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福建省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资料

合集下载

2012年上半年福建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综合素质真题解析版

2012年上半年福建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综合素质真题解析版

2012年上半年福建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连或未选均无分。

)1“十个手指有长短”这句话表明,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体差异性2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学生解答。

两位教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A.职业知识的差异B.职业理念的差异C.职业能力的差异D.职业认同的差异3改革评价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其核心价值取向是()。

A.综合性取向B.选拔性取向C.发展性取向D.同一性取向4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

此时,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B.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C.暂停教学,即时请教专业人员D.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考核的内容不包括()。

A.业务水平B.工作态度C.工作成绩D.工作年限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的关键是()A.机会公平B.过程公平C.结果公平D.区域公平7.学生李某因在上课时嬉戏打闹,被班主任罚打手心30下。

班主任的这种做法()A.正确,有利于维护课堂教学秩序B.错误,不能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C.正确,这是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利D.错误,对学生的体罚应当适度8.王某和郑某都是年满十周岁的小学生,两人在课间争吵扭打,老师未能及时制止,王某不慎击中郑某耳部,导致郑某失聪。

在此事件中应当承担责任的是()A.郑某和监护人B.王某和学校C.郑某和学校D.王某和监护人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场馆是()A.展览馆B.纪念馆C.图书馆D.影剧院10.某县教育行政部门为推进当地教育发展,决定设置一批重点学校并给予财政、师资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2012福建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2012福建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二、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模块(一)模块分值:20分(二)评价目标:1、考核应聘者对我国重要教育法律法规的掌握水平及应用教育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教育现实问题的能力2、考核应聘者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掌握程度及其师德素养水平(三)考核内容1、教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5)《教师资格条例》(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教师职业道德(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3)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4)《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三、教育学模块(一)模块分值:35分(二)评价目标:1、考核应聘者教育理论素养及运用教育理论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2、考核应聘者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理论的掌握程度及其应用能力(三)考核内容1、教育及其发展2、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3、教育与社会的关系(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关系(2)教育与社会的科技、文化的关系4、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5、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1)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3)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4)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6、教师与学生(1)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2)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3)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4)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7、课程(1)课程内涵(2)课程的类型(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4)课程标准(5)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8、教学(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3)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4)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6)教学组织形式(7)说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8)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9、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的内涵与作用(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10、德育与班级管理(1)德育的概念、构成及意义。

福建省2012教师招考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解析(含参考答案)(可直接打印)

福建省2012教师招考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解析(含参考答案)(可直接打印)

福建2012教师招考综合知识真题解析案例分析涉及的考点:1.教师职业道德(10分)2.教育学(学生思想品德的规律)15分3.心理学(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15分4.法律法规(5分)思想品德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简答题51.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52.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53.简述影响个性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51.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难度:*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52.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难度:*(1)确立目标(2)建立班委会(3)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4)组织开展班级活动53.简述影响个性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难度:*(1)遗传(2)家庭和环境的影响(3)学校教育的影响(4)社会实践单项选择题1.孙春兰书记在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突出的“福建精神”是()①爱国爱乡,海纳百川②乐善好施,敢拼会赢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④勤劳勇敢,自强不息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难度:* *答案:A2.2012年两会的关键词是“改革”,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主线是()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坚持可持续发展C.扩大对外开放领域D.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难度:* * *答案:A3.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基调是()A.稳中求变B.稳中求进C.又好又快D.又快又好难度:* * *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答案:B4.2012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主题是()A.农业科技B.工业科技C.商业科技D.军事科技难度:* * *答案:A5.201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至()A.2500B.3000C.3500D.4000难度:*答案:C6.2011年11月,中国首次空间自动交会对接成功,与神州八号对接的是()A.蛟龙一号B.嫦娥二号C.资源三号D.天宫一号难度:* *答案:D7.201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举行,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入世十年来出口增长了4.9倍,出口跃居世界()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难度:* *答案:A据海关统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我国进出口总值由2001年的5096.51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2.9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21.6%,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2012年福建教师招中学政治真题_及考纲

