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https://img.taocdn.com/s3/m/b143c763af1ffc4ffe47ac81.png)
下面这些图分别 是从哪个方向上 看到的?
1. 2.
3.(从正面)4. 搜索(从上面)/jiaoan/642/647/20100411357050.html
左面
(从右面)
(从左面)
下面三幅图分 别是从什么方 向看到的?
正面
左面
上面
上面
这是我从正 面看到的。
人教版五年级njiaobanxiaoxueshuxuewu nianjishangcekejian/2012-02-22/13298790132770.html
活动要求
1、在你的位置观察,你看到了几个面?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远岭 /renjiaobanxiaoxueshuxuewunianjishangce kejian/2012-02-20/13297261762402.html
2、离开座位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你看到几个 面? 3、你能找到一个位置看见所有的面吗?你最多 能看到它的几个面?
5
5
健康 百宝箱 百宝箱
百宝箱
5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
(从上面看 )
1、连一连
从正面看0100411357050.html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481d8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0.png)
c.你认为观察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6.家长参与: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观察和测量任务,增进亲子互动,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保持作业本的整洁、规范。
2.家长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能力,掌握观察方法,形成空间观念。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点: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难点: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富有挑战性、梯度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
4.能够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拼图、组合图形等,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环节,自主探索和发现物体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创意设计:结合所学的观察和测量方法,学生可以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立体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等。要求在作业本上画出设计图,并标注尺寸。
4.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描述形状和测量尺寸的方法。
5.思考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在作业本上简要回答:
a.观察物体时,为什么需要从多个方向观察?
3.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b80d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7.png)
观察物体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客观性原则
观察者应保持客观的态度 ,不受主观偏见和情绪的 影响,真实地反映物体的 实际情况。
准确性原则
观察者应准确记录观察结 果,避免误差和偏差,确 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系统性原则
观察者应按照一定的计划 和程序进行观察,避免遗 漏和重复,确保观察的全 面性和系统性。
05
观察物体的练习与思考
Chapter
观察物体练习题
01
总结词
巩固所学知识
02
03
04
练习题1
从正面看,下面的立体图形分 别是什么形状?
练习题2
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 的形状分别是什么?
练习题3
下面的立体图形分别是由几个 小正方体组成的?
观察物体的思考题
总结词
培养思维能力
思考题1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三个正方形, 从侧面看是两个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 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观察物体的应用场景
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观察 物体用于检测和评估产品的质量 和性能。
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 ,诊断疾病和治疗方案。
科学研究 工业生产 环境监测 医学诊断
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 观察物体是获取数据和研究现象 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物体,可以监测和评估 环境质量、生态状况等。
摄影
观察摄影作品,如《夜上海》、《 故宫》等,了解摄影师如何通过观 察物体来表现其形态和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科技产品中的观察物体电子产品
观察各种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视、 电脑等,了解它们的外观、结构和功 能。
医疗器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观察物体第3课时-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观察物体第3课时-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b36f2ba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7.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观察物体第3课时人教新课标我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观察物体第3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观察物体,具体是教材的第77页至第79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物体,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培养空间想象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空间观念。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观察物体,我准备了多个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
同时,我还准备了相关的学习卡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实践情景引入,拿出一个球体,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球体,感受球体的形状和特点。
然后,我会让学生拿出学习卡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几何图形,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图形。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心得和思考过程。
我会进行例题讲解,让学生通过实际的题目来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观察物体、空间观念、实际应用等关键词,以及一些具体的图形和题目。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一张纸围成一个盒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盒子,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你所观察到的盒子形状和特点。
2. 找出你身边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你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特点。
答案:1. 从正面看,这个盒子是一个长方形,有两个长边和两个短边。
从侧面看,这个盒子是一个正方形,有四个相等的边。
