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1.1声音是什么同步测试题 (新版)苏科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声音是什么
一、单选题
1.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 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
2.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
A. 不能传播声音
B. 吸收了声波
C. 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 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3.在月球的表面主要有尘埃,有人说飞来的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好象上演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响,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撞击但不发生振动
B.撞击声全被尘埃封闭,没有声音传出
C.月球表面附近空间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
D.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们能听见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
B. 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C. 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 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5.在校运动会上,田径赛计时员应该()
A. 看到发令冒烟开始计时
B. 听到发令枪声计时
C. 看到举枪时计时
D. 看到运动员起跑时计时
6.正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 大地——空气——水——鱼
B. 空气——水一一鱼
C. 大地——水——鱼
D. 水——鱼
7.声音在空气中向远处传播的过程中()
A. 声速一定减小
B. 声能一定不变
C. 音调一定变低
D. 响度一定减小
8.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 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 不振动的物体也有可能发声
9.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B. 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 振动快的物体能够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D. 振动停止,声音的传播也停止
10.如图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多选题
11.关于声音的发生,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我们听到声音,说明物体一定在振动
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D. 振动停止,发声还将继续一段时间
1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些()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D.把两个圆纸盒用棉线做成一个“土电话”可以实现10m内的对话
三、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是我校一分校的葫芦丝社团使用的葫芦丝,当他们吹葫芦丝时,由于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__产生优美的乐声.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温度相同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通常情况下,葫芦丝发出的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__.
14.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_,在真空中 ________传播(选填“能”或“不能”);同一声音在经历不同介质传播过程中 ________不变(选填“频率”“振幅”或“速度”).
15.上课的铃声响了,铃声是由于铃的________产生的,铃声是靠
________传入耳中的.
16.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
17.新一轮冷空气南下,大风吹得路旁架设的电线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________而产生的,我们听到风声是由________传到耳朵的。
将要上钩的鱼儿,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表明除了气体,________也能够传声。
18.如图所示,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响度会变________(选填“强”或“弱”);其声音是通过________ 传入人耳的.
四、解答题
19.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起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0.小华在假期探望外祖母,他乘坐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一次,他还发现,火车进山洞前的一瞬间要鸣笛一次。
小华恰好坐在车尾,从听到鸣笛声到车尾出洞,小华共数出84次车身振动,所用时间是1min45s。
若车身总长175m,每节铁轨长12.5m,山洞的长度是多少?当时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设火车一直匀速直线行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五、实验探究题
21.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________.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_______.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
六、综合题
22.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B
二、多选题
11.【答案】A,B
12.【答案】B,C
三、填空题
13.【答案】振动;音调;不同;340m/s
14.【答案】介质;不能;频率
15.【答案】振动;空气
16.【答案】3000;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7.【答案】振动;空气;液体
18.【答案】弱;空气
四、解答题
19.【答案】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乙和丁;实验现象甲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实验现象丙说明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不同。
20.【答案】解:火车的速度v= =10m/s;
∵v= ,
∴听到鸣笛声的时间t1= =0.5s,
在听到鸣笛声之前车行驶的距离:s2=vt1=10m/s×0.5s=5m,
山洞长度L洞=s+s2﹣s1=1050m+5m﹣175m=880m.
答:山洞的长度为880m.火车行驶的速度为10m/s;
五、实验探究题
21.【答案】(1)电铃声逐渐变小(2)电铃声逐渐变大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六、综合题
22.【答案】(1)振动
(2)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