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地理选修三高考过关5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单元高考过关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旅游活动中不正确的行为方式是()
A.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
B.每到一处旅游景点,都要注意观察安全警示标志
C.树立“安全第一、秩序第二、效益第三”的理念
D.险要景观一律不去观看
答案 D
解析险要景观可以站在安全的角度与位置观看。
读下表资料,回答2、3题。
A.沪杭线、陇海线、兰青线、青藏线
B.京沪线、陇海线、兰新线、青藏线
C.京九线、陇海线、兰青线、青藏线
D.京沪线、陇海线、兰青线、青藏线
3.本次旅游,游客最不可能欣赏到的景观是()
A.5月1日——青草池塘夜闻蛙
B.5月2日——黄土地上麦收忙
C.5月3日——牛羊似珠遍地撒
D.5月4日——佛家檀香处处飘
答案 2.D 3.B
解析由旅游线路并结合T164列车时刻表可知,经过铁路干线有:上海(京沪线)→徐州(经过南京、蚌埠)→(陇海线)→兰州(经过郑州、西安)→(兰青线)→西宁→(青藏线)→拉萨(经过格尔木、那曲)。
5月2日主要经过郑州、西安、兰州、西宁等,虽经过黄土地,但小麦此时未成熟,非收获季节。
甲、乙、丙、丁四地都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
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的四地景观有桂林山水、华山西峰、黑龙江五大连池、黄山“飞来石”。
四地按地理位置从北到南排列,应为() 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C.丁—乙—甲—丙D.甲—丁—乙—丙
5.关于图中四地地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甲—火山构造B.乙—风化作用
C.丙—流水沉积D.丁—断层构造
6.关于图中四地旅游安全特别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登山应注意坡陡路险
B.乙山观日出应注意昼夜温差大
C.雨季游丙地应预防地质灾害
D.游丁地应随时预防火山喷发
答案 4.B 5.B 6.D
解析按地理位置从北到南排列即可。
甲地貌的成因为地壳运动,丙地貌的成因为流水侵蚀,丁地貌的成因为火山活动。
长白山天池为死火山。
读“旅游线路示意图”,回答7、8题。
7.a处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作用B.流水溶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
8.游览庐山—路南石林段的景点,所经铁路干线依次为() A.京广线、湘黔线、焦柳线、南昆线
B.京九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C.襄渝线、焦柳线、京广线、浙赣线
D.陇海线、宝成线、成昆线、贵昆线
答案7.C8.B
解析a处是著名的三峡景区,峡谷是受地壳上升和流水侵蚀下切作用的产物,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的侵蚀作用。
庐山在九江附近,处在京九线上,由此向南经浙赣线到长沙,再由湘黔线向西到贵州看黄果树瀑布,最后由贵昆线到云南看路南石林。
西双版纳州第九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于2016年5月10日在景洪市隆重召开,大会提出,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我州实施旅游强州战略、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州提供了思想指南和发展遵循。
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引领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属于生态旅游活动的是()
A.在北戴河湿地观鸟B.登上石刻佛像合影留念C.采摘野果,品尝野味D.下河捕鱼,品味自然
10.近年来,旅游者的追求已从“3S”(sun、sea、sand)转移到“3N”(nature、nostalgia、nirvana),下列旅游方式最能体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是()
A.宗教旅游B.虚拟旅游
C.生态旅游D.商务旅游
答案9.A10.C
解析登上石刻佛像合影留念会对石刻佛像造成损害;采摘野果,品尝野味及下河捕鱼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都不能称为生态旅游;在北戴河湿地观鸟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属于生态旅游。
单词nature 是自然、生态的意思。
二、综合题(共50分)
11.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下面是某旅行社推出的一条旅游线路
第一天从北京乘火车赴黄山。
宿火车上
第二天抵黄山。
游览老街,翡翠谷。
宿山下
第三天乘汽车赴黄山。
乘索道上山游览莲花峰、光明顶、飞来峰、玉屏楼、排云亭、一线天、百步云梯、迎客松。
步行下山,赴屯溪。
宿屯溪
第四天乘车赴深度码头,乘船游千岛湖、锁岛、鸟岛、蛇岛。
乘车赴杭州。
宿杭州
第五天杭州游览:西湖、灵隐寺、岳庙、六和塔、龙井问茶。
乘火车返北京。
宿火车上
第六天抵北京,行程结束。
(1)中国的世界遗产中,黄山是________遗产。
(2)游客随该旅行团旅游,游客的经济承受能力主要取决于(双选)()
A.旅游动机B.经济收入
C.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D.旅游交通方式
(3)北京游客参加该旅行团游览黄山、杭州,是因为(双选)() A.旅游地的知名度高B.经济距离短
C.自然环境差异大D.旅行费用低
(4)根据旅行线路,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黄山的单纯旅行时间大约________天。
(5)从北京至黄山沿________线,从黄山至杭州的合理的交通方式是________运输。
答案(1)文化与自然(2)BC(3)AC(4)2
(5)京九公路
解析以旅行社组织进行外出旅行是目前大多数旅客的选择。
本题以某旅行社推出的旅行线路为材料,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旅游目的地的确定和旅游线路的设计等。
