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导学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6-14T11:12:03.003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4期作者:赵妍
[导读] 在农村教育中,不管是教育环境还是师资力量都低于城镇学校水平,在英语学习中缺少大的语言环境,学生英语基础较差,阅读和写作能力也就更差。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七中学130000
2011年的《英语课程标准》中说: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不但要掌握最基本的内容,还应要求学生在此前提下养成一定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日常中我们所指的学习计划。
在农村教育中,不管是教育环境还是师资力量都低于城镇学校水平,在英语学习中缺少大的语言环境,学生英语基础较差,阅读和写作能力也就更差。
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就是因为:学生阅读量少,学生单词量少,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有失偏颇,农村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学生阅读习惯差,学习策略使用欠佳。
由于各种因素,一般农村初中生还是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1.一般初中学生做不到老师要求的课前预习。
2.课上遇见的问题不能够及时地提出解决。
3.一般的学生不注重文章信息的收集,只简单地进行语言知识的理解。
4.虽然有的学生也了解一些基础的阅读技巧,可是不能进行灵活的运用。
5.在课堂上只有很少的学生做课时笔记,轻视学习过程等。
6.在进行文章阅读时,不能确定阅读目的,而是单纯地进行词汇理解不能够结合思考。
7.学生课后不能主动的个人反思。
8.阅读没有主动性,只阅读老师要求的。
也就是无计划的学习训练,不能运用技巧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鉴于这种情况,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有很大影响。
继而,大多数学生还是非常想提高英语成绩,但是大多数同学花费了大部分时间后,却收效甚微。
主要原因就是在长时间的教学中老师轻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不够,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在这种情况下,英语阅读教学急需崭新的模式,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
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就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又真正地解决了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现状,主要的出发点就是放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各种缺点,加强老师的指导作用,使学生与老师共同将教学效果提升一个层次,对于改善学生学习方法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作用显著。
在学案导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应当只作为知识的传输者,应以引导者的身份进行对学生的培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目标等做出自我评价。
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学为主,脱离教师的以教为主,学生真正拥有了课堂,课标中所要求的内容,在对学案教学落实的同时,学生应当根据学案要求制定学习目标以及熟练掌握要求的重点进行自主学习,如有问题要解决,教师可根据课堂适当引导,通过师生合作学习,既符合先学后教的规律,也为学生的能力提高提供了有力保证。
学案导学最初是由浙江省金华中学的一部分教师提出的一种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普遍关注。
各个学校组织教师根据本校学生学情认真进行导学案设计并尝试运用导学案,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通过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相关文献研究分析发现:目前,虽然对该教学模式的研究日益深入,但将该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将其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较少,已有的一些研究绝大部分是针对城镇学生的,而本研究则是将学案导学模式应用于农村初中,学生英语水平较城镇较低,因此将有不同的意义。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旨在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按照导学案的要求自主学习或者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导学案为蓝本,教师依据学生学情精心设计适合的导学案,以案导学,步步夯实,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教师实质上通过导学案来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来创建学与教之间沟通的桥梁。
而英语阅读课的导学案应该具有指导阅读,引导思考,主导行为的作用。
综上,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引导为主导,以学生自学为主体,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共同成长的一种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一种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
笔者研究发现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1)在实施导学案过程中,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并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学习兴趣,并能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小组中进行讨论。
(2)运用导学案教学法也逐渐让学生们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并掌握了一些阅读技巧,如词义猜测、预测等。
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利用导学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学困生比优等生进步更明显,究其原因优等生自身已经具备一些良好的阅读习惯或技巧,但是学困生却不得要领或者本身畏惧英语,所以在导学案教学法下改正了一些不好的阅读习惯并掌握了一些阅读技巧,因此提升的空间大于优等生。
此外通过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适当的阅读策略以及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及问题学习,这样更加具有针对性,而且课上的气氛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学生也更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无意识当中提高阅读能力。
但将导学案运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也存在以下问题: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和具体;导学案的设计容量过大,层次感不强,很难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缺乏对学生的情感关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小组合作流于形式,集体智慧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又忽视了个体的潜能发挥;教师缺乏专家或有经验教师的针对性指导,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制约了教师对导学案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