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杭州导游词
【篇一】
双溪竹海位于杭州西北30多公里处的余杭区双溪镇,这里遍地竹林,苍翠欲滴。

它以三大特色著称。

一是水清。

苕溪是太湖之源,溪水清澈见底,乘筏而下,能看到溪中游鱼。

二是落差大,最大落差有3米。

轰然而下,十分惊险刺激。

三是竹多。

苕溪两岸延绵10公里的竹海包围着苕溪,沿途有双溪叠月、狮山倒影、龙井探源、榆树垂钓、夹堰观鱼等景观。

双溪竹海漂流,可以乘老牛车乡村怀古,坐大篷车观赏竹海,若有兴趣,还可以在露天嬉水区游泳,在千步滩休闲区休息,在沙滩排球场打球,在娱乐区踩水车,荡秋千等。

杭州双溪漂流有“江南第一漂”之称的杭州双溪漂流位于杭州市西北30公里处的径山镇,杭州双溪漂流景区范围7.5平方公里,杭州双溪漂流景区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消费者信得过单位、杭州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浙江省假日旅游服务优秀单位、文明单位、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抗非先进集体、浙江十佳优秀休闲胜地、杭州市对外传播采访基地等等,并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0xx年12月杭州双溪漂流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景区。

景区内自然风光秀美,满山茶园,遍地竹林,清流潺潺,空气清新,妙趣横生。

双溪竹海的魅力无限,其一便在它的竹:“竹
海幽深”,1000多亩的淡竹林绵延两岸10公里,森林覆盖率为91.9%。

竹林繁茂,满目青翠。

夹在竹林之间的小径,古朴、清幽。

没有了城市的喧嚣,也没有了闹市的“浮尘”,只有“云自无心水自闲”的翠绿景致。

双溪竹海景区内潺潺溪水,涓涓清流,澄澈无比,沁人心脾。

水底鱼群卵石依稀可见,古老的径山映于水,抬头望去恒久青翠,挺拔俊朗。

心动之余,乘竹筏,体验“江南第一漂”,感受不同于北方的南国漂流——时而惊险刺激,时而悠然自得,正是“溪岸青山拥翠竹,轻舟漂入画图中”。

双溪竹海景区内的人文景观、娱乐活动也十分丰富。

陆羽泉内,安坐竹椅,听窗外鸟鸣莺啼,观屋外竹林层层,在《高山流水》的悠扬古筝声中,品茗论赋,欣慰无比,顿时犹如坠回古代,体味竹林七贤的怡然自得。

径山寺里,聆听禅音,心无杂念。

还有那鬼斧神工的同安天门、雄姿奇峻的将军山、狮子山以及沈括、苏东坡、李清照、徐文长等历代文人留下的游踪和华章佳句。

可以说,双溪景区将生态自然和中国茶文化、佛教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凸现了其独特的旅游品位。

山沟沟旅游区拥有杭城第一峰——海拔1095米的窑头山和次高峰海拔1025米的红桃山,是太湖的重要源头之一。

旅游区内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动植物种类丰富,有国家珍稀植物千年红豆杉群,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等。

四周峰峦叠嶂,群山苍翠,植被覆盖率95%,形成了与周边环境不同的独特的“康
乐型”气候环境。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有汤坑茅塘。

山沟沟旅游区由“汤坑”和“茅塘”两大景区组成的。

汤坑为峡谷型生态旅游区,峡谷全长2公里,落差380多米,这里跌宕生姿,激流飞泉,共有大小瀑布18个,号称“连天十八瀑”,更有清潭无数,地表形胜奇秀,是探险观光的绝佳去处。

景点有:翠屏迎客、天生龙骨、梅花三弄、双龙戏珠、五女拜寿、再续前缘、孔雀开屏、汤坑猿人等。

茅塘为高山平台型休闲观光度假景区,主要以农居休闲为主,茅塘村口的石壁坡流蔚为壮观,丰水时气势澎湃,声震四邻;枯水时蜿蜒曲折,如细歌慢语,整条坡流景观价值一流,可谓是“浙西第一坡流”,大石壁上面还有“三生石”和“远古石”4
块巨石为世人留下千古之谜;此外,更有亿万年前地壳运动留下罕见的花岗岩流“千羊石”。

这里除秀美的自然风光外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有保存完好的新四军被服厂旧址、古私塾旧址,让游人追溯山村旧时农家的生产生活场景。

游人可以尽情地在这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一回山里人。

西部有个九寨沟,杭州有个山沟沟.
【篇二】
岳王庙,庙址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栖霞岑下,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0xx年),南宋隆兴元(1163年),孝宗皇帝赵慎
下诏为岳飞昭雪,将岳飞遗体从九曲从祠迁出,以“孤仪”(即一品礼)改葬于栖霞岑下。

嘉定十四年,宋宁宗皇帝将岳飞墓傍的《智果观音院》改建为功德院,即《褒忠衍福禅寺》,以表彰岳飞的功德。

元时庙废。

明洪武四年(1371年)复建,宣德间毁于火灾,浙江右布政使黄敷仲重修。

明英宗天顺元年九月二十七日,杭州府同知马伟等奏请为岳飞建庙,圣旨准建,天顺三年(1459年),马伟将“褒忠衍福禅寺”改建为《岳王庙》,后毁于兵火,宏治间太监麦秀重建。