2. (答案因学生个体差异而异)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对观察物体的兴趣很浓,他们在观察和思考过程中积极参与,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他们对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d352a9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7.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一、引言《观察物体》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如何观察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和数量等方面。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在数学学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评课稿将对这篇课文进行全面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结构《观察物体》课文结构清晰,分为引入、主体和总结三个部分。
引入部分通过引发学生对物体的观察兴趣,引入了本次课的主题。
主体部分详细讲解了观察外形、颜色、大小和数量等物体特征的方法和技巧。
总结部分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练习要求。
2.2 学习目标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包括:•能够正确观察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和数量等特征;•能够用适当的词语和语句描述物体的特征;•能够运用观察物体的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3 关键知识点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包括:•物体的外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物体的颜色: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等基本颜色;•物体的大小:大、小、长、短等大小比较词;•物体的数量:一、二、三、四等基本数量词。
三、教学方法3.1 情境导入法在引入部分,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情境,引发学生对物体的观察兴趣。
比如,可以准备一些颜色鲜艳、形状各异的水果,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3.2 互动讨论法在主体部分,可以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和数量,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相互检查对方的观察和描述是否准确。
3.3 游戏与练习相结合在总结部分,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和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比如,可以出一些简单的物体特征题目,让学生做小组比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竞争性。
四、教学效果4.1 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观察物体的方法,正确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和数量等特征。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9a1c56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7.png)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设计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课堂互动性。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章节教学的重要环节。我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性格特点,合理分组,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小组合作中,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察物体的心得,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此外,针对不同小组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让每位学生在合作中都能得到成长。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观察。小组成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至少三个)观察物体,并记录下各自的观点。之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观察结果,讨论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细节,并帮助他们解决讨论中遇到的问题。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在反思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课堂小结、学习日志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同时,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同伴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鼓励和激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结合教材内容,从三个维度(前、侧、上)来介绍观察物体的方法。我会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重要性。我会讲解如何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方法,来描述物体的特征,并强调几何图形在观察物体中的应用。此外,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如观察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观察物体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观察物体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观察物体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0556da5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5.png)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观察物体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3.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如正面、侧面、上面等。
2. 描述观察到的形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隐藏的图形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物体,如长方体,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观察物体的方法,以及如何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观察家里的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2. 尝试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隐藏的图形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同时,使学生掌握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物体、描述形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观察物体PPT课件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观察物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b89ce6b8f67c1cfad6b867.png)
连一连
从正面看Βιβλιοθήκη 从左面看从上面看连一连
这是我看到的一个物体的一个面,它可能是: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 三单元《观察物体》 通榆县实验小学
罗凌晨
观察活动要求: 一、在你的位置观察,看到了哪几个面? 做好观察记录。 二、换位观察,看到了哪几个面?做好观 察记录。 三、小组讨论: 1不同方向:看到一个物体的形状会怎样? 2 同一方向:你最多只能看到一个物体的 几个面? 3任一位置:能不能同时看到一个物体的所 有面?
说出各部分名称
上面 侧 面
正面
从侧面看
从上面看
正面
侧面
上面
正面
侧面
上面
正面
侧面
上面
从任何方向观察球体,看到的都是圆形。
正面
侧面
上面
