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滚动练11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古代文化常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题滚动练11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古代文化常识
(建议用时:27分钟,分值:27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玉石王国”:中国是一个产玉大国,中国有着悠久的采玉、治玉和用玉历史。

目前考古发掘证明,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柄青玉斧,可以确认为是我国用磨制钻孔工艺加工出来的最早的玉器。

世界各国中只有日本、欧洲、毛利、玛雅以及阿拉伯等地有过一定的用玉历史和碾玉技艺,但与中国相比较,都是________的。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玉器简练朴拙,粗犷大气;良渚文化玉器工丽繁缛,精细秀气,共同代表着这一时期玉雕工艺的最高水平。

春秋战国的玉器精工巧作,奇美无比,是高古玉器工艺水平的代表。

清代的________的大型玉山子和“乾隆工”的玉雕件,则是中国古玉器在气势上发展的顶峰。

当代的玉雕工艺更是________,美不胜收。

主要的流派有北京作、扬州作、苏州作。

据专家考证,推测在4 5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用以加工玉器的机械。

中国的玉雕工艺________,传承有序,这一切都是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所没有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望尘莫及气势恢宏百花齐放薪火相传
B.望尘莫及气度不凡百家争鸣薪火相传
C.望其项背气度不凡百花齐放生生不息
D.望其项背气势恢宏百家争鸣生生不息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望其项背:指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

从语句意思来看,应该是别的国家比不上我国,应选择“望尘莫及”。

第二空,气度不凡:指气质和风度不同于一般人或东西。

气势恢宏:指气势磅礴,场面大气。

根据后面“气势上”的提示,应选择“气势恢宏”。

第三空,百家争鸣: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

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

与“当代的玉雕工艺”搭配应选择“百花齐放”。

第四空,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
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生生不息:指不断地生长、繁殖。

与“中国的玉雕工艺”搭配应选择“薪火相传”。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柄青玉斧,可以确认是我国最早的用磨制钻孔工艺加工出来的玉器。

B.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柄青玉斧,可以确认是我国用磨制钻孔工艺加工出来的最早的玉器。

C.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柄青玉斧,可以确认是我国最早的用磨制钻孔工艺加工出来的玉器。

D.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柄青玉斧,可以确认我国用磨制钻孔工艺加工出来的最早的玉器。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柄青玉斧,可以确认为是我国用磨制钻孔工艺加工出来的最早的玉器”语病有三:①成分残缺。

主语缺失,把“出土了一柄青玉斧”中的“了”改为“的”。

②重复累赘。

“可以确认为是”,删去“为”。

③语序不当。

“我国用磨制钻孔工艺加工出