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案新部编本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第一节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守恒》教课设计
一、教课背景与定位
在前方四个单元中,学生察看、描绘、剖析实验的能力获得充足的培育,着手操作能力
获得很大提升;他们已经能够用分子、原子的知识,从定性的角度理解物质的变化;这为本
节课学生运用实验研究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关系、从微观角度理解、解说化学变化中物质总质量不变打下了坚固基础。
二、教课资源和设施
学生实验仪器( 分组实验 1) :天平、锥形瓶 ( 装置好气球 ) 、镊子、酒精灯、滤纸、白磷、火柴
学生实验仪器 ( 分组实验 2) :天平、小烧杯、小试管、镊子、小铁钉、硫酸铜溶液
学生实验仪器 ( 分组实验 3) :天平饮料瓶、小试管、碳酸钠粉末、稀盐酸、药匙
教师演示实验仪器:锥形瓶 ( 装置好气球 ) 、小烧杯、小试管 2、饮料瓶、药匙、镊子、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滤纸、白磷、小铁钉、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粉末、稀盐酸多媒体设施: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
三、教课目的确实定
教课目的:
1.知识与技术:
①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常有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
②认识在全部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量没有增减。
③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经过定量实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②经过议论沟通,培育学生剖析及推理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①经过实验研究,培育学生谨慎务实的科学态度。
②经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辟创新的精神。
教课重难点:
教课要点:经过实验研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课难点:用质量守恒定律解说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
四、教课策略的选择
课型和课时:新讲课,一课时
教课方式:实验研究、沟通合作
教课:引入新—演示—、提出猜想——研究—得出
—品尝量守恒定律—反省—稳固运用—堂小
五、教课过程的预设和生成:
第一:引入新
通介化学的发源 (1661 年波耳的《疑派哲学家》第一版 ) ,告学生,从那个候起,和察向来都是我研究化学、学化学的重要方法。
一我仍将用两种方法达成研究活。
第二:演示
教通演示三个:① 磷在形瓶中燃、② 与硫酸溶液的反、③碳酸和稀酸在塑料瓶中反。
引学生察中的三个主要象:气球先鼓起来,以后得更;、色
的溶液成浅色;塑料瓶鼓起来。
投影出三个化的表达式,学生照三个化的表达式,剖析:什么会出些
象?
( 学生回答:磷燃耗费了形瓶中的氧气,形瓶中的减小,因此气球;
反中生成了,附着在的表面,因此;碳酸和稀酸反生成了二氧化碳,
使瓶中增大,因此塑料瓶鼓)
第三:、提出猜想
提出:些化中,物生了化,物的量也了?
引学生,而后学生此中一个,化前后量可能会生什么
化,并明自己的原由。
( 无所与,但任何不可以是空穴来,是成立在剖析的基上的。
如:第一个中,物量减小,因氧气被耗费了;第二个⋯⋯;第三个中,物
量增大,因生成了二氧化碳;⋯⋯)
第四:
:些同学的点究竟不?( 不知道 ) 。
怎么? ( 做! )
引学生从的目的、的方法与策略几个方面达成的;
目的:研究化前后物的量能否改;
方法:反前,称量物的量、反后,再称量物的量,比;
策略:第一次称量后,不移砝和游;反后,再把反容器放上去称量,看
天平能否均衡;以节俭实验时间。
出示准备好的实验装置:①红磷焚烧装置;②装有几枚小铁钉的烧杯、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③底面积稍大的塑料瓶里放碳酸钠粉末,再把装有稀盐酸的试管放入塑料瓶;
让学生选择此中的一个或两个,指引学生预料实验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经过议论,
完美实验设计。
学生议论:认真想一想,在实验中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你能解决它吗?
教师指导:实验一最难,白磷放在水中,拿出来后要用滤纸吸干;玻璃管加热后,要快
速塞紧橡皮塞,假如玻璃管没有接触白磷,慢慢转动橡皮塞就能够了。
实验二最简单出错,第一次称量后,能够把硫酸铜溶液倒入烧杯,试管放到烧杯里;或许
把铁钉加入试管;
实验三要特别当心,防备塑料瓶倾倒,实验时没有必需把塑料瓶弄瘪。
第五环节:实验研究
学生实验:任选一个实验,达成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现象
反响的表达式
反响前后物质的质量能否相等
( 各小组报告实验结果,天平均衡,说明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经过议论、剖析变化前后学生称量了哪些物质的质量,去粗取精、披沙拣金,从而找到“参加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第六环节: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三个实验中,反响前后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变;能否是全部变化中物质的总质
量都不变呢?我们能够做一千个、一万个实验,但第一千零一个、第一万零一个呢?有例外吗?
发动学生议论“有没有例外?”,也许就有学生会从原子的角度证明,没有例外!
出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PPT,指引学生议论: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元素、物质能否
改变?从而得出结论: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原子的从头组合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数量没有增减,质量也没有变化,因此化学变化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全部的化学变化莫不这样,没有例外!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第七环节:品尝质量守恒定律
我尽辛苦才找到量守恒定律,弥足珍,因此要品尝。
学生“参加反
的各⋯⋯”
学生:判断以下法能否正确?
1.水成冰,量没有改,个化切合量守恒定律。
2.依据量守恒定律, 2L气和 1L氧气反能生成 3L水。
3.明: 4克气能跟 32克氧气恰巧完整反,生成 36克水。
依据量守恒定律可知, 8克气跟
32克氧气反能生成 40克水。
而得出以下,以加深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 量守恒定律”只合用于化学化,物理化不需要用量守恒定律解。
2.“ 量守恒” ,不是体或分子数的守恒。
3.“参加”,没有参加反 ( 节余 ) 的物的量不可以算在内。
第八:
反省
述量守恒定律的、展程:从波耳研究化前后物的量关系,到拉瓦获得量守恒,到道用原子学明化学化中物的量必定不,没有例外,
到因斯坦把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一能守恒定律;告学生,人的文明就
是一代一代的承下去的,我今日站在些巨人的肩膀上,更有一份任和使命。
提出:波耳的中,什么反前后,物的量不相等呢?
引学生利用才的一和三达成研究活。
一同学松开橡皮塞、三同学
松瓶盖,再把容器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均衡?
内称量果原由剖析启迪
容
一
三
学生,得出波耳失的原由,认识科学家的研究受当的条件及客的限制,并获得启迪:
1.用“有气体参加反、或有气体生成的量守恒定律” ,要在密的容
器中行。
2.化学化中,量定守恒,不等找原由!
第九: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演示条的燃,引学生察象,介反的表达式。
( 条燃,出刺眼的白光,生厚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
追:白烟是什么呢?( 白烟是燃生成的白色氧化粒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学生:
1. 称得化前的量M1,化后石棉网上获得的白色固体量M2, M1>M2,什
么?
2.把白烟采集起来,称得质量为 M3,则 M1<M2+M3,为何?
3.假如称得参加反响的氧气质量为 M4,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能够得出什么等式?讲
堂练习:
1.王洪成与“水变油”骗局: 1984年初,王洪成推出他的“水变油”发明,到 1995年,“中国第五大发明”破产。
水能变为油吗?为何?
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说: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节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响物的质量小。
3.2
4.5 克氯酸钾与 5克二氧化锰混淆共热,待完整反响后,冷却称量节余固体物质19.9克,则生成氧气_____克。
第十环节:讲堂小结
1.指引学生沟通,这一节课有什么收获?对什么印象深刻?还有什么问题准备去持续
研究?
2.教师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