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检测题 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检测题
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
本检测题满分是:100分,时间是:60分钟
一、选择题〔此题包括20个小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40分〕
1.用灯帽熄灭酒精灯,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去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右图所示实验:白磷着火点是40 ℃,红磷着火点是240 ℃;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
火燃烧。
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选项是〔〕
A.物质燃烧必需要与氧气接触
B.物质燃烧温度必需要到达着火点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
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3.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拓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
A.隔绝空气
B.开拓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
C.隔离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4.以下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的是〔〕
A.可燃物
B.氧气
C.压强
D.到达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5.“吸烟有害安康〞,我国政府规定:从2011年5月1日起,公一共室内制止吸烟。
烟草
燃烧释放的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B.二氧化碳
C.尼古丁
D.焦油
6. (2021·)以下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
B.氮气
C.氧气
7.〔2021·〕发现火险或者遭遇火灾时,做法错误的选项是〔〕
A.拨打119火警
B.室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时,用水灭火
C.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救援
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者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8.〔2021·〕以下几种燃烧现象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9. 某地,一辆石油液化气运输车发惹事故翻倒,储气罐局部破裂,并有液化气漏出,切不可采取的措施是〔〕
A.疏散周围人群
B.用水喷气罐降温
C.控制火源靠近
D.焊接气罐泄漏处
10.〔2021·〕在以下图所示的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
11.〔2021·〕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平安常识。
以下做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室内起火时,立即翻开门窗通风
B.炒菜时,油锅内意外着火,立即参加青菜灭火
C.液化气、煤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
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12.关于易燃和易爆物品的消费、使用、运输、贮存方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存放时要露天放置,严密堆积
B.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
C.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
D.消费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间隔
13. 炼焦和石油分馏是开发利用化石燃料的两项重要化工工艺,对其解释正确的选项是〔〕
A.两者都属于物理变化
B.两者都属于化学变化
C.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
D.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
14.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搜集NH3〔气体〕,与选择搜集方法无关的信息是〔〕
A.NH3的密度
B.NH3在水中的溶解性
C.空气的密度
D.NH3的质量
15.〔2021·〕今年7月底之前,七里河餐饮业所有使用高污染燃料的炉灶将全部改用清洁能
源。
以下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16.〔2021·〕以下关于石油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
D.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17.以下行为与“绿色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D.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18.以下图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19.以下二氧化碳的用处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供应呼吸
B.用作气体肥料
C.用于灭火
D.消费碳酸饮料
2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适宜原料是〔〕
A.石灰石与浓盐酸
B.石灰石与稀盐酸
C.碳酸钠与稀盐酸
D.石灰石与稀硫酸
二、填空题〔一共45分〕
21.〔6分〕〔2021·〕〔1〕根据“性质决定用处,用处表达性质〞,请答复以下问题:
①一氧化碳可作燃料,表达了一氧化碳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
②石墨可作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
〔2〕2021年6月初,我国连续发生了三起大的火灾——中储粮林甸粮库失火、油罐爆炸、禽业公司火灾,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遇到
灾难生命是珍贵的,假如未成年的你在火灾现场,你可以做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2.〔6分〕写出右图煤炉里燃烧过程中发生放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分〕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假设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以下图,在小塑料
筒里放入枯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
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
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
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_。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塑料筒中装的是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防止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平安措施有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24.〔8分〕用右图装置做硫燃烧的实验。
〔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硫〕
〔1〕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的原因是 ______ 。
〔2〕观察到实验现象后,为尽量减少二氧化硫逸散到空气中,要使燃烧的硫立即熄灭,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 ,根据的灭火原理是、。
25〔9 分〕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石油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做汽车燃料的是〔一种即可〕。
〔2〕煤燃烧时排放出、等污染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它燃烧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能,燃烧时的化学反响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6 分〕右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答复:
⑴自然界二氧化碳〔CO2〕的来源途径有
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⑵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二氧化碳对人类的正面影响
是促进植物光用等,不利影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⑶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加