2012年福建教师招中学政治真题_及考纲

2012福建省教师招考——中学政治真题回忆版整体上来说,这次考试很难,专业知识主要是高中的四本书,初中的课文考得比较少,与中学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知识考得也比较少。

比较难的是大纲的第二部分——中学政治课程与教学论内容,内容考得非常的细。

选说下选择题,考纲里面说有单选和多选,但这次只考了单选,难度系数蛮大的,判断题也没考,题量也大,所以大家在平时的复习中要细心,还要结合模拟题进行练习。

由于题量大,具体的选择题内容一时回忆不起来,我主要讲下大题,这次试卷很多是紧密联系福建的时政的,而且考的内容很细,大家平时要多多关注福建的新闻。

,先说一下最后一大题:给你一个不完整的教学设计1.根据提供的资料写教学目标(也就是三维目标)2.教学设计的组成要素3.联系材料,分析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2分,这题比较难,很多人不会想到要考原则,而且分值也大)还有其他大题1.如何理解和确定教学难点2.启发式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3.提供了关于“人文福建”的资料,回答三个问题:(1)从政治生活角度,如何发展“人文福建”(2)“人文文化”的经济意义(3)“人文福建”基本内涵体现了什么哲理4.关于厦门经济特区的,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2012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政治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新任教师选拔性考试。

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

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思想品德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2.考查考生充分理解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的大学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等基本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2012福建省教师资格证(必备资料)

2012福建省教师资格证(必备资料)

1、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

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 )A.表情B.心境C.激情D.应激2、刘老师作为班主任,只关心本班学习好的学生,将成绩差的学生座位全部排在最后,并且经常上课言语讽刺这些学生。

该老师()A.做法不正确,没有履行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B.做法不正确,没有保护学生合法权益C.做法正确,能够严格履行教育教学职责D.做法正确,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3、教学原则是依据( )制定的。

A.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B.教育部颁布的文件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D.教学目的4、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 )被公认为雨果最为重要、意义最为重大的作品。

A.《双城记》B.《悲惨世界》C.《寒灰集》D.《亲爱的丈夫》5、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 )。

A.终身学习B.爱岗敬业C.爱国守法D.热爱学生6、对未完成义务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人民政府B.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C.部门D.学校7、“而立之年”指的是( )岁。

A.20B.30C.40D.508、“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 )。

A.统筹兼顾B.一切以教材为标准C.因材施教D.立足长远9、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

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 )A.表情B.心境C.激情D.应激10、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 )。

A.终身学习B.爱岗敬业C.爱国守法D.热爱学生11、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其不具备以下哪种属性?( >A.社会性B.继承性C.特殊性D.阶级性12、相传我国古代诗人自居易每次做完诗后,都会读给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听,白居易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检查作品的韵律是否朗朗上口B.检查作品的内容是否通俗易懂C.检查作品的主题是否符合大众趣味D.在普通大众中推广自己的作品13、古人云:“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2012福建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资料

2012福建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资料

1、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的实施体制是( )。

A.国务院领导,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B.省政府领导,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乡(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C.市政府领导,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乡(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D.国务院领导,市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2、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的实施体制是( )。

A.国务院领导,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B.省政府领导,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乡(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C.市政府领导,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乡(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D.国务院领导,市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3、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并由此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

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所以,历史上称该政变为”雾月政变”。

因此本题选B。

3.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法》自( )开始施行。

A.1994年1月1日B.2006年9月1日C.1995年9月1日D.2007年6月1日4、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A.报酬待遇权B.学术研究权C.进修培训权D.教育教学权5、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制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

”这句诗描绘的是中国哪一种民间艺术形式?()A.春联B.年画C.窗花D.皮影6、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 )。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7、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其不具备以下哪种属性?( >A.社会性B.继承性C.特殊性D.阶级性8、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2012福建教师招考大纲整理答案资料1

