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 重点词句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道难》重点词句解析
【原文】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翻译:
唉呀呀,多么危险多么高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鹄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坐下来长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蜀道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象万壑鸣雷一般。

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也难攻占。

驻守的官员若不是皇家的近亲;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通假字
【所守或匪亲】
“匪”通“非”。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鹤”通“鹄”。

词类活用
【调朱颜】
调,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砯崖转石万壑雷】
砯,名词用作动词,原指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

转,使动用法,使……滚动。

【猿猱欲度愁攀援】
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侧身西望长咨嗟】
西,名作状,向西。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特殊句式
【倒装句】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和它后边的“上青天”构成的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后置,正确语序为“于上青天难”。

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嗟:叹惋之辞,相当“唉”。

胡为:为何,为什么。

这是一个疑问句中的倒装句式,整体可以翻译为“唉,你这远方的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

难句解析
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直译为:蚕丛和鱼凫等远古蜀王开国的事迹是完全不知道了!
解释为:“茫然”的意思是“模糊不清的样子”。

由于年代久远,有关蚕丛和鱼凫等远古蜀王是如何开国的,已经没办法知晓了。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直译为:(长安)西面有太白山挡住了入蜀的道路,只有一条鸟儿飞行的路线可以通过峨眉山的顶峰。

解释为:这两句诗是说由秦入蜀十分困难。

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直译为:(太白山)山崩地裂,五位壮士牺牲了生命,这以后才有了一条由高峻的山路与凿石架木而成的的栈道相连而成的蜀道。

解释为:这里以“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烘托了蜀道开辟的艰险。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直译为:(蜀道的)上面有迫使太阳神的车子绕道而行的高峻的山峰,下面有波涛滚滚的回旋的急流。

解释为:两个“之”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这两句诗分别通过对山高、水险的刻画,从侧面烘托出了蜀道的艰险。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直译为:最善于飞翔的黄鹤,尚且不能够飞过去;最善于攀援的猿猱,也为难以攀援过去而发愁。

解释为:这两句诗是承上两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而来的。

正因为山峰如此高峻,所以连善于高飞的黄鹤也飞不过去;正因为川流如
此险急,所以连善于攀援的猿猱也为攀登而发愁。

动物尚且如此,不言而喻,人行走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6、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直译为:(行人)伸出手来就可以触摸到天上的星辰,抬起头来望天紧张得不敢呼吸,只好坐下来用手抚胸长长地叹气。

解释为:这两句诗描绘了人行蜀道之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

7、畏途巉岩不可攀。

直译为:可怕的'道路、险峻的山岩实在难以登攀。

解释为:这一句刻划了行人行至青泥岭地段时,看到蜀道如此艰险后望而却步的心理。

8、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直译为:又听见子规鸟在夜月下哭泣,一声声使这空寂的山间显得更为愁惨。

解释为:“愁空山”是一个使动句,意思是“使空山……愁”,“愁”是“使……愁惨”的意思。

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直译为:蜀道的难行比登天还要难,使人一听说它的艰险之状便大惊失色。

解释为:“凋朱颜”原指“衰老”,用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大惊失色”。

10、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直译为:连绵的山峰离天不满一尺,千年枯松好像倒挂在悬崖绝壁上。

解释为:诗的前一句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极言山峰之高。

“枯松倒挂倚绝壁”是衬托绝壁之险。

这里主要是从静态的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一种惊险的气氛。

这是以静来衬托下文中的动(飞湍、瀑流、悬崖、转石)。

1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直译为:奔腾的急流、瀑布争相轰鸣,大水冲击山崖,碎裂的石块滚滚而下,千山万壑间响起雷鸣般的声音。

解释为: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给人以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12、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直译为:假若把关的将领不是自己的亲信,就会变成叛逆的人。

解释为: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句,用狼和豺来比喻那些据险叛乱的人。

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劝人警惕战乱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3、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直译为:时时刻刻都要躲避猛虎、长蛇。

解释为:这是一种互文的用法,要将两句联系起来确定意义。

猛虎、长蛇,一方面是当时蜀山荒险,有蛇虎出没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比喻如同蛇虎一般残害人民的军阀割据者,即旧注所说的暗示蜀中将有军阀叛乱发生。

14、侧身西望长咨嗟!
直译为:(行人)转过身子,向西望去,叹息不止。

解释为:这是描写行人在走到剑阁以后,回首来时的蜀道还会感慨不已。

古今异义
1危乎高哉
危古意:高现在:危险
2但见悲鸟号古木
但古意:只现在:表转折但是
3尔来四万八千岁
尔古意那,这指开国之初现在:你,如此
4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相隔现在: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