正德八年(1520xx年),都指挥李隆用铸铁铸制秦桧、王氏、万俟卨(莫棋谢)三跪像于岳飞墓前,由于游人痛恨这些民族败类,后采竟被击毁。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总督御使胡宗宪修复岳庙,重铸跪像,也被击坏。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按察使范涞重铸跪像,并增铸张俊跪像,以后至清代,于顺治八年(1651年),巡抚都御使范承谟,康熙二十一年(1732年)两淮转运使罗文瑜,康熙三十一年知府李铎,康熙五十四年(1720xx年)总督范时崇、雍正九年(1731年)总督李卫等多次重修。

现在的岳王庙,大多是清代的建筑,经民国七年(1920xx年)大修。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周恩来批准公布杭州岳飞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秋岳墓被毁,岳庙亦破旧不堪。

1979年7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花人工五万六千余,币四十万元,重修岳庙,重建岳墓。

一九八○年修复岳飞墓时,发现基道两侧各有石俑一具!
其中一具完整,岳飞的墓穴虽未清理,但墓基四周条石已经发现,明岳飞墓穴在此。

一九八一年叶剑英题词:“国花百万建岳庙,重在教育后人”。

并书:“心昭天日”。

岳飞墓碑上写着《宋岳鄂王墓》的字样。

左侧为岳云墓、墓碑上写着《宋继忠侯岳云墓》字样。

杭州西湖岳飞墓庙,历代为人们瞻仰拜谒之处。

南宋亡国时,有太学生徐应镳率二子一女在岳飞墓前集体自焚,以示亡国之痛。

清代一位姓秦的文士拜谒岳墓时,因感秦桧之恶责,耻于姓秦,故联诗曰:“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现岳飞墓庙每天拜谒的国内外人士,多的到一万多人!
【篇三】
风穴寺风景区主要景点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穴寺、上下塔林、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等组成一个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有机结合的旅游景区。

其中以千年古刹风穴寺最为典型。

风穴寺有珍珠帘、大慈泉、锦屏风、吴公洞、望州亭、玩月台、升仙桥、悬钟阁等八大景;有小龙门、石龙头、活凤尾、东山仙人等七十二小景和冬暖、夏凉的三十六福地。

风穴寺保存了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文物和建筑,被专家称为“古建筑博物馆”。

其中最完整的三个建筑是唐代七祖塔、宋代悬钟阁和金代中佛殿,这三个建筑被称作是风穴寺的三大国宝。

建于宋代的悬钟阁是三檐歇山式,巍峨高耸。

中佛殿为金代
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三间,歇山九脊顶。

风穴寺中的所有建筑参差错落,没有明显的中轴线。

寺外有塔林数处,保存元以降墓塔115座;另有历代碑刻和元、明、清各代的佛教造像等。

寺周群山环抱,古柏葱茏,彩珠帘、大慈泉、玩月台、升仙桥、锦屏风、吴公洞、望州亭等景点也颇引人入胜。

唐代岑参、刘禹锡、元稹等人,都曾在此留下诗作。

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市区以北8公里处,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丰富,有乔木树种刺槐、侧柏、麻栎、岫松等,独具特色,十分诱人。

园内的风穴寺始建于东汉初平元年,毁于董卓之乱,重建于北魏,距今1800多年,是中国最古老的佛寺之一,与少林寺、白马寺、相国寺齐名。

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刹”。

寺前,有初唐诗人刘希夷墓园。

寺侧,有宋儒吴几复隐居读书山洞。

风穴寺因寺东之山有大小风穴洞而得名,依山傍水而建,依山就势而建,高低错落有致,多变多姿,集中秀丽。

风穴山口,两山夹道,万木葱茏,流水潺潺。

迤俪北行3华里,方能发现寺院,确有“深山藏古寺”“曲境通幽处”的诗情画意。

风穴寺院藏在山谷之中。

入山口后,两山夹道,山侧苍松叠翠,流水潺潺,葱郁静雅,蜿蜒曲径。

约走1.5公里后方见寺院,确有“深山藏古寺”,“曲径通幽处”的诗情画意。

寺院占地约50亩,现存建筑有金代中佛殿、明代毗卢殿和钟楼,寺周有一处大型塔林,为元明清各代和尚的墓塔百余座,仅次于少林寺。

另存有历代碑刻和元明清各代佛教造像数十尊。

寺院群山环抱,北有紫霄峰,侧有紫云峰、纱帽峰、香炉峰、石榴嘴峰等9条山脉逶迤相连,朝向寺院,有“九龙朝风穴,连台建古刹”之誉。

寺内殿、阁、楼、台140余间,依山就势而建,高低错落有致,多变多姿,集中秀丽。

寺院的天王殿、中佛殿、大雄宝殿依山就势兴建,高低错落有序,与白马寺、少林寺建筑迥然不同。

三宫殿、六祖殿、韦驮殿、神堂布局如棋盘。

西南角有钟楼,西北角有藏经楼,七祖塔耸立在水陆殿前寺院的中心左侧,俊秀挺拔,给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抬头一景,转弯另一天地"的扑朔迷离情趣。

中佛殿是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金代殿堂建筑。

面阔、进深各三间,歇山顶,图案规正,结构严谨,雕梁画栋,比例适当。

殿内的石雕、木刻、佛像、菩萨等形神兼备,刚劲潇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