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巡诊】-神经系统-鞍区占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鞍区占位
垂体组织结构
垂体胚胎起源
• 神经垂体:神经外胚层(间脑) • 腺垂体:表皮外胚层(Rathke囊)
垂体胚胎起源
正常解剖
• 鞍区范围 前界:前床突外侧缘和交叉沟前缘 后界:后床突和鞍背 侧界:颈动脉沟
垂体瘤
• 最常见的鞍区肿瘤 • 分类:无功能性,功能性 • 临床表现: 1. 压迫症状: 视力障碍(视物模糊,视野缺损),头晕头痛,恶 心呕吐,垂体功能减退
中勉强切除侵入海绵窦内侧肿瘤。现术后4月, 为行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Case5
• 男,19岁 • 主诉:烦渴,多饮,多尿3年,发现垂体柄增
粗4个月 • 3年前出现烦渴,多饮,多尿,4月前就诊于当
地医院,多项垂体激素水平降低,考虑腺垂体 功能减退,MRI提示垂体柄明显增粗强化,右 侧基底节区病变。后就诊于他院,禁水加压实 验符合中枢性尿崩症,考虑不除外自身免疫性 垂体炎,予甲强龙、弥凝治疗,症状好转,复 查血激素仍低,MRI示垂体及垂体柄占位病变 较前进展。
Knosp分级
鉴别诊断
1. 实性: 脑膜瘤,生殖细胞瘤 2. 囊实性: 颅咽管瘤,垂体瘤合并卒中,垂体脓肿,生 殖细胞瘤 3. 囊性: 垂体瘤合并卒中,囊性颅咽管瘤,蛛网膜囊 肿,垂体脓肿
颅咽管瘤
• 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好发于儿童 • 起源于颅咽管(垂体管)残余的上皮细胞 • 临床表现:与垂体瘤相似
Case4
• 女,29岁
• 主诉:鼻唇肥厚,手足增粗12年余
• 现病史:12年前身高长高(7-8cm),面容 改变,语调低沉,伴头痛,行头颅CT见鞍内、 鞍上池卵圆形高密度影,10年前行经口鼻蝶垂 体腺瘤切除术,9年前肿瘤复发,行Y刀治疗。 5个月前患者再次头痛,伴视力下降,视野模 糊,MRI示侵袭性垂体大腺瘤,包绕右侧海绵 窦,累及室间孔。4个月行内镜下扩大经鼻筛 蝶窦侵袭性垂体腺瘤切除术+鞍底重建术,术
双侧视野缺损1周 • 现病史:2011.4起月经周期不规律,行经天数
延长,经量减少,双侧乳房挤压后有溢乳。查 血泌乳素升高,CT、MRI示鞍区肿物,2012.7 行经鼻蝶窦垂体囊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病理示 (鞍区)渗出物及退变坏死物,诊断为Rathke 囊肿。出院后无月经来潮,1周前头痛,伴双 颞侧视野缺损,MRI示鞍区占位,考虑Rathke性上皮囊肿 • 临床表现:压迫,颅内压增高,垂体功能
低下 • 影像学: 边界清晰的囊肿,大小1cm左右 囊内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内容物) 囊腔无强化,囊壁环形强化
生殖细胞瘤
•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 好发于松果体与鞍上池 • 低度恶性,浸润性生长 • 临床表现:压迫,颅高压,垂体功能减退 • 影像学表现: 垂体柄增粗:>4mm T1WI上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 T1WI等或低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 均匀一致强化,沿脑脊液或室管膜的转移
垂体卒中
• 垂体腺瘤的出血或缺血性坏死导致的急性综合征 • 临床表现:患者症状突然加重(颅内压增高,脑
膜刺激征,压迫症状,垂体功能减退) • 影像学: 鞍区肿物突然增大 CT:水肿坏死(低密度),出血(高密度) MRI:水肿坏死(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出 血(T1WI,T2WI均为高信号)
