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实施方案
为提高成仁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切实做好内箱通、立柱、盖梁、预制箱梁、现浇箱梁及桥面混凝土铺装等部位混凝土通病防治工作,于2011
年7月3日于总监办召开砼质量通病防治会议,结合具体的质量通病保障措施,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防治目标
通过质量通病防治,全面提高本标段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内的有效使用。
1、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性。
混凝土强度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5倍以内。
2、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钢筋、水泥、砂、石、外加剂、锚夹具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3、混凝土工程保护层厚度在模板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工后抽检合格率达到85%以上。
4、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显著减少,消除露筋现象,混凝土外观质量综合评分有明显提高。
5、预应力孔道压浆、超限裂缝等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二、质量通病防治实施主要管理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总监办成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活动组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和责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及时总结经验和技术工法,推广典型示范工程先进经验,以点带面,形成长效机制。
领导小组:
组长:陈维章
副组长:李志忠
组员:王帅
2、强化体系,执行到位
统一协调,形成质量通病治理工作联动机制,与建设、设计、试验检测等单位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及时组织完成工程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调查、分析研究等各项工作,科学制定和部署专项质量措施。
实施过程中与其他单位加强信息沟通,整合管理、技术资料,群策群力,保证项目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3、科学组织,精细管理
一是层层落实责任人,认真落实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上道工序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坚决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确保不留质量隐患。
二是严格采用集中拌和、工厂化预制,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
三是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治理质量通病并层
层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提高具体实施人员治理质量通病的意识和技能。
四是加强对原材料、模板制作安装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五是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生变异的数据应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六是开展文明工地建设达标活动,重点加强混凝土拌和场地和混凝土浇筑现场的规范化管理。
七是开展工地试验室管理达标活动,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
4、精益求精,重在落实
(1)确保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质量是工程实体质量的基础,物资、试验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钢材、水泥、集料、锚夹具、连接器、外加剂、波纹管等进场检验,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在产品进场验收方面,除外观检查和硬度检验外,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同一厂家的产品原则上按批次各进行一次静载锚固性能试验,以保证材料质量。
所有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坚决杜绝边检验边使用以及未检验就使用的违规现象,检验合格的材料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存放、保管和使用。
严禁使用锈蚀严重的钢材,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立即清退出场并做好记录。
(2)慎重选用外加剂
选用混凝土外加剂要熟悉其产品性能,所用外加剂必须是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会同现场施工人员组织对每批产品进行抽检,经检验确认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对工程质量和耐久性有不利影响的外加剂。
同时,要做好外加剂材料的物理防护工作,应按规定在使用前复检并通过试验确定其惨量,对于失效产品坚决不准使用。
(3)严格控制配合比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雨天施工应增加对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并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材料、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配合比调整、报批。
加强混凝土拌和管理,确保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防止离析。
(4)确保施工工艺规范
模板制作质量符合要求,安装必须牢固,对于支架支撑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按时检查支架、模板有无变形和位移,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钢筋加工与安装要规范,严格控制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振捣要规范,合理控制浇筑厚度,避免过振松顶和漏振;混凝土保湿养护要加强,养护时间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加强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垫块的材料和形状科学合理,易于施工控制;视结构部位特点合理布置保护层垫块,变截面部位和主筋布置适当加密,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在砼浇筑、振捣过程中不发生较大变位。
加强对预应力筋张拉机具、张拉、孔道压浆等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张拉机具按有关规定定期标定,使用超过规定次数要重新校验,由专人管理,仔细记录使用台账,张拉机具与锚具配套使用。
穿束前认真检查垫板和孔道,孔道内要通畅、无水分和杂物。
预应力筋张拉坚持“双控”工艺和龄期控制,张拉及放松时填写施工记录备查,必要时对锚具和孔道摩阻损失
进行测定,对在张拉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后方可继续。
孔道压浆工作要及时进行,对压浆采用的水泥浆重要技术指标(强度、水灰比、泌水率、膨胀率、稠度等)进行检验,孔道压浆要缓慢、均匀进行,不得中断,压浆后从检查孔中抽查压浆密实情况,压浆过程要填写旁站记录。
(5)重点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和冬季、高温、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混凝土浇注前作好周密安排,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加强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控制。
冬季、高温、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要密切关注施工环境,做好环境条件下养护,检查试件强度以指导施工。
在重视大型结构物施工的同时,不忽视小型预制构件制作,做到精益求精,提升整体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