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语教学中的中日同形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利用类比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实现素质教育就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未来的发展更需要他们具备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自主努力进行学习,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创造性的发展。
正如古语有言: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类比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进行自主学习,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进行复数的四则运算加减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思考,问题如下:请学生类比以前学过的合并同类项,你认为两个复数a+bi与c+di的和或差应该是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能够自行得出得出复数的加减法法则:“两个复数相加(减),把实部和虚部分别相加(减),虚部保留虚数单位即可。
”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在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有效掌握类比方法,丰富自己的解题经验,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再比如,在进行复数乘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类比整式乘法,使学生在自我探索中获得创造性的认识。
同样在进行复数除法时,学生会类比根式除法。
在做根式除法时,学生知道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从而使分母有理化。
那么在进行复数除法时,学生也会通过类比思考实现分母实数化。
另外,在学生了解了共轭复数概念后,学生知道了一对共轭复数之积是一个实数,学生自然而然想到把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实数化因式,也就是共轭复数,就可以使分母实数化了。
在数学教学中只要学生掌握了类比方法就可以轻松解决许多难点问题,促进自己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类比法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反思
虽然类比教学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用类别教学方法解决,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类比法学习高中数学的重要性,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滥用类比法也是不对的。
因为,高中数学有些知识也是挺简单的,学生通过严密的思考就可以形成正确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进行类比学习。
另外,高中数学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并没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在此情况下,如果学生每学一个知识点就想到类比法,是一种浪费精力和时间的表现,是非常不现实的,因此,只有当学生思维出现停滞的状态下,才选择类比学习,意图找到新的思路,获得创造性的发展。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类比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掌握新的学习内容,降低学习难度,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获得创造性的发展,获得学习迁移能力的有效提升,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成绩,同时,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需要应用类比法进行学习,这是不切合实际情况,完全没有必要的,只有学生学会正确的使用类比法进行学习才能获得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洪.论归纳法和类比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06).
[2]傅夕联,张玉峰.数学学习中的类比迁移[J].数学教育学报,2006,(04).
中日两国都使用汉字,因此,两国语言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同形汉字词汇。
日语中的“中日同形词”数量大,一方面,在含义及使用习惯上与汉语有共同点,在我们学习日语时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使学习者受到母语的干扰而忽视“同形词”的差异性,从而造成误解和误用。
一、中日同形词的种类
中日同形词从语意上可分为“同形同义词”和“同形异义词”两类。
1.同形同义词。
“同形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的同形词。
即同一个词无论在汉语里还是在日语里,它所表达的意义基本一致。
其中动植物的名称、科学技术用语占了很大比例,也有一些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常用语。
例如,“研究、印象、地震”等与汉语的词形、意义完全相同。
这类词汇所占的比例较大比较好掌握。
另一些词在字体上有所差别,比如,“麏鋻、図書館、国際”等在汉字书写上不太相同,但意义却完全一样。
以上的同形词对于我们中国的学习者来说容易理解。
2.同形异义词。
“同形异义词”:是指意义不同的同形词。
同形异义词在日语里表达的意义和在中文里表达的意义毫无共同之处。
这类词在同形词中虽然数量不大,但由于使用频率高,加之字形一样,稍不注意,在翻译上就会闹出笑话。
例如,日本“娘”的意思与中文的“娘”的意思就大相径庭。
中文的“娘”是母亲的意思,而日语中的“娘”是女儿的意思。
可见,我们在翻译意义不同的同形词时,绝不可以照搬原文。
浅析日语教学中的中日同形词
徐萌
(辽宁省抚顺市农业特产学校,辽宁抚顺113123)
摘要: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两国语言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同形汉字词汇。
这些词有的在形式、意义方面相同或相近,有的却形同义不同。
对学日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同形词既有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一面,同时也会因为对同形词的了解不
够而导致许多误用。
因而,本文就中日同形词的异同做些探讨,并阐明掌握同形词的重要性及在日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
