的一种,其也具有一定的情感性[3]。

对于钢琴艺术来说,情感是钢琴演奏的灵魂所在,在进行钢琴演奏时,钢琴演奏者充分的融入到钢琴作品的丰富的情感之中,才能够实现用自身的情感去呈现钢琴作品的内在情感的演奏效果。

钢琴演奏者演奏过程中情感的表达与钢琴演奏者对钢琴作品的审美感知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应该加强钢琴演奏者对钢琴作品的审美感知,作为钢琴演奏者应该多倾听一些钢琴演奏家的典范作品。

例如:钢琴演奏家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充满了美妙的钢琴旋律。

拉赫玛尼诺夫创作风格中结合了浪漫主义风格与现代风格,在常人眼里格格不入的元素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作品中被神奇的进行了融合。

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演奏因声音具有特殊的力度而令人感叹,在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演奏中,其演奏中雄浑的声音包含着钢琴乐器的高超表现力、动感的演奏力量、精湛的演奏技能以及钢琴音质的美感。

(二)注重对钢琴作品的二度创作
钢琴演奏者对钢琴作品的独特见解更好的诠释了演奏者的个性,以此呈现出钢琴演奏艺术的个性。

每一名钢琴演奏者具有的性格特点、文化修养以及艺术造诣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对于同一钢琴作品,通过不同演奏者的演奏,其演奏的效果也是有所不同的。

就算同一钢琴演奏者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演奏同一钢琴作品,也可能出现不同的演奏效果。

所以,钢琴演奏者应该充分将自身对钢琴作品的情感体验与多样多样的钢琴演奏技巧进行有机的结合,注重对钢琴作品的二度创作,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此形成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艺术个性,充分的体现自身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三)熟练的运用和把握钢琴演奏技巧
钢琴演奏的目的为充分的抒发情感,钢琴艺术通过钢琴演奏的声音来呈现其内在的情感。

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钢琴演奏技巧的运用和把握非常的关键。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不仅具有宽广的音域,还具有优美的音色,同时具有多种演奏形式的特点[2]。

钢琴演奏技巧的熟练程度对钢琴演奏的效果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钢琴演奏者应该熟练的运用和把握钢琴演奏技巧。

通过钢琴的连奏、断奏、回音等奏法与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匹配,来唤起听众情感的共鸣。

若想熟练的运用和把握钢琴演奏技巧,就必须勤学苦练,在不同风格的钢琴乐曲演奏过程中训练自身的钢琴演奏技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结合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钢琴演奏者应该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实现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结合,从而提高钢琴演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蒲熠.钢琴演奏中情感与技巧的统一[J].戏剧之家,2018(03):49-50.
[2]张璐.试论情感运用在钢琴演奏技巧中的作用[J].知音励志,2016(24):252.
[3]史继美.钢琴演奏中情感因素的技巧化[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33(02):228-230.
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结合探讨
■刘洋
(周口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河南周口466000)
【摘要】为了促进细胞生长,必须要处理好需氧发酵中溶解氧的浓度,因此在生物工程领域中,维持溶液中合适浓度的溶解氧是促进细胞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生物工程学为了保证溶解氧浓度处在合适的范围内,需要对复杂的生物反应器和发酵参数进行严格控制。

在如今的生物反应器中的发酵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生物反应器中氧气不足的问题,经过一些研究表明,提高细胞的氧的利用效率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且效果良好,在这其中细菌血红蛋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通过氧结合蛋白,主动将氧份进行转运直至代谢,由此说明,细菌血红蛋白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有效率。

【关键词】细菌血红蛋白;生物工程领域;应用研究
要想保证需氧生物能够顺利生长,必须要保证其生长环境要有充足的氧份。

在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氧份在其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其能够保证微生物细胞的正常生长,促使其发挥出最高的水平。

在氧份充足的条件下,细胞能够发挥其最大的能量。

另外,氧份能够帮助细胞内部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实现氧份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