2012福建教师招考大纲整理答案资料1

2012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2.教师职业道德(1)教师职业道德及其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概念: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作用:人民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各种人才的培养者,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兴盛紧密相连。

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整个社会教师的利益,它对促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社会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师德对教师起着调节和教育作用所谓调节作用,指教师道德具有纠正人的行为和指导实际活动能力;所谓教育作用就是教育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教师的职业,认识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利益关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判断力。

二、师德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榜样作用,在道德行为上,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

带动作用,包括教师所起的带头作用,纽带作用和思想政治品质的教育作用。

三、师德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1、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通过三个渠道表现出来:通过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2、对物质文明的推动作用师德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精神力量,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工具,而人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过教育的劳动者是高素质的劳动者。

这样的劳动者有助于扩大再生产。

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以教育活动为中介,以自己的崇高师德为重要教育手段,通过培养“四有”新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2012福建教师招考试题

2012福建教师招考试题

2012年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教育试卷(课程代码09101)第一部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的客观性试题答题区作答一、单项选择题(本答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是()。

A 传到B 调节C 代谢D 反射2.口吃是幼儿期语言障碍的一种常见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 神经系统发育障碍B 发音器官发育障碍 C 正常机能发育迟缓D 紧张、创伤所致的障碍3.幼儿能按照物体的高矮、粗细、厚薄等特征进行排序,此活动适合开设的年龄班是()。

A 小班B 中班C 大班D 学前班4.具有代谢、解毒等功能的系统是()。

A 消化系统B 运动系统C 呼吸系统D 循环系统5.幼儿园教育内容可相对划分为五个领域,正确的划分顺序是()。

A 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B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C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D 健康、语言、艺术、科学、社会6.教师提供适合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幼儿在自己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是()。

A 比较法B 寻找法C 发现法D 操作法7.幼儿园教育评价实行以()A园长评价为主B 家长评价为主C 幼儿评价为主D 教师自评为主8.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基本方法是()。

A 示范法B 对话法C 操作法D 练习法9.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不得少于()。

A1小时B 1.5小时C 2小时D 2.5小时10.他出生于德国,是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

突出的节奏感是他音乐的风格,“元素性、综合性、即兴性和创造性”是他的音乐的核心。

这位音乐家是(A 柯达伊B达尔克罗兹C 卡尔奥尔夫 D 铃木11.《幼儿园工作规程》正式实施的时间是(A 1989年B 1990年C 1996年D 2001年12.以各种器械如:小铃、三角板、双响板、沙球、鼓等为主要材料组织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强调配器要讲究艺术性。

2012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汇编

2012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汇编

2012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汇编(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总题数:17,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泊车(bó) 船舶( bó) 粳米(gěng) 心肌梗塞(gěng)B.招徕(lái) 青睐(lài) 切磋(qiē) 雕栏玉砌(qì)√C.拙劣(zhuō) 罢黜(chù) 伉俪(háng) 引吭高歌(kàng)D.宿敌(sù) 星宿(xiù) 恰当(dāng) 螳臂当车(dàng)解析:解析:A项粳(jīng)米;C项伉(kàng)俪,引吭(háng)高歌;D项恰当(dàng),螳臂当(dāng)车。

因此本题选B。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耗费坐标系仗义执言忧柔寡断B.疏浚度假村良晨美景各行其事C.渲染编辑室饥肠漉漉枉费心机D.弹劾协奏曲融会贯通志大才疏√解析:解析:A项“忧柔寡断”应为“优柔寡断”;B项“良晨美景”应为“良辰美景”,“各行其事”应为“各行其是”;C项“饥肠漉漉”应为“饥肠辘辘”。

因此本题选D。

4.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事你现在做不了,就不要勉为其难,以后有条件再做不迟B.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C.随着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许多下岗职工坚信山不转水转,自立自强,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位置D.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解析:解析:“别无长物”是指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2012福建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备资料)