• ADH:尿频,多尿(夜尿增多)
• 诊断实验: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实验 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实验 皮质醇节律 生长激素葡萄糖抑制实验 睡眠呼吸暂停(OSAS)实验
影像学检查
• 垂体平扫+增强MRI • 动态增强MRI • CT平扫+增强 • X线平片
• 分类:微腺瘤(<1cm),巨腺瘤
影像学表现
• 微腺瘤
平扫:T1WI低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 增强:低信号 动态增强:早期低信号,晚期高信号 间接征象:鞍底下陷,垂体高度增加,垂体柄移位, 颈内动脉受压
影像学表现
• 垂体巨腺瘤:
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包膜,边缘光滑锐利 腺瘤实质等信号,囊变、坏死低信号,出血高信号 增强:明显强化 间接征象:鞍底下陷,“8字征”,视交叉上移、鞍 上池闭塞,颈内动脉受压
影像读片总结
• 病灶本身:位置,形状,大小,边界, T1/T2信号,强化情况(均匀,程度)
• 病灶与周围结构关系:鞍膈,鞍上池,视 交叉,垂体柄,海绵窦,颈内动脉
• 垂体后叶:短T1信号
Case1
• 男性,61岁 • 主诉:恶心4月余,头部不适、头痛2周 • 现病史:略
Case2
• 女,42岁 • 主诉:月经紊乱4年,经蝶术后2年半,头痛伴
脑膜瘤
• 好发于中老年人 • 起病缓慢,病程长 • 起源于蛛网膜,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 • 临床表现:颅高压,局灶定位体征 • 影像学表现: 1. CT: 平扫:圆形或椭圆形等密度灶,周围低密度 水肿带,增强可见明显均匀强化,脑膜尾征
2. MRI: T1WI等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 增强扫描见明显强化,常不均匀
1. 颅内压增高 2. 视力障碍 3. 垂体功能低下:激素水平下降 儿童:生长发育、性成熟迟缓 成人:性功能低下,乏力,食欲不振 4. 下丘脑功能受损:体温低,嗜睡,尿崩症
影像学表现
• 特点: 通常位于鞍上,多为囊性,实质及包膜常发生钙 化(壳状,斑片状),鞍内可见正常垂体 • CT: 囊区多为低密度,实质等或低密度,可强化 • MRI: 囊区T1WI多为高信号,实质部分T1WI等、低信 号,T2WI高信号。钙化斑低信号。可强化
Case5
• 女,64岁 • 视力下降9年余,经蝶鞍结节脑膜瘤术后8年 • 现病史:9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痛,左眼视力下
降,MRI示鞍上占位,后行经蝶鞍结节脑膜瘤 切除术+鞍底重建术,术后视力好转,病理汇 报为脑膜瘤。术后4年无复发。1年前无明显诱 因再次双眼视力下降,颞侧视野缺损,左侧为 著,伴轻度头痛。MRI见鞍上团块。
Case3
• 男,26岁 • 主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头痛7个月,
加重1天 • 现病史:患者7个月前出现视力下降,双眼
颞侧偏盲,伴头痛,MRI示鞍区占位,血 PRL升高,考虑为垂体泌乳素腺瘤,予溴隐 亭治疗,后症状好转,血PRL下降。昨日剧 烈头痛,视力下降,双颞侧视野缺损,外 院MRI示鞍区占位,我院急诊查头颅CT,见 鞍区高密度影,考虑垂体腺瘤伴卒中。
2. 内分泌亢进症状: 1)生长激素腺瘤:面容改变,手足增粗,鞋码增大, 皮肤粗糙,打鼾,多汗
2)TSH腺瘤:心悸,燥热,出汗,手抖,易怒,消 瘦
• ACTH腺瘤:向心性肥胖,脸圆脸红,皮肤紫纹, 痤疮,瘀斑,高血压,高血糖, 肌肉萎缩,骨质 疏松。乏力,纳差,虚汗