受到了气体、液体等阻碍影响,氧气的水溶解度非常低,但是在生物反应器中细胞生长过程是需要充足的氧气来达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特别是一些具有高精细度和大规模的生产工作之中对于氧气的要求更加高,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提高对溶解氧的关注度,使其减少对细胞生长的限制,提高生产工艺效果。

在生物工程领域中,要想提高细胞生长中氧气的质量与效果,需要不断提高发酵工艺,保证相关参数的准确性,另外还需要相关生物反应器构型来满足其细胞的生长。

为了满足这个需要,必须要加强相关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加强相关人员的工艺技术,并且根据具体实际的有限范围内来改变发酵参数和反应器等条件只能在有限范围内适用。

由此也说明了目前我国生物工程中的微生物发酵工业仍然存在氧的需求量与发酵设备供氧之间的矛盾。

经研究表明,在生物体内,氧的利用率是与血红蛋白联系较为密切的,主要是由于血红蛋白的氧结合蛋白质的特征比较典型,因此对于提高氧利用率也有着明显的效果。

在科技不发达阶段,人们认为血红蛋白只可以应用在哺乳动物身体上,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相关研究表明,血红蛋白不仅可以应用在哺乳动物上,还可以应用在无脊椎动物、植物和细菌中,本次研究分析了细菌血红蛋白及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以下为具体内容。

一、细菌血红蛋白的结构
细菌血红蛋白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脊椎动物血红蛋白,另外一种是无脊椎动物血红蛋白。

其中,脊椎动物的血红蛋白主要以人体血红蛋白为主要表现形式。

人血血红蛋白是由由2个α亚基和2个β亚基构成的,分子形态近似球型,在此血红蛋白中,主要包含4个血红素[1],要想实现氧与血红细胞的结合,必须通过两个关键的组氨酸残基和两个疏水残基作为条件。

另外一种无脊椎生物血红蛋白主要以植物,真菌,原生动物和细菌中发现的血红蛋白为主要表现形式。

二、细菌血红蛋白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
在生物工程领域中,血红蛋白的研究最早出现在1988年,其中是由两名国外的科学家通过对vgb基因放入大肠杆菌中,分析相关的成分以及变化,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其能够有效提高大肠杆菌的生长水平[2]。

在此次研究的影响之下,大部分的宿主细胞研究中也越来越多的应用VHb,本次研究通过染色体整合的方式分析vhb基因的性质。

第一,要通过烧瓶来进行vgb基因培养,其中菌细胞干重增加1.32倍,总黄酮产量增加1.78倍,胞外多糖增加1.33倍。

第二,通过发酵罐进行vgh因素研究,其中的细胞干重从5.40g/L增加到10.90g/L,总黄酮和胞外多糖最大生产分别达到11.43g/L和1.33g/L。

三、结束语
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相关专家逐渐在细菌中发现了三类血红蛋白,其中包括单结构域血红蛋白、黄素血红蛋白和截断血红蛋白。

经过研究表明,单结构域血红蛋白、黄素血红蛋白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而结构域血红蛋白和黄素血红蛋白与截断血红蛋白之间的联系却不够紧密。

虽然目前已经研究出血红蛋白分布在细菌中,但是也就只属于透明颤菌的单结构域的血红蛋白相关的研究较多,在生物工程领域中应用较多,对于黄素血红蛋白和截断血红蛋白的研究较少。

经过相关需要,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对黄素血红蛋白和截断血红蛋白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较为重要的进展,研究结果证明,黄素血红蛋白和截断血红蛋白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其拥有较多样的发展功能,发展前景良好。

这也为广大生物工程研究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为我国生物工程的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也提高了各个生物工程专家的研究热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熊炜,许力,杨江科.细菌血红蛋白及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6(1):1-9.
[2]熊爱生,彭日荷,李贤,等.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02(6):4-6.
细菌血红蛋白及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禹建波
(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农学学院,河南周口466000)
科教
25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