二氧化碳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者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4分〕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
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又变为无色,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一共15分〕
28.〔15分〕〔2021·〕A、B、C三个集气瓶中只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
分别将集气瓶按照以下图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
〔1〕假设A瓶中是二氧化碳,那么燃着的蜡烛会立即。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清楚亮,那么B瓶中的气体是。
一段时间是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①氧气耗尽②温度降低③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④蜡烛着火点改变
〔3〕C瓶倒扣住白磷时,出现的现象是,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检测题参考答案
1.C
2.D 解析:红磷是可燃物,没有燃烧是因为环境温度没有到达红磷的着火点。
3.C
4.C 解析:物质燃烧时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到达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三者缺一不可。
5.A
6.A 解析:甲烷是可燃性气体,它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氮气、二氧化碳均无可燃性,这些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无可燃性,它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也不会发生爆炸。
7.B 解析:发现火险或者遭遇火灾时室内电器着火,拨打119火警,可以在第一时间是
进展施救,降低灾害的程度,A正确;室内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否那么直接用水灭火,容易造成电器短路等更大灾害,B错;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救援,不要采取跳楼等极端措施,C正确;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者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可以防止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人体的损害,D正确。
8.A 解析:煤油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火焰并冒黑烟,A正确;浸透水的棉花球接触酒精灯火焰时,不会立即燃烧,因为,湿棉花球上面的水分不断蒸发带走热量,使棉花球在一段时间是内温度低于棉花的着火点,不会发生燃烧,B错;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亮堂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错;甲烷与空气混合,只有在其爆炸极限内,遇到明火才可能发生爆炸,D错。
9.D 解析:焊接气罐泄漏处,会引起危险,是不可采取的措施。
10.B 解析: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因此加油站必须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A为节水标志;B为严禁烟火;C为塑料回收标志;D 为有HY,应选B。
11.A 解析:室内起火,假如立即翻开门窗通风,会进入更多的空气,致使可燃物燃烧更充分,火势更大,A不正确;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参加青菜可以灭火,原因是青菜吸收热量降低温度,达不到油的着火点,也可以用锅盖盖灭,原因是隔绝空气,B正确;液化气、煤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隔绝可燃物,然后采取灭火措施,C正确;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防止吸进有毒气体,浓烟受热空气的作用,浮在上空,应低下身子逃生,D正确。
12.A 解析:易燃和易爆物,不能存放在露天或者高温的地方,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故A是不正确的。
13.D 解析:炼焦的原理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又叫做煤的干馏,也叫煤的焦化,属于化学变化;石油分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而进展别离,石油的组成
中含有多种成分,可以别离出汽油、煤油等各种产品,属于物理变化。
14.D 解析:搜集气体时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并将气体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比拟,气体的质量与搜集方法的选择无关。
15.D 解析:含硫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空气的物质,不属于清洁能源;而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均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属于清洁能源。
16.A 17.B 18.D 解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化学反响〕反映出来的性质,A中稀盐酸与石发生了化学反响;B中CO2与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响;C中CO2与石蕊试液中的水发生了化学反响,生成了碳酸;只有D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响。
21.〔1〕①可燃②导电〔2〕拨打119火警或者迅速分开火灾现场〔合理即可〕
解析:〔1〕①一氧化碳可作燃料,利用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②石墨可作电极,是利用其良好的导电性。
〔2〕身为未成年人,在火灾现场可以做的事:拨打火警 119,并迅速分开火灾现场。
22.〔1〕C+O2点燃
CO2〔2〕2C+O2
点燃
2CO 〔3〕2CO+O2
点燃
2CO2
23.〔1〕使面粉充满整个金属筒,与空气混合均匀〔2〕①〔3〕严禁烟火〔或者其他合理答案〕解析:此题考察的是模拟粉尘爆炸实验的有关知识。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是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且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得就越剧烈,放出的热量就越多,爆炸越剧烈。
因此,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者图标,同时还要保持通风透气。
24.〔1〕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低〔2〕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隔绝空气〔或者氧气〕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解析:〔1〕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远小于纯氧中氧气的浓度;〔2〕使燃烧的硫立即熄灭、二氧化硫又不逸散到空气中可立即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吸收反响生成的二氧化硫;灭火的原理为:浸入溶液中隔绝了空气,同时又使温度降低到硫的着火点以下。
25.〔1〕汽油〔或者柴油等〕〔2〕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3〕甲烷〔或者CH4〕热
CH4 +2O2点燃
CO2+2H2O
解析:〔1〕石油炼制可得多种产品,其中汽油、柴油等多用作汽车燃料。
〔2〕化石燃料中含有的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产生SO2和氮的氧化物等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与大气中水蒸气作用生成酸,使雨水的pH小于,形成酸雨。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26.〔1〕化石燃料燃烧〔或者动植物呼吸等,合理即可〕〔2〕温室效应〔或者温室效应的详细表现等均可〕〔3〕植树造林〔或者种草等均可〕
27.CO2+H2O H2CO3 H2CO3H2O+CO2
28.〔1〕熄灭〔2〕氧气①③〔3〕白磷燃烧 (或者冒白烟) 4P+5O22P2O5
解析:〔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燃着的蜡烛放在盛有二氧化碳的瓶中会熄灭。
〔2〕氧气能支持燃烧,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清楚亮,说明B瓶中的气体是氧气,一段时间是后氧气耗尽,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蜡烛会渐渐熄灭,即选①③。
〔3〕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热水温度为80 ℃,且瓶内有空气,因此白磷会燃烧,并产生浓重的白烟,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据此可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