从任何方向观察正方体,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同一方向,观察不 同的物体,得到的 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这是我看到的一个物体的一个面,它可能是:
这是我看到的一个物体的一个面,它可能是:
这是我从同一方向看到的 两个物体的两个面,它们 可能是:
感受: 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
状就确定是什么物体。
选一选:
①
②
③
正 面看; 图①是从____ ② ; 从上面看是图____ 侧 面看是图③。 从_____
判断: 1.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的形状是 相同的。( × ) 2.从不同角度观察正方体,最多可以看 到4个面。( × ) 3. 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球体,观察到的形 状是一样的。(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54aa2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9.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单元教
学计划及教案
一、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
1.认识和了解立体图形;
2.掌握准确的观察方法,能够准确描述立体图形的形状、特征和转动方
向;
3.观察立体图形的性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识别和描述常见的立体图形;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对于某些立体图形形状的辨认;
•如何准确描述和表达立体图形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学工具:几何模型、图形图表等;
•教学材料: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环境:教室应保持整洁,布置教学板书。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展示几何模型,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立体图形。
2. 学习新知识
•带领学生探究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转动方向。
3. 巩固训练
•练习识别和描述各种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
第二课时
1.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巩固掌握。
2. 学习新知识
•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物体,描述其形状和特征。
3. 练习运用
•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在观察和描述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
但在后续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立体图形性质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921a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a.png)
注意观察细节
总结词
细节是观察物体的重点,注意细节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本 质。
详细描述
在观察物体时,应注意细节的观察,如线条的走向、图形的 边长、角度的大小等。这些细节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 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进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运用想象力
总结词
运用想象力可以拓展观察物体的视野,发现更多有趣的特征和规律。
弃物等。
爱护自然环境
在进行观察时,应爱护自然环境 ,不随意破坏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资源
在进行观察时,应合理利用资源 ,避免浪费资源。
THANKS
感谢观看
实验观察法
总结词
实验观察法是指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从而得出结论的 方法。
详细描述
实验观察法是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它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或探究某个假设或理论。在 数学教学中,实验观察法常用于探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规律。例如,通过折叠长方形纸 片来探究其对角线的性质,通过拼接小三角形来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实验观察法可
间接观察法
总结词
间接观察法是指通过测量或计算,推导出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的方法。
详细描述
间接观察法通常用于无法直接观察或测量的情况。通过测量某些已知的量,如角度、距离等,然后利用数学公式 或定理推导出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在数学教学中,间接观察法常用于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如计算角度、面 积、体积等。
05
CATALOGUE
观察物体的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确保观察区域安全
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在选择观察物体的位置时,应首先考 虑安全因素,避免在危险的环境中进 行观察。
在进行观察时,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安全事故。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 总复习-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数字编码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 总复习-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数字编码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3ea29301eb91a37f0115c01.png)
最新小学数学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小学数学精品资料设计 1 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数字编码
教学反思:
前几部分复习内容,我都安排了学优生上复习课,可这部分内容却再也不敢放手了,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可能性的部分习题,老师之间都时有争议,更何况学生。
果不其然,今天在教学122页抛硬币时,学生们就到底是3种还是4种可能的结果发生了巨大分歧。
教材125页“手心、手背”一题更是让他们无从下手。
在教学此题时,我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将各种可能情况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写出来。
在此特别感谢周欣同学,她的回答思路清晰,给全班同学许多启示。
教学失误:周五布置作业时没考虑到要学生们准备10个小正方体,所以124页第11题今天只能请学生上台用教具拼摆,由于全班同学由“工程师”变成“观众”,所以课堂中少了孩子们发现与创造后的欣喜若狂。
我会在明天的数学课中及时弥补这一失误。
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5c84a50029bd64783e2c93.png)
完成练习八第3题。
四、课堂小结:从这节课的学习中,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正面上面侧面(左面或右面)
观察物体(三)
教学内容:教材41页例3,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2、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
4.欣赏古诗《题西林壁》(课件出示古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练习巩固
1.完成课本第40页练习八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2.完成课本第40页练习八的第2题
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
四、归纳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师:同样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3及做一做。
师:如果从物体的右面观察,看到的图形会和左面看到的图形一样吗?
如果用4个正方体摆,你知道几种不同的摆法?
