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章末质量评估检测 粤教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质量评估检测粤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质量评估检测粤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质量评估检测粤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章末质量评估(一)
(测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6年1月16日0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卫星经过8分钟准确进入预定转移轨道,使中国航天迎来“开门红".“2016年1月16日0时57分”和“8分钟”分别是指()
A.时刻,时间B.时间,时间
C.时刻,时刻D.时间,时刻
解析:“2016年1月16日0时57分”是发射卫星的时刻,“8分钟”是从发射到定轨所用的时间,所以A正确.
答案:A
2.对做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
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
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
解析:减速时速度一定减小,而位移一定增大,选项D正确.
答案:D
3.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点O出发,最后同时到达点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分队的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的平均速度错误!甲=错误!乙
C.y—x图象表示的是速度—时间图象
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时间图象
解析:由于时间不可能倒流,所以y-x图象不可能是速度—时间图象或位移—时间图象,这只是一个运动平面图.
答案:B
4.攀岩运动是一种考验人的意志与心理素质的运动形式,户外攀岩运动更加刺激与惊险.如图所示为某户外攀岩运动的场景与运动线路图,该攀岩爱好者从起点A经过B点,最终到达C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的线路ABC表示的是攀岩爱好者所走的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攀岩爱好者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者的平均速度
C.由起点到终点,攀岩爱好者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
D.攀岩爱好者所走路程要比由起点到终点的位移大
解析:攀岩爱好者所走路径沿ABC为曲线,所以所走路程即线路ABC的长度大于位移,选项A、C错误,选项D正确.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等于自起点到终点的位移与所走时间的比,选项B错误.
答案:D
5.如图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图中给出的该质点在前3 s内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解析:0~1 s:a1=错误!=错误! m/s2=4 m/s2;1~3 s:a2=错误!=错误! m/s2=-2 m/s2,
故A正确.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6.你认为以下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看作质点的是( )
A.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竿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
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
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
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解析:物体可被看作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如果把支撑竿看作质点后就无法研究其转动的情况了,选项A错误;由于帆船的大小和形状对其在大海中的位置没有影响,选项B正确;把跆拳道运动员看作质点后就无法研究其动作了,选项C错误;把铅球看作质点后并不影响铅球的运动轨迹,也就不影响其在空中飞行的时间,选项D正确.
答案:BD
7.汉语成语中有一个成语叫“形影不离”,意思是人的身体和影子分不开,形容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在晴天的早上,某同学在操场的直道上向前跑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D.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解析:人的速度与其影子的速度相等,选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选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B、C正确.
答案:BC
8.如图为初速度为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其末速度为v t,在时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错误!,则()
A.错误!<错误!(v0+v t)
B.错误!=错误!(v0+v t)
C.错误!〉错误!(v0+v t)
D.t时间内的位移小于v t·t
解析:若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v,-=错误!(v0+v t),但是本题中的运动是变加速直线运动,由图象跟t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变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故平均速度大,则C、D选项正确.
答案:CD
9.质点甲、乙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在运动过程中,质点甲比质点乙运动得快
B.当t=t1时刻,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C.当t=t1时刻,两质点的速度相同
D.质点甲的加速度大于质点乙的加速度
解析:按照s-t图象的特点,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则可知A正确,C错误;在t =t1时,两物体位移相同而不是速度相同,则B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直线图线都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
答案:AB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1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0.(12分)(1)打点计时器是利用__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进行的计时仪器,若电源频率为50 Hz,则它们每隔________秒打一个点,其中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用电压为________伏.
(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其中s1=3。
01 cm,s2=6.51 cm,s3=10。
50 cm,s4=14.99 cm,s5=20.01 cm,s6=25。
50 cm。
①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 )
A.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不同的实验要求不同
②纸带上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s.
③利用以上数据可求得A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A.0。
476 m/s B.0.525 m/s
C.0。
851 m/s D.0。
048 m/s
答案:(1)交流0。
02 220 (2)①A ②0。
1 ③A
11.(12分)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保时捷911 GT3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 只需4。
2 s。
(1)求保时捷911 GT3的平均加速度;
(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 3 m/s2,它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
解析:(1)末速度v=100 km/h=
100
3。
6
m/s=27。
78 m/s,
平均加速度a=错误!=错误! m/s2=6。
61 m/s2.
(2)所需时间t′=错误!=错误! s=9。
26 s。
答案:(1)6。
61 m/s2(2)9.26 s
12.(13分)沪杭高铁是连接上海和杭州的现代化高速铁路,最大速度达到了413.7 km/h,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沪杭高速列车在一次运行中由A站开往B站,A、B车站间的铁路为直线.技术人员乘此列车从A车站出发,列车从启动至匀加速到100 m/s,用了250 s,在匀速运动了10 min后,列车匀减速运动,经过300 s后刚好停在B车站.求此高速列车启动、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
解析:加速过程的初、末速度v0=0,v1=100 m/s,用时t1=250 s,该过程的加速度a1=错误!
=错误! m/s2=0。
4 m/s2,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减速过程的初、末速度v1=100 m/s,v2=0,用时t2=300 s,该过程的加速度a2=错误!=错误! m/s2=-0。
33 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0。
4 m/s20.33 m/s2
13.(14分)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10 Hz,且O点是0.4 s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估算:
(1)小球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
(2)小球在A点和B点的瞬时速度;
(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解析:依题意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
Δt=错误! s=0.1 s.
(1)v OB=s OB
t OB
=错误! m/s=0。
8 m/s.
(2)小球在A点时的瞬时速度v A=错误!=0.8 m/s;小球在B点时的瞬时速度
v B=错误!=错误! m/s=1。
0 m/s.
(3)由加速度的定义得小球的加速度
a=错误!=错误! m/s2=2。
0 m/s2。
答案:(1)0.8 m/s (2)0。
8 m/s 1.0 m/s (3)2.0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