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 绝句》教案 沪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绝句》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被称之为诗圣的大诗人杜甫写的诗——(板)绝句
二、初读——比思
1、读过这首诗吗?会读的一起读读吧。
(相信学生,开门见山引入)
2、你喜欢这首诗吗?最喜欢哪句?还有这么多人喜欢,就到小组里交流吧,还要把喜欢的原因说清楚哦。
△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
△PPT2出示古诗,请两个小组汇报,比赛那个组说得好。
(初步理解诗意)
三、品味——比读、比悟(课标第一学段要求: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1、比画。
△诗画对照,贴诗并说明理由
△小组汇报说说为什么把诗句贴在图的这个位置。
PPT3(进一步理解诗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美吗?我觉得还不够美,没有色彩的,小组交流给诗中的景物画上颜色,说说为什么上这种色。
(四种:黄、翠、白、青)
△从明丽的色彩,迷人的景色可以看出是些什么季节的?(春天)
2、比读
A、这首诗真美,我们就美美地读读。
(指读、男女读)
B、小组多形式赛读,在诗中还读出了什么?用与众不同的形式读出。
△动静读:读1、2句,是写动的,读3、4句,是写静的。
△对子读:以前我们学过对子,在这首诗里,也有对子(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窗——门,西岭——东吴,千秋——万里)
C、高兴地读:在诗中你能读出诗人的心情如何?(高兴)从哪看出?还读出些什么?(如将要出发)(这首诗是杜甫在五十四岁时写成的,诗人在这年正月三日辞官幕府,返回成都老家。
此时,杜甫一生中最后一个官职也辞掉了,但诗人抑郁寡欢的心情在看到春日美景时,也不自禁开始心中萌发感慨。
从“东吴之船”将行的人生万里路,到“西岭之雪”未泯的心愿千年志。
诗人借景把动与静的两种现实状态和自己人生的两种境地给读者充分展露了出来。
)
D、做动作读
E、多么有意思的一首诗,你们读得也很有意思。
诗人用四句诗就把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周围的美景描绘出来,这真是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春景图。
(把握古诗文教学“多意会,少言传;多感悟,少讲解”的新理念,尤其重视古诗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把古诗文的学习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四、书写——比写
1、昨天老师在别的班上课,有个小朋友默写了这首诗给我,你们看,PPT7出示,这几个字他不会写,你们能帮帮他吗?填空这首诗,指名学生填。
(解决生字的认读)
2、所填的字(红色显示)就是就是“我会写”的字。
小组成员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并互相提醒哪个字该注意哪些笔画或间架结构。
(通过观察学生自己解决写字难点)
△小组汇报。
相机范写柳、窗
3、动笔写这几个字(绝、鸣、柳、窗、含、岭、泊、吴),在下发的练习纸上写(跟PPT出示填空一样)。
△比写,比比哪个小组写得好。
实物投影评价书写。
五、拓展总结。
1、拓展
△这个单元学的两首古诗都是描绘大自然美景的,课前老师也布置大家再找一些写景的古诗读读。
把你找的诗跟同学们分享。
实物投影学生抄的,读读,或请上台背背。
(结合热爱大自然的单元主题)
2、总结
△古诗——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琅琅上口又意味无穷。
希望同学们都能喜欢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