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8年级上册第5课第2框《预防犯罪》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
刑罚的类别
无 期 徒
死 刑刑Βιβλιοθήκη 与主刑同时使 用;可叠加附加刑
剥 夺没 驱 罚政收 逐 金治财 出 权产 境 利
探究与分享 P55
15岁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一些社会上一 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他还有些自责,觉得 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处分。 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 悔改,为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 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3.某明星因无证驾驶被罚款两千元,并处行政拘
A 留七天。案例表明( )
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无证驾驶是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③任何人违法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要树立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的价值标准
A.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4.如图《温水煮“青蛙”》给我们的启
C 示是( )
(3)期限不同。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刑事拘 留的期限最多延长至30日;行政拘留的期限为1日以上15日以 下;民事拘留的期限为15日以下。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刑法的含义
社会危害性
了解罪与罚 犯罪的基本特征 刑事违法性
主刑
刑罚
刑罚处罚性
预
附加刑
防
犯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第五课 做守法公民
第二课时 预防犯罪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法治观念, 自觉预防违法犯罪;
2.能力目标:逐步提高约束不良行为和预防犯 罪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犯罪的基本特征、刑罚种类 及预防犯罪的方法。
自主学习
1.刑法的含义和作用? 2.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 3.刑罚的含义和类别? 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缺乏自我保护意
按时回家,确实遇到迫不得已
识 缺乏道德修养和法
的情形,要及时通知家长。
提高自身修养,语言文
律意识。
明,尊重他人。
课堂练习
1.“小时偷针,大时偷金”“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D 。下面与这两句古训寓意相符的是( )
①许多犯罪往往是从小错开始的
②犯些小错不必在意
③有点小错不改,最终必然走向犯罪的深渊
拘留与拘役的区别 (1)性质不同。拘役是刑罚方法;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
一种强制措施;行政拘留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民事拘留属于司 法行政性质的处理,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
(2)适用的机关不同。拘役和民事拘留均由法院适用,而刑 事拘留和行政拘留则由公安机关适用依据的法律不同。拘役 的适用以刑法为依据;刑事拘留的适用以刑事诉讼法和逮捕拘 留条例为依据;行政拘留的适用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为依据; 民事拘留的适用以民事诉讼法为依据。
A.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B.要勇敢追求一切时髦,否则就会落伍
C.要提高自我控制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D.跟着潮流走,无需要分辨
D 5.下列属于刑罚处罚的是( )
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有期徒刑
罚款与罚金有何区别 1.性质不同。罚金属于刑罚处罚;罚款则属于行政处罚。 2.处罚依据不同。罚金由刑法加以规定,罚款则由行政法 律规范加以规定。 3.适用主体不同。罚金由人民法院判处,而罚款则由行政 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科处。 4.适用的对象不同。罚金是对犯罪者的惩罚,而罚款则是 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者的惩罚,其程度比罚金轻。
刑罚
3.刑罚的含义和类别? P54
(1)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 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 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类别: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 附加刑两大类。
只能单独使用 ,不可叠加使 用
主刑
管 制
拘 役
有 期 徒
(2)刑事违法性; (3)应受刑罚处罚性。
犯罪的法律标志
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 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他们共 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探究与分享 P54
为什么要对暴力袭击人民警察的行为从重处罚?
在现实生活中,警察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 会面临遭受不法侵害的危险。对暴力袭击人 民警察的行为从重处罚体现了对人民警察权 益的保护,对强化人民警察执法的权威性、有 效性将起到显著的作用,这也体现了法治的 进步。
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本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是:
品学兼优 交损友 旷课 自责 放纵自我
被判刑 拦路抢劫 偷窃财物等 偷东西、打骂同学等
启示:
他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
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不 交损友,增强自控力。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 危害,远离犯罪。
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P55-56
罪
加强自我防范
生活在法治社会里,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
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板书设计
了解罪与罚
刑法的作用及内容 犯罪及其基本特征
预
刑罚及其种类
防
犯 罪
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的危害
加强自我防范
杜绝不良行为
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 法,属于犯罪行为。
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
行为一和行为二在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违法 的性质等方面是不同的。
6
2.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 P53
含义: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
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特征: (1)严重社会危害性;
最本质特征
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
B 受到严厉的刑罚处罚。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
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②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③犯罪是一种触犯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④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探究与分享 P52 盗窃罪
生产销售 伪劣产品 罪
非法拘禁 罪
应受到刑罚处罚。
1.刑法的含义和作用? P52
刑法 含义
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 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刑法 作用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
利益的有力武器。
探究与分享 P53
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 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 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 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P56
拓展空间 P57
旷课
夜不归宿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缺乏权利义务意识,没 按时上学,自觉履行
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受教育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