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汉方壶”的形、气、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汉方壶”的形、气、蕴
作者:钱志浩
来源:《江苏陶瓷》2015年第07期
掀开紫砂发展的篇章,不难发现无论是丰富的造型、灵动的样式还是精巧的装饰,紫砂壶的每一道工序都深刻烙印着紫砂艺人厚积薄发的底蕴,也正是这得心应手的熟练工艺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亮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正如中华民族的国粹京剧,一腔一韵间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的埋头苦练。
历尽春秋的紫砂艺术在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环境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经过千锤百炼,终于洗尽铅华、褪却青涩,沉淀出了紫砂特有的风姿气韵。
不仅如此,紫砂文化集各家之所长。
汲取了多种艺术的精华。
篆刻与绘画、装饰与点缀等种种艺术手法中所蕴含的文人气息润养着紫砂文化的生命之气。
一方泥土的堆砌与揉捏在抽象的构思中翻转成形,弹指间的雕琢孕育了泥土的温婉,品味时已醇香意蕴满怀。
紫砂艺术的情怀在于壶的形、气、蕴之间,一把壶的形直观展现了紫砂艺术的浑然天成。
而其气、蕴给予的是紫砂壶暮然回首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点点眷恋,此三者对于紫砂艺术来说是密不可分的,现将从形、气、蕴三个方面全面解读“汉方壶”。
1 “汉方壶”之形
自古以来,紫砂壶造型层出不穷、样式繁多,“方匪一式,圆不一相”道出了紫砂艺术的形之多变。
三大类的造型主体中尤以光器最为丰富,而其中又分为圆器和方器。
圆器讲究有骨有肉、饱满圆润,方器更显端庄大气、曲直有度,“汉方壶”(见图1)便是方器中的一种。
追溯历史,《阳羡茗壶系》记载:“邵文金,仿时大汉方独绝。
今尚寿。
”由此可见“汉方壶”的雏形在明代末年间已现。
此“汉方壶”由四方泥片镶接而成,呈方形且腹微鼓,比例协调、有棱无角、线条流畅,大有一气呵成之势。
“汉方壶”是传统的方器,精妙之处在于其“方中寓圆”的艺术,壶身四片镶接时。
棱角的回转在直中见曲;壶嘴似方,却弧度渐圆;壶把呈长方体。
大弧度弯曲中线条圆润、自然。
增添了壶把的稳健之势:壶钮为桥形钮,半圆弧置于方形壶盖上。
诠释了“方中寓圆”的造型之美。
都道圆为柔、方为刚。
此“汉方壶”将圆与方、柔与刚结合得出神入化。
整体观之,点、线、面的完美结合使得“汉方壶”极富层次感与立体感,虚实间的结合下感受着紫砂艺术的形态精髓。
2 “汉方壶”之气
俗话说:“外在修形,内在修气”。
生命之气的此消彼长关系着一个人的健康与活力。
紫砂壶本是实用性器具,用于泡茶品茗。
但紫砂壶凭借着其艺术语言将壶之气韵充盈在壶间。
通过紫砂艺术的变幻。
渗透出内在气质,温润着紫砂壶的内涵。
此“汉方壶”在实用的的基础上加以装饰与渲染,壶身一面刻以山水诗情画,另一面刻“江南岸,春风寻绿”之诗意,内外兼修,达到了内在美与实用性的高度统一。
气因形而生,紫砂壶之形奠定了其壶内在之气。
正如“西施壶”造型之秀气。
“石瓢壶”坚毅刚正之傲然正气。
“美人肩壶”比例巧妙、灵气充盈。
“汉方壶”体态壮硕、古朴周正、线条端庄、气度不凡,扑面而来的是浩然大气势不可挡。
紫砂艺术之气源于生活而又融于生活。
在生活中聚壶之气韵。
升华紫砂艺术的语言,并追寻壶与人的交流。
品茗赏意,气韵淼淼之间给人以启迪。
3 “汉方壶”之蕴
如果说紫砂艺术的形是生命的塑造,气是生命的延伸。
那么紫砂艺术之蕴便是其生命的灵魂。
一把紫砂壶所蕴藏的艺术语言是紫砂艺人寄寓于壶间的灵魂。
“汉方壶”是“方中见圆”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创作原理并非偶然,圆与方的结合蕴含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素养。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在给《中庸》作注时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至极。
”中庸之道不是所谓的庸庸碌碌无所为,其所讲究的是能够审视夺度、因地制宜,坚持过犹不及的基本原则,做到恰如其分的理想状态。
圆的柔情配以方的刚正。
“汉方壶”蕴示的外圆内方、和而不同的为人处世之道,意境极为深远。
紫砂艺术之蕴除了其所内涵的寄寓,画龙点睛之处也是蕴意非凡的。
“汉方壶”壶身大气。
壶口呈比例缩放与壶盖叠加成趣;壶钮小巧贮于立体面上,可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立体的延伸间动静皆蕴示百态,观之心领神会。
鉴之善会于心。
4 总结
完美的紫砂艺术追求的是其形、气、蕴的融会贯通,就像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是以形象的塑造辅以感情的渲染,再通过装饰达到外在与内里的和谐共鸣。
紫砂艺术承载着文化的积淀和艺术的创新,在不同的层次上展示着紫砂艺人的生活与创作。
与此同时。
散发着厚重文化气息的紫砂艺术,以扎实的手工艺感进发着激情与美感,给予紫砂艺人最初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