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小班集体教学活动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障儿童小班集体教学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声音的魔法世界”
二、活动目标。

1. 帮助听障儿童初步感知不同的声音,提高对声音的敏感度。

2. 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听障儿童尝试发出简单的声音或音节,增强口语表达的意识。

3. 促进听障儿童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三、活动时间。

[具体时间],时长约30分钟。

四、活动地点。

听障儿童小班教室。

五、活动准备。

1. 各种各样能发出声音的小道具,如小铃铛、木鱼、沙锤、鼓、哨子等,每个道具准备3 5个,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体验。

2. 制作简单的PPT,里面包含各种声音对应的图片,比如铃铛对应铃铛的图片,狗叫对应小狗的图片等。

3. 准备一些小贴纸,作为奖励孩子的小礼物。

六、活动过程。

# (一)导入:欢迎来到声音乐园(3分钟)
1. 教师热情地和每个孩子打招呼,用简单的手势和口语引导孩子坐在小椅子上。

2. 教师像变魔术一样,从背后拿出一个小铃铛,轻轻摇晃,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说:“小朋友们,看,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宝贝,它会发出很有趣的声音哦。


# (二)声音探索之旅(12分钟)
1. 分发声音小道具(5分钟)
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铃铛、木鱼、沙锤、鼓、哨子等小道具一一分发给孩子们,每个孩子拿到一种小道具。

在分发过程中,教师用简单的口语和夸张的表情告诉孩子这是什么。

比如:“宝宝,这是小铃铛,铃铛会响哦。


对于一些还不太理解的孩子,教师可以拿起孩子手中的道具示范如何发出声音,并且鼓励孩子自己尝试。

2. 自由探索声音(7分钟)
孩子们拿到小道具后,让他们自由地玩耍,探索这些小道具发出的声音。

教师在教室里走动,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教师可以走到孩子身边,问孩子:“宝宝,你让小铃铛发出声音了吗?”然后引导孩子多摇几次铃铛,感受声音的连续性。

# (三)声音猜猜猜(10分钟)
1. 教师先拿出一个小道具,比如木鱼,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轻轻敲打出声音,然后问孩子们:“小朋友们,猜猜这是什么声音呀?”同时在PPT上展示几个可能的答案对应的图片,如木鱼、鼓、盒子等。

2. 鼓励孩子们用简单的声音或者手势来回答。

如果孩子回答正确,教师就给予一个大大的笑容,并且给孩子贴上一个小贴纸作为奖励,说:“哇,宝宝好聪明呀,这就是木鱼的声音呢!”
3. 重复这个过程,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猜测不同声音的游戏。

# (四)声音模仿秀(3分钟)
1. 教师播放PPT中一些简单的声音,如小狗叫、小猫叫、汽车喇叭声等,同时展示对应的图片。

2. 教师先示范模仿这些声音,然后鼓励孩子们跟着一起模仿。

对于能够尝试模仿声音的孩子,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说:“宝宝模仿得好像呀,你可真是个小天才!”
# (五)结束活动(2分钟)
1. 教师引导孩子们把小道具轻轻地放回盒子里,并且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在声音的魔法世界里玩得好开心呀,小朋友们都很棒!”
2. 教师再次和每个孩子拥抱或者击掌道别。

七、活动延伸。

1. 在教室的角落里设置一个“声音小天地”,放置一些活动中用到的声音小道具,让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间可以继续探索声音。

2.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孩子们对这些声音的记忆,如在课间休息时,教师可以偶尔模仿活动中的声音,让孩子们说出是什么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