12.某一旅游团乘汽车或火车由陕西经山西去北京,途中欲在山西境内旅游,下图示意山西省部分旅游景点和旅游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山西省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有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条既经济又便捷(不走重复路线)的旅游路线。
要求由风陵渡或壶口进入山西并游览A、B、C、D四个旅游区,然后由出口1或出口2离开山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1)平遥古城云冈石窟
(2)路线1:由壶口瀑布—临汾—旅游区A(平遥古城、太原等)—忻州—旅游区B(五台山)—旅游区C(恒山等)—旅游区D(大同、云冈石窟等)—出口2。
路线2:由风陵渡—运城—临汾—旅游区A(平遥古城、太原等)—旅游区D(大同、云冈石窟等)—旅游区C(恒山等)—旅游区B(五台山)—出口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及旅游线路设计等知识。
山西省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平遥古城和大同的云冈石窟。
旅游线路可根据图中交通线分布来确定即可。
13.青海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高原省份,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
下图为青海旅游交通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简述青海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青海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地处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客源市场较远;社会经济还较落后,基础设施有待
完善和提高。
(2)路途遥远,交通质量差,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迷路;高原地区,注意预防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和泥石流、雪崩、滑坡等地质灾害;防止高原反应,防止紫外线过度辐射,防止高原野生动物的伤害。
解析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交通不便,客源市场远,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量小,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
从自然环境看,高寒的特征,紫外线辐射强、温差大、缺氧等问题突出,此外地质、气象灾害多发,都是影响旅游的不安全因素。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上海某中学生小华,计划暑假期间乘火车赴明孝陵、八达岭长城、龙门石窟和庐山等景区观光游览。
(1)图示甲、乙两风景区中,可以观赏到的“世界遗产”景观分别有:甲________,乙________。
其中,属于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的是________(填名称)。
(2)小华拟从上海出发,最后由庐山回沪。
你认为小华旅游过程中经
过的主要铁路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为小华介绍乙风景区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龙门石窟庐山庐山
(2)京沪线、京广线、陇海线、京九线、浙赣线、沪杭线(答出4条即可)
(3)特点:山水相依,云雾缭绕,集雄奇秀丽于一体。
成因:花岗岩断块山。
解析第(1)题,结合甲、乙两地的位置即可判断甲为洛阳龙门石窟,是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乙为江西庐山,是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第(2)题,结合图中中国主要铁路线分布及材料二中经过的旅游点回答。
第(3)题,庐山为典型的花岗岩断块山,海拔较高,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此山水相依,云雾缭绕,集雄奇秀丽于一体是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
下图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目前,旅游形式日趋多样化,自己驾车、骑自行车或徒步旅游的规模变大,人数增多;到野外去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各项旅游活动更是精彩纷呈。
(1)关于旅游安全的知识可以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获得(多选)() A.看电视B.读报纸
C.上网查询D.询问亲朋好友
(2)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该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如果被困野外,应当如何求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BCD
(2)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等。
(3)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点燃烟火;用声音和反光信号呼救;在地面上显示SOS字样或用颜色鲜艳的衣服等进行求救。
解析本题结合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考查旅游安全防范、野外生存技能等知识。
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罗布泊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2)野外求救可借助通讯工具或利用有限的条件制造明显的视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