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灭火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灭火的基本知识
1.灭火系统
灭火系统分为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

水灭火、泡沫灭火和气体灭火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1)水的灭火原理:冷却、窒息。

不适宜用水扑救的火灾:过氧化物,轻金属,高温黏稠的可燃液体,其他用水扑救会使对象遭受严重破坏的火灾。

(2)泡沫灭火原理:冷却、窒息。

适用范围: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适用于开采、提炼加工、储存运输、装卸和使用甲、乙、丙类液体的场所。

不适用于船舶、海上石油平台以及储存液化烃的场所;中、高倍数适用于汽油、煤油、柴油、工业苯等B类火灾,木材、纸张、橡胶、纺织品等A类火灾,封闭带电设备场所的火灾,液化石油气流淌火灾。

(3)气体灭火系统灭火机理。

卤代烷灭火机理主要是通过溴和氟等卤素氢化物的化学催化作用和化学净化作用大量捕捉、消耗火焰中的自由基,抑制燃烧的链式反应,迅速将火焰扑灭。

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是通过稀释氧浓度、窒息燃烧和冷却等物理机理。

适用范围:卤代烷和二氧化碳都适用于扑救A类火灾中一般固体物质的表面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还适用于扑救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的深位火灾。

火灾的分类:
按燃料性质,火灾可分为A类、B类、C类和D类火灾。

A类火灾是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为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C类火灾为气体火灾;D类火灾为金属火灾。

2.建筑灭火器配置
2.1建筑灭火器适用范围度危险场所划分
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

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扑救A、B、C类和带电火灾应选用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扑救D类火灾的灭火器材应由设计部门和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协商解决。

危险场所分为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轻危险级。

2.2建筑灭火器的配置基准与设置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灭火有效程度;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设置点的环境温度;使用灭火器人员的素质。

2.3建筑灭火器的灭火级别与选择
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应由数字和字母组成,数字应表示灭火级别的大小,字母(A或B)应表示灭火级别的单位及适用扑救火灾的种类。

2.4建筑灭火器的使用与维护
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必须朝外。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0 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 m。

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应有保护措施。

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外范围的地点。

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应符合规范规定。

在卤代烷灭火器定期维修、水压试验或作报废处理时,必须使用经国家认可的卤代烷回收卤代烷灭火剂。

已配置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人防工程内的所有卤代烷灭火器,除用于扑灭火灾外,不得随意向大
251
气中排放。

在非必要配置卤代烷灭火器的场所已配置的卤代烷灭火器,当其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或达不到产品质量标准要求时,应将其撤换,并应作报废处理。

3.初起火灾的扑救与人员疏散逃生
3.1初起火灾扑救的方法和原则
发生火灾后,要及时使用本单位的灭火器材、设备进行扑救。

有手动灭火系统的应立即启动。

3.1.1断绝可燃物
(1)将燃烧点附近可能成为火势蔓延的可燃物移走。

(2)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燃烧点的可燃气体和液体。

(3)打开有关阀门,将已经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可燃物料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地带。

(4)采用泥土、黄沙筑堤等方法,阻止流淌的可燃液体流向燃烧点。

3.1.2冷却
(1)本单位(地区)如有消防给水系统、消防车或泵,应使用这些设施灭火。

(2)本单位如配有相应的灭火器,则使用这些灭火器灭火。

(3)如缺乏消防器材设施,则应使用简单工具灭火,如水桶、面盆等。

3.1.3窒息
(1)使用泡沫灭火器喷射泡沫覆盖燃烧物表面。

(2)利用容器、设备的顶盖覆盖燃烧区。

(3)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

4)利用毯子、棉被、麻袋等浸湿后覆盖在燃烧物表面。

(5)用沙、土覆盖燃烧物。

对忌水物质则必须采用燥沙、土扑救。

3.1.4扑打
对小面积草地、灌木及其他固体可燃物燃烧,火势较小时,可用扫帚、树枝条、衣物扑打。

3.1.5断电
(1)如发生电气火灾,或者火势威胁到电气线路、电气设备,或电气影响灭火人员安全时,首先要切断电源。

(2)如使用水、泡沫等灭火剂灭火,必须在切断电源以后进行。

3.1.6阻止火势蔓延
(1)对封闭条件较好的小面积室内着火,在未做好灭火准备前,先关闭门窗,以阻止新鲜空气进入。

(2)与着火建筑相毗邻的房间,先关上相邻房门,可能条件下还应再向门上浇水。

3.1.7防爆
(1)将受到火势威胁的易燃易爆物质,压力容器、槽成等疏散到安全地区。

(2)设备应立即停止向内传输物料,
(3)停止对压力容器加温,打开冷却系统阀门,对压力容器设备进行冷却。

(4)有手动放空泄压装置的,应立即打开有关阀门放空泄压。

3.2火场人员疏散及逃生路线
3.2.1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设施逃生
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是争取逃生时间,提高逃生率的重要办法。

3.2.1.1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但着火时普通电梯千万不能乘坐。

3.2.1.2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

3.2.1.3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3.2.1.4利用观光楼梯避难逃生。

252
3.2.1.5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3.2.1.6利用房间床单等物连接起来进行逃生。

3.2.2不同部位、不同条件下人员的逃生方法
3.2.2.1当某一楼层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已经开始发展时,应注意听广播通知,广播会告诉着火的楼层,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方法等。

不要一听有火警就惊慌失措盲目行动。

3.2.2.2当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他通道。

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通道疏散。

3.2.2.3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应该用手背去接触房门,试一试房门是否已变热。

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

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好身后的门,以防火势蔓延。

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也不要躲藏到顶楼或壁橱等地方,应选择别人易发现的地方,向消防队员求救。

3.2.2.4当某一防火区着火,如楼房中的某一单元着火,楼层的大火已将楼梯间封住,致使着火层以上楼层的人员无法从楼梯间向下疏散时,被困人员可先疏散到屋顶,再从相邻未着火的楼梯间往地面疏散。

3.2.2.5当着火层的走廊、楼梯被烟火封锁时,被困人员要尽量靠近当街窗口或阳台等容易被人看到的地方,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唤、向楼下抛掷一些小物品、用手电筒往下照等,以便让救援人员及时发现,采取救援措施。

3.2.2.6在充满烟雾的房间和走廊内时,由于烟和热气上升的道理,在离地板近的地方,烟雾相对少一点,可少吸些烟。

逃离时最好弯腰使头部尽量接近地板,必要时应匍匐前进。

3.2.2.7如果处于楼层较低(三层以下)的被困位置,当火势危及生命又无其他方法可自救时,可将室内席梦思、被子等软物抛到楼底,人从窗口跳至软物上逃生。

3.2.3自救、互救逃生
3.2.3.1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如干粉、泡沫灭火器或水枪扑灭初期火灾是积极的逃生方法。

3.2.3.2互相帮助,共同逃生,对老、弱、病、残、孕妇、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帮助逃生。

3.2.3.3自救逃生。

发生火灾时,要积极行动,不能坐以待毙。

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利于逃生的东西,如把床单、窗帘、地毯等接成绳,进行滑绳自救,或用洗手间的水淋湿墙壁及用门阻止火势蔓延等。

3.2.4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
3.2.
4.1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

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

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

3.2.
4.2不能一见低层起火就往下跑。

低楼层发生火灾后,如果上层的人都往下跑,反而会给救援增加困难。

正确的做法是应更上一层楼。

3.2.
4.3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

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3.2.
4.4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

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3.2.
4.5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败。

3.2.
4.6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

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和中毒。

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