• PRL腺瘤:停经,溢乳,性功能减退,毛发稀疏
垂体组织结构
垂体胚胎起源
• 神经垂体:神经外胚层(间脑) • 腺垂体:表皮外胚层(Rathke囊)
垂体胚胎起源
正常解剖
• 鞍区范围 前界:前床突外侧缘和交叉沟前缘 后界:后床突和鞍背 侧界:颈动脉沟
垂体瘤
• 最常见的鞍区肿瘤 • 分类:无功能性,功能性 • 临床表现: 1. 压迫症状: 视力障碍(视物模糊,视野缺损),头晕头痛,恶 心呕吐,垂体功能减退
中勉强切除侵入海绵窦内侧肿瘤。现术后4月, 为行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Case5
• 男,19岁 • 主诉:烦渴,多饮,多尿3年,发现垂体柄增
粗4个月 • 3年前出现烦渴,多饮,多尿,4月前就诊于当
地医院,多项垂体激素水平降低,考虑腺垂体 功能减退,MRI提示垂体柄明显增粗强化,右 侧基底节区病变。后就诊于他院,禁水加压实 验符合中枢性尿崩症,考虑不除外自身免疫性 垂体炎,予甲强龙、弥凝治疗,症状好转,复 查血激素仍低,MRI示垂体及垂体柄占位病变 较前进展。
Knosp分级
鉴别诊断
1. 实性: 脑膜瘤,生殖细胞瘤 2. 囊实性: 颅咽管瘤,垂体瘤合并卒中,垂体脓肿,生 殖细胞瘤 3. 囊性: 垂体瘤合并卒中,囊性颅咽管瘤,蛛网膜囊 肿,垂体脓肿
颅咽管瘤
• 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好发于儿童 • 起源于颅咽管(垂体管)残余的上皮细胞 • 临床表现:与垂体瘤相似
Case4
• 女,29岁
• 主诉:鼻唇肥厚,手足增粗12年余
• 现病史:12年前身高长高(7-8cm),面容 改变,语调低沉,伴头痛,行头颅CT见鞍内、 鞍上池卵圆形高密度影,10年前行经口鼻蝶垂 体腺瘤切除术,9年前肿瘤复发,行Y刀治疗。 5个月前患者再次头痛,伴视力下降,视野模 糊,MRI示侵袭性垂体大腺瘤,包绕右侧海绵 窦,累及室间孔。4个月行内镜下扩大经鼻筛 蝶窦侵袭性垂体腺瘤切除术+鞍底重建术,术
双侧视野缺损1周 • 现病史:2011.4起月经周期不规律,行经天数
延长,经量减少,双侧乳房挤压后有溢乳。查 血泌乳素升高,CT、MRI示鞍区肿物,2012.7 行经鼻蝶窦垂体囊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病理示 (鞍区)渗出物及退变坏死物,诊断为Rathke 囊肿。出院后无月经来潮,1周前头痛,伴双 颞侧视野缺损,MRI示鞍区占位,考虑Rathke性上皮囊肿 • 临床表现:压迫,颅内压增高,垂体功能
低下 • 影像学: 边界清晰的囊肿,大小1cm左右 囊内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内容物) 囊腔无强化,囊壁环形强化
生殖细胞瘤
•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 好发于松果体与鞍上池 • 低度恶性,浸润性生长 • 临床表现:压迫,颅高压,垂体功能减退 • 影像学表现: 垂体柄增粗:>4mm T1WI上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 T1WI等或低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 均匀一致强化,沿脑脊液或室管膜的转移
垂体卒中
• 垂体腺瘤的出血或缺血性坏死导致的急性综合征 • 临床表现:患者症状突然加重(颅内压增高,脑
膜刺激征,压迫症状,垂体功能减退) • 影像学: 鞍区肿物突然增大 CT:水肿坏死(低密度),出血(高密度) MRI:水肿坏死(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出 血(T1WI,T2WI均为高信号)
• ADH:尿频,多尿(夜尿增多)