2012福建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备资料)

1、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2、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4、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澳苏贝尔D、奥斯本5、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6、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7、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8、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A、 50%-60%B、 60%-70%C、 70%-80%D、 80%-90%9、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A、效果律B、应用律C、失用律D、准备律10、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A、自我中心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公正阶段11、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12、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13、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14、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A、桑代克B、巴甫洛夫C、奥苏贝尔D、金布尔15、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苛勒C、布鲁纳D、托尔曼16、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17、浪漫的爱的组成是()A、亲近和激情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C、激情和承诺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18、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19、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A、桑代克B、斯金钠C、加涅D、金布尔20、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21、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2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23、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

2012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学前教育)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2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学前教育)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2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学前教育)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6. 简答题7. 案例分析题9. 论述题10. 活动设计题单项选择题1.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

A.传承B.调节C.代谢D.反射正确答案:D解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2.口吃是幼儿期语言障碍的一种常见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神经系统发育障碍B.发育器官发育障碍C.正常机能发育迟缓D.紧张创伤所致的障碍正确答案:D解析:口吃的原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儿童受到惊吓、被严厉斥责或惩罚、家庭不和、环境突变等,所以矫正口吃最好的办法是消除儿童的心理紧张因素。

3.幼儿能按照物体的高矮、粗细、薄厚等特征精细排序,此活动适合开展的年龄班级是( )。

A.小班B.中班C.大班D.学前班正确答案:C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数学认知部分的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中指出5-6岁的阶段目标是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

4.具有代谢解毒功能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B.运动系统C.呼吸系统D.循环系统正确答案:D解析: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各组织要把废物排出体外,这个过程主要由循环系统来完成。

5.幼儿园教育系统可以相对划分为五个领域,正确的划分顺序是( )。

A.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C.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D.健康、语言、艺术、科学、社会正确答案:B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

6.教师提供适合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幼儿在自己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教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方法是( )。

A.比较法B.寻找法C.发现法D.操作法正确答案:D7.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 )。

福建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材料(2012全新版)

福建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材料(2012全新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知识点一、填空题(有15空,共15分)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P222、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P273、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这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客观性)原则。

P35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必须来源于高等教育实践,它的研究成果也必须能够付诸于高等教育实践,这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P35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避免违背教育的原则和规律,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教育性)原则。

P356、典型的教学风格有两种形式,即(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和(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的教学风格。

P467、教师的领导方式包括强硬专断(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四种类型。

P468、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可以分为(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

P519、反思包括(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三种类型。

P5810、教学反思分为(具体经验阶段)、(观察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和(积极验证阶段)四个环节。

P58-5911、研究者提出了始终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和(行动研究)。

P6112、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P8213、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这是(消极强化),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这是(惩罚)。

P9714、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

P971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2012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考纲考点整理(填空题和问答题)

2012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考纲考点整理(填空题和问答题)

2012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考纲考点整理填空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教育漫画)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2012上半年福建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版

2012上半年福建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版
26.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和内容。 27.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说服教育法有哪些要求? 28.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 29.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我就英语 cock&clock 这篇材料进行了认真备课,对上好这节课充满了信心。当我给学生 板书单词“cock(公鸡)”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班上一个男孩子突然站了起来,恶作剧式的 怪声怪气地向我问道:“老师,有没有母鸡啊?”全班立刻哄然大笑……当时我窘迫极了,作为一个新教 师,从未遇到这种情况,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生气归生气,但我并未表现出来,经过短暂的思考,我有 了主意……。我沉静地看着这个学生,继续对全班同学清晰地说:“同学们,在英语中,同样有 cock(公 鸡),也有 hen(母鸡),chicken(小鸡)”,说着,将母鸡、小鸡的单词板书下来。这种做法,同学们感到 意外,但他们很安静。我接着说道:“这位提问的同学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来,我要表扬你,但同时还 要批评你,一是发言不举手,二是说话怪声怪气。同学们,你们知道说话的语气对表达词义的作用吗?”
系,说明其品德发展到( ) A 服从阶段 B 依从阶段 C 认同阶段 D 内化阶段 20.学生兴趣小组的纪律主要属于( ) A 教师促成纪律 B 群体促成纪律 C 任务促成纪律 D 自我促成纪律 21.李老师坚信自己能教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这主要反映了他具有很高的教学
() A 认知能力 B 监控能力 C 操作能力 D 效能感
问题: 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张琼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18 分)
2012 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中学)答案

