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职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职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传统教学方面语法教学采取3p模式: 即呈现,操练,成品三个步骤的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较差并且给学生和教师很大的压力。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

它能够避免传统3p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交际能力的缺点,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习者的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均可得到提高。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高职语法教学;活动设计
一、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在提高我国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0年教育部通过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突出强调学生的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语法是语言不可分割的一个方面,它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一个重要和困难的方面。

高职学生整体知识水平普遍相对较低,所以学生虽然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反复的机械操练记住一些语法结构,但在实际交际过程中缺乏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导致语言运用的错误。

这与《基本要求》中的“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是不相符合的。

是否有必要进行语法教学已不再是个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英语教师都在关注如何教好英语语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发展学习者包括语法能力在内的英语交际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

它能够避免传统3p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交际能力的缺点,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习者的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均可得到提高。

希望本文为高职英语教师在日常的语法教学中如何设计和执行任务提供一些启示。

二、高职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语法教学以知识为中心,过分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

从教学模式看,传统语法教学往往采取注入式,多倾向于用演绎法。

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效率低下。

课堂上充斥的都是教师控制下的练习。

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完全在教师的控制之中,因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极其表面的,与真正会用还差很远。

传统语法教学忽视了学习过程、忽视学习者积极的认知参与。

从教学内容看,大量的课堂时间用在了字、词、句等语言点的讲解和练习上,知识容量小,限制了学习者广泛接触目的语的机会,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另外,传统语法教学只注重语言形式和含义分析,没有信息差,没有真实的思想表达,语法知识往往被游离于语法功能之外,破坏了语言的整体性,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让学生觉得语法就是学习枯燥呆板的“规则”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主要特点
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就是让
学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概括地讲,就是“在做中学、在用中学”。

这样,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把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1、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
与过分强调联系的传统语法教学相比,任务型教学模式不要求学习者立即对有关目的语结构进行语言输出,而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该结构在语言系统中如何使用的某中认知表征,注重提高学习者对形式—意义关系的意识以及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

2、强调学习活动和学习材料的真实性
根据Pienemann(1984) 提出的可教性假设(the teachability hypothesis),“只有当(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接近所教语言结构在自然语境中的习得顺序时,课堂教学才有助于语言习得”。

因此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使学习者不仅仅学到语法知识。

而且能够最终获得交际能力,使学习者的外显知识对内隐知识过程起到促进作用。

3、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在语言运用方面,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使用他们以前学过的或接触过的任何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促使学习者将新的语法特征与已有的知识或中介语系统加以连接,并且将自己的语法系统不断得到修整和扩展,有利于加快新旧知识体系的连接,对学习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任务的类型以及任务设计的指导原则
1、任务的类型
关于任务的类型,有的学者强调任务的真实性和现实性,即任务就是现实中的各种事情;有的学者则侧重任务与语言及语言学习的关系,特别是任务对促进语言学习的作用。

因此,Nunan 把任务分为真实任务(real-world tasks)和学习型任务(pedagogic tasks)真实任务是指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各种事情的任务,也就是说学生离开课堂以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事情,而学习型任务指的是课堂以外一般不会发生的一些事情。

学习型任务是为了实现某中学习目的而专门设计的任务。

尽管学习型任务在现实中一般不会发生,但这些任务有利于促进语言学习的过程。

另外, Richards列举了几种类型的学习型任务:
(1)拼图任务:学习者相互交流各自掌握的不同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组合成某中完整的信息。

(2)信息沟活动:一个(组)学生掌握一部分信息,另一个(组)学生掌握另外一部分信息。

两个(组)学生需要协商、讨论,从对方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而完成某
个任务。

(3)解决问题的任务;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同时提供一组信息。

学习者经过协商、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4)决策任务:教师(教材) 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同时提供多种可选择的解决方案。

学习者通过协商、讨论选择一个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5)交流意见任务:学习者交流、讨论各自的意见和观点。

一般不需要达成一致意见。

2、任务设计的指导原则
(1)真实性原则。

任务要尽可能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也就是说任务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要提供给学习者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

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

(2)做事情的原则。

任务必须有做事情的过程。

活动的设计要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

(3)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任务既要以表达意义为中心,又不能忽视语言形式的训练。

促使学习者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培养其自我把握语言功能的能力。

(4)阶梯形原则。

任务的设计要有简到繁,有易到难,层层深入,并形成有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的循环。

在语言技能方面要层层递进。

五、案例分析
本文以定语从句为例设计任务型语法教学活动。

第一步:任务前活动
1)教师向学生介绍话题和任务:竟猜游戏
2)强调必要的语法结构和可能会的词汇、短语。

3)老师向学生讲解有关的游戏规则:猜对的次数最多的组为获胜组
第二步;任务中活动
1)任务
按班级人数和座位将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有四到六人。

首先每个学生向其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外貌特征和兴趣。

例如:
Student A: I have big eyes and a small mouth. I am good at playing the piano and dancing.
Student B: I wear a pair of glasses and have big ears.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and basketball.
Students C: I am thin and tall. I like swimming and skating.
Students D: ….
2) 计划
在谈论完各自的外貌和兴趣之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其他的成员用老师讲过的语法结构和短语对其进行描述,讨论完之后,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同学进行描述。

在这期间老师应该督促每个学生都加入到讨论之中,但是最好不要打断学生的活动。

3) 报告
每个组选一名代表来描述本组一名同学的兴趣和外貌。

其他组成员要认真听并且猜猜这个同学描述的是谁。

Student A: student X is one who has big eyes and a small mouth. And she also likes dancing and playing the piano. Who is she?
Student B: Student X who wear a pair of glasses and have big ears likes playing football. Who is he?
Student C: Student X who is thin and tall likes swimming and skating. Who is he?
Students D: …
教师在黑板上面把一些错误的句子记下来。

报告结束后,教师应该选出获胜的一组并且给这组同学颁发奖品。

第三步:任务后活动
1) 语言分析
教师讲解定语从句的一些规则并且就黑板上的错误句子进行分析
2)练习
首先,教师让学生重新检查他们写的报告并且改正错误。

通过这一步学生可
以巩固所学到的定语从句;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些含有定语从句的材料并且让学生找出来所包含的定语从句。

再次教师可以重新将学生分组并且给他们安排一个类似的任务。

例如,学生A可以让学生B去火车站接一个他从没见过的人。

六、结论
任务型语言教学把语言教学的基本原理转化成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课堂教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

把任务型语言教学融入到语法教学中,必定会给语法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当然,实际操作的时候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Nunan,D. “Communicative Tasks and the Language curriculum.” TESOL Quarterly 25 (1991): 279-279.
[2]Skehan,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3]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London:Longman,1996.
[4]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戴炜栋.语法教学的新视角:外显意识增强式任务模式[J]外语界,2006,(1):7-13.
[6]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