• 诊断实验: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实验 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实验 皮质醇节律 生长激素葡萄糖抑制实验 睡眠呼吸暂停(OSAS)实验
影像学检查
• 垂体平扫+增强MRI • 动态增强MRI • CT平扫+增强 • X线平片
• 分类:微腺瘤(<1cm),巨腺瘤
影像学表现
• 微腺瘤
平扫:T1WI低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 增强:低信号 动态增强:早期低信号,晚期高信号 间接征象:鞍底下陷,垂体高度增加,垂体柄移位, 颈内动脉受压
影像学表现
• 垂体巨腺瘤:
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包膜,边缘光滑锐利 腺瘤实质等信号,囊变、坏死低信号,出血高信号 增强:明显强化 间接征象:鞍底下陷,“8字征”,视交叉上移、鞍 上池闭塞,颈内动脉受压
影像读片总结
• 病灶本身:位置,形状,大小,边界, T1/T2信号,强化情况(均匀,程度)
• 病灶与周围结构关系:鞍膈,鞍上池,视 交叉,垂体柄,海绵窦,颈内动脉
• 垂体后叶:短T1信号
Case1
• 男性,61岁 • 主诉:恶心4月余,头部不适、头痛2周 • 现病史:略
Case2
• 女,42岁 • 主诉:月经紊乱4年,经蝶术后2年半,头痛伴
脑膜瘤
• 好发于中老年人 • 起病缓慢,病程长 • 起源于蛛网膜,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 • 临床表现:颅高压,局灶定位体征 • 影像学表现: 1. CT: 平扫:圆形或椭圆形等密度灶,周围低密度 水肿带,增强可见明显均匀强化,脑膜尾征
2. MRI: T1WI等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 增强扫描见明显强化,常不均匀
1. 颅内压增高 2. 视力障碍 3. 垂体功能低下:激素水平下降 儿童:生长发育、性成熟迟缓 成人:性功能低下,乏力,食欲不振 4. 下丘脑功能受损:体温低,嗜睡,尿崩症
影像学表现
• 特点: 通常位于鞍上,多为囊性,实质及包膜常发生钙 化(壳状,斑片状),鞍内可见正常垂体 • CT: 囊区多为低密度,实质等或低密度,可强化 • MRI: 囊区T1WI多为高信号,实质部分T1WI等、低信 号,T2WI高信号。钙化斑低信号。可强化
Case5
• 女,64岁 • 视力下降9年余,经蝶鞍结节脑膜瘤术后8年 • 现病史:9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痛,左眼视力下
降,MRI示鞍上占位,后行经蝶鞍结节脑膜瘤 切除术+鞍底重建术,术后视力好转,病理汇 报为脑膜瘤。术后4年无复发。1年前无明显诱 因再次双眼视力下降,颞侧视野缺损,左侧为 著,伴轻度头痛。MRI见鞍上团块。
Case3
• 男,26岁 • 主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头痛7个月,
加重1天 • 现病史:患者7个月前出现视力下降,双眼
颞侧偏盲,伴头痛,MRI示鞍区占位,血 PRL升高,考虑为垂体泌乳素腺瘤,予溴隐 亭治疗,后症状好转,血PRL下降。昨日剧 烈头痛,视力下降,双颞侧视野缺损,外 院MRI示鞍区占位,我院急诊查头颅CT,见 鞍区高密度影,考虑垂体腺瘤伴卒中。
2. 内分泌亢进症状: 1)生长激素腺瘤:面容改变,手足增粗,鞋码增大, 皮肤粗糙,打鼾,多汗
2)TSH腺瘤:心悸,燥热,出汗,手抖,易怒,消 瘦
• ACTH腺瘤:向心性肥胖,脸圆脸红,皮肤紫纹, 痤疮,瘀斑,高血压,高血糖, 肌肉萎缩,骨质 疏松。乏力,纳差,虚汗
• PRL腺瘤:停经,溢乳,性功能减退,毛发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