2012年福建教师招中学政治真题_及考纲

2012年福建教师招中学政治真题_及考纲

2012福建省教师招考——中学政治真题回忆版整体上来说,这次测试很难,专业知识主要是高中的四本书,初中的课文考得比较少,和中学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知识考得也比较少。

比较难的是大纲的第二部分——中学政治课程和教学论内容,内容考得非常的细。

选说下选择题,考纲里面说有单选和多选,但这次只考了单选,难度系数蛮大的,判断题也没考,题量也大,所以大家在平时的复习中要细心,还要结合模拟题进行练习。

由于题量大,具体的选择题内容一时回忆不起来,我主要讲下大题,这次试卷很多是紧密联系福建的时政的,而且考的内容很细,大家平时要多多关注福建的新闻。

,先说一下最后一大题:给你一个不完整的教学设计1.根据提供的资料写教学目标(也就是三维目标)2.教学设计的组成要素3.联系材料,分析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2分,这题比较难,很多人不会想到要考原则,而且分值也大)还有其他大题1.如何理解和确定教学难点2.启发式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3.提供了关于“人文福建”的资料,回答三个问题:(1)从政治生活角度,如何发展“人文福建”(2)“人文文化”的经济意义(3)“人文福建”基本内涵体现了什么哲理4.关于厦门经济特区的,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2012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测试中学政治学科测试大纲一、测试性质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测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新任教师选拔性测试。

测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

招聘测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测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测试目标和要求1.考查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思想品德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2.考查考生充分理解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的大学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等基本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学科复习资料

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学科复习资料

2012年福建省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测试幼儿教育学科测试大纲一、测试性质二、测试目标和要求1.考查考生对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的理解和掌握。

2.考查考生《学前卫生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3.考查考生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基础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设计活动等综合使用能力。

三、测试范围和内容(一)幼儿教育法规模块1.《幼儿园工作规程》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二)学前卫生学模块1.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1)幼儿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呼吸系统:1)鼻腔:相对短小,鼻腔狭窄,黏膜柔嫩,富有血管。

2)咽:耳咽管较宽、短,而且平直,易并发中耳炎。

3)喉:喉腔狭窄,黏膜柔嫩,富有血管和淋巴组织。

4)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管壁和软骨柔软,缺乏弹性组织,黏膜富于血管,黏液腺分泌黏液少,纤毛运动差易感染而发炎肿胀,引起呼吸困难。

5)肺:弹力组织发育差,间质发育旺盛,血管丰富,充血较多而含气较少。

呼吸运动特点:(1)呼吸量少,频率快(2)呼吸不均匀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保育要点:(1)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加强适宜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4)严防异物进入呼吸道(5)教育幼儿以正确的姿势活动和睡眠。

(6)保护幼儿声带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和保健:血液:血量相对比成人多,年龄越小,比例越大,约为体重的9-12%。

(成人7-8%),血浆含水分较多,含凝血物质较少。

红细胞的数目和血红蛋白量不稳定。

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小,机体抵抗力较差。

心脏:心脏相对大于成人。

心排血量较少。

心率快。

新生儿140/min,3-7岁85-105/min。

淋巴系统:学前儿童淋巴结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屏障作用较差,到12、13岁时,淋巴结才发育完善。