题。
关键词:日语教学;中日同形词;误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93-0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二、中日同形词的误用
同形词的同义性在中日两国的交往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忽视或者客观上就不了解同形词还有歧义性的一面。
使用时容易与母语中的意思混为一体,导致很多误用。
下面对此作一些分析。
(一)“同形近义词”的误用
1.無理:(中日相近)无理、没道理。
例如,無理な要求を出す。
(提出无理要求)(日文特有用法)勉强、难以办到。
例如:その仕事は彼には無理だ。
(那项工作对他来说恐怕有些勉强)
2.是非:(中日相近似)是非、善恶。
例如,是非の判断。
(判断是非),是非を鍝ぜず。
(不论是非),(中文特有的用法)争论、口角,例如,搬弄是非:争いを起こさせる。
(日文特有的用法)务必、一定,例如,上京の折は是非お立ち寄りください。
(来京时请务必顺便来看我)。
以上就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同形近义词进行了举例说明。
可以看出“是非、無理、”这类词汇日语与中文的汉字同形,而在意思方面有相同相似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
意思不同的部分容易被误用。
所以,要正确掌握中日同形近义词的用法,需要了解更多,并加以分析对照。
(二)“同形异义词”引起的误用
字形相同容易使人们根据自己熟悉的本国语言中的意思去理解,而忽略这些词的真正含义。
例如“約束、検銘”等。
1.約束:(日文意思)约会、约定、规则。
例如,約束を守る。
(守约),約束に違反する。
(违反规则),(中文意思)约束。
约束行动自由:行動の自由を制約する。
2.検銘:(日文意思)讨论、研究,例如,委員会で予算案を検銘する。
(在委员会上商讨预算方案),(中文意思)检讨自我检讨:自己反省する
以上是同形异义词的举例说明。
“検銘、約束、”这些词尽管同样使用汉字,但意思与汉语却完全不同、容易被误解。
因此,在今后的日语教学中要注重强调这类词,重点讲解它们中日意义的不同以引起学生的重视,避免在今后使用过程中误用。
(三)因为中日使用不同导致的误用
使用同形词的某些句子,虽然语法看似正确,但由于使用习惯的不同,实际上却是误用。
例如,“北京住宅很紧张”「北京では住宅が緊張です」。
这句日文是错误的,“紧张”是指精神上的,而这句话是指住宅的状况、情形。
所以,应该说成:「北京では住宅事情が厳しいです」。
以上的例子是根据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而导致的误用,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式的日语”。
三、日语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从日语教学的角度上看,中日同形词非常容易受母语干扰。
接触同样也使用汉字的日语时,在想用日语表达的时候脑子里首先浮现出中文,汉字词就原封不动地换成与之对应的日语汉字词,然后作为日语使用。
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中国式的日语。
要克服这样的问题,就应该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根据上下文的不同,正确把握词汇的意思,改掉用“中文思考再用日语替换成日语”的不良习惯,才能真正学好日语。
2.另外,教科书出现的带有褒贬色彩的词汇,老师应对中日同形词做比较,研究同形词在词性、意义、用法上的差别和教学法。
对中日文进行对比讲解,明确指出这类词在中日文中各自的意思、用法及语感上的异同,多举例句,让学生在句中体会。
同时,让他们也学会用日语的国语词典,学习地道纯粹的日语。
让学生做各种形式的对比练习,了解一些语言背景,对同形词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3.在学习和应用日语时,如何对待日语中的同形异义词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问题。
不能只看到日语中汉字词汇和汉语相似之处,还要认识到它们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我们应当全面地正确地看待日语中的汉字词汇,既要看到它对学习和应用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差异的一面,切忌望文生义。
迄今为止,有关中日同形词的研究非常多。
本文主要是从日语教学的角度谈了有关中日同形词的种类及在实际教学中引发的误用。
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了粗浅的体会,请大家多多指正。
参考文献:
[1]黄铮.中日习俗文化比较[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2]王晓.关于日语教学中的中日同形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S1).
[3]李玉书.浅议日语教育中的汉字教育[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S1).
教育部于2011年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汉字教育是此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此次修订针对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对识字与写字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做了适当的调整和更明晰的规定。
要保证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遵循两方面的规律,一是汉字自身的规律,一是汉字的认知规律。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形音义结合,以字形教学为重点
识字教学包括字形的教学、字音的教学、字义的教学,这也是识字教学的主体内容。
“儿童识字时,要使汉字的形音义三个基本因素紧密联系,互相沟通,最终达到会读、会解、会写、会用的程度”。
[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是
新课标视野下识字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
古晓君
(嘉应学院文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摘要:要保证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遵循两方面的规律,一是汉字自身的规律,一是汉字的认知规律。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形音义结合,以字形教学为重点;二是利用汉字规律,引导学生认识祖国文字的优美;三是
运用多元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潜能;四是创设良好的识字语境,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关键词:识字教学;汉字规律;字形;语境;方法;潜能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94-03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