学生摆。
师:从以上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2、完成练习九1-3题。
(四)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教法:直观演示,质疑引导。
学法:直观感知,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纸盒、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过程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34e52fe6c85ec3a86c2c576.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归纳小学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广阔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五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归纳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观察、想象、猜想,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正确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4、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
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数学这门课程。
希望为大家准备的五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课堂实录及评析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课堂实录及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b6d01a1711cc7930b71606.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课堂实录及评析◆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课堂实录及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课堂实录及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P38例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2、使学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3、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4、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
一、教学流程师:看看它是谁?(课件展示从储钱罐、电视机的上面、前面、侧面看到的不同形状的图片。
)生1、2:储钱罐的上面、电视机的侧面师:对,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各不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版书课题:观察物体)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课桌上准备好的小药箱,注意:人动箱不动,你看到了小药箱的那些面呢!生:正面、侧面、上面师:刚才同学们观察到的形状角度一样吗?看到的形状一样吗?这些不同的形状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下面让我们再仔细观察小药箱吧!师:一次观察一个面,并在每个面上用一个字注明。
如:看到上面就标个上字。
生1、2、3:汇报(上面、下面、左面)师:不错!刚才同学们在观察的时候老师也观察了小药箱的每个面,猜猜老师是从那个方向看到的?课件出示。
完成P38填一填。
(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师:(根据课件图片进行面的相对性教学):当你看到写有小药箱三个字的正面时会想到()生:(背面、后面、反面)师:看到上面会想到()生:(底面、下面)师:看到左面会想到()生:(右面)师:在刚才的观察中你发现了些什么?生:我发现每两个相邻面共一条边(一条棱)。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单元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单元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95fb4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f.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单元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主要让学生在四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仰视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三视图与物体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动手的过程中,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对物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观察物体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对一些物体的观察角度和方式还不够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其三视图。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其三视图。
2.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其三视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物的模型,如立方体、圆柱体等,用于让学生实际操作观察。
2.准备一些图片,用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房屋、汽车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实物的模型,让学生实际操作,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尝试画出其三视图。
五年级观察物体说课稿
![五年级观察物体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7c96ba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e.png)
五年级观察物体说课稿五年级观察物体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体会提高观察物体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观察物体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经历猜测、试验、分析、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全面观察物体的观念,体会从单一角度观察物体所得的结果是不全面的。
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渗透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观察事物的做事原则,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使学生体会到观察事物要全面,不能片面孤立。
3、学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
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观察、试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形成经验。
(2)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概括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类似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5、德育渗透:通过观察物体,体会到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全面、辨证的看待问题、事物和人物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避免学生孤立、片面的看待问题,进而形成不健全的思维方式。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听课评课记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听课评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b5b9e523b3567ec102d8a1a.png)
观察物体听课评课记录
1.联系学生已有观察物体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有目的的开展观察、比较活动,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物体。
2.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亲身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借助观察、想像、操作、判断与推理等活动,梳理观察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没有明显特征的网球,引起学生观察物体时首先要寻找观察点、抓住特征,再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描述,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借助平面图形想象、勾画立体图,,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转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这一环节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观察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掌握观察物体时寻找观测点、抓住物体特征,用合适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为后面的学习观察物体打好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与理解 思考与操作
蜂巢
龟 自然界是奇妙图形密铺 的最佳见证
做一做
观察与理解 思考与操作
经过操作,哪些图形可以密铺呢?
思考与操作
下 面 的 图 形 可 以 密 铺
观察与理解 思考与操作
三角形 平行四 正方形 边形
梯形
正六边形
在所有的正多边形中,只有正三角形(等边三角 形)、正四边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可以密铺。 看看对了没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铺一铺
观察与理解
你还见过下面用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吗? 观察与理解 思考与操作 无论什么形状的图形,如果能既无空隙又 不重叠的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就叫做密 铺,也叫镶嵌。 大自然是伟大的艺术家,你 在自然界中见过密铺吗?
观察与理解
自 然 艺 术 家
阿罕伯拉宫
美妙的密铺世界
--荷兰艺术家埃舍尔作品欣赏
它们能密铺可能和什么有关?
小小设计师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 1厘米 1厘米 2厘米 (2) 1厘米 2厘米
铺一铺: 请你选用一组瓷砖,设计一幅密铺图案。 算一算: 你能通过哪些方历 史 背 景
1619年——数学家奇柏第一个利用正多边形铺 嵌平面。 1891年——苏联物理学家弗德洛夫发现了十七 种不同的铺砌平面的对称图案。 1924年——数学家波利亚和尼格利重新发现这 个事实。 最富趣味的是荷兰艺术家埃舍尔与密铺。他 到西班牙旅行时,受到阿罕伯拉宫种类繁多的马 赛克图案的启发,创造了各种并不局限于几何图 形包括鱼、青蛙、狗、人、蜥蜴等密铺作品。这 些作品结合了数学与艺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更让人对数学产生另一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