小儿的淋巴系统发育较快。

淋巴结的防御和保护机能比较显著。

易患扁桃体炎(4-10岁)。

2012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汇编(题后含答

2012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汇编(题后含答

2012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汇编(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泊车(bó) 船舶( bó) 粳米(gěng) 心肌梗塞(gěng)B.招徕(lái) 青睐(lài) 切磋(qiē) 雕栏玉砌(qì)C.拙劣(zhuō) 罢黜(chù) 伉俪(háng) 引吭高歌(kàng)D.宿敌(sù) 星宿(xiù) 恰当(dāng) 螳臂当车(dàng)正确答案:B解析:A项粳(jīng)米;C项伉(kàng)俪,引吭(háng)高歌;D项恰当(dàng),螳臂当(dāng)车。

因此本题选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耗费坐标系仗义执言忧柔寡断B.疏浚度假村良晨美景各行其事C.渲染编辑室饥肠漉漉枉费心机D.弹劾协奏曲融会贯通志大才疏正确答案:D解析:A项“忧柔寡断”应为“优柔寡断”;B项“良晨美景”应为“良辰美景”,“各行其事”应为“各行其是”;C项“饥肠漉漉”应为“饥肠辘辘”。

因此本题选D。

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事你现在做不了,就不要勉为其难,以后有条件再做不迟B.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C.随着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许多下岗职工坚信山不转水转,自立自强,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位置D.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正确答案:B解析:“别无长物”是指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B项属望文生义,不恰当。

因此本题选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2、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3、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澳苏贝尔D、奥斯本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斯腾伯格5、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6、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澳苏贝尔D、奥斯本7、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8、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9、浪漫的爱的组成是()A、亲近和激情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C、激情和承诺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10、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C、学习方法D、学习规律11、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12、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A、心理评估B、心理诊断C、心理辅导D、心理测验13、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

这是一种:()A、吸引的人际关系B、合作的人际关系C、沟通的人际关系D、平等的人际关系14、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15、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A、强化学说B、先天决定论C、相互作用论D、循序渐进论16、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17、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18、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19、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20、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临近性B、形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21、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22、浪漫的爱的组成是()A、亲近和激情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C、激情和承诺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23、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A、教学测量B、教学测验C、教学评估D、教学检查24、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25、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A、 1岁B、 3岁C、 5岁D、 7岁26、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皮亚杰B、加德纳C、斯腾伯格D、戴斯27、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A、效果律B、应用律C、失用律D、准备律28、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29、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A、 50%-60%B、 60%-70%C、 70%-80%D、 80%-90%30、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31、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A、避免失败者B、力求成功者C、自我实现者D、追求荣誉者32、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33、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34、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35、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36、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7、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B、关键词法C、缩简法D、视觉想象38、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39、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40、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41、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42、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A、自我中心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公正阶段43、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44、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45、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46、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A、自我中心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公正阶段47、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斯腾伯格48、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49、一旦抚育者离开,儿童就会表现出类似哭闹行为,称为()A、“同步性交往(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行为)B、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C、陌生人焦虑(遇见陌生人,婴儿就会哭闹或者畏缩于母亲身上的现象)D、分离焦虑50、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行为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理智成分51、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A、强化学说B、先天决定论C、相互作用论D、循序渐进论52、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53、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54、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55、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5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A、艾森克人格问卷B、Y-G人格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57、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临近性B、形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58、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A、心理评估B、心理诊断C、心理辅导D、心理测验59、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60、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61、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62、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A、自我中心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公正阶段63、根据性别、年龄、技能、拥有物、居住地以及朋友对自己进行相应的分类,称为()A、自我评价B、自我概念(将自我作为客体进行观察,形成一系列关于自己特质与特征的认识)C、自我定义。

D、自我同一性(个体对“我”是谁,是干什么的,“我”的期望、信仰和价值观是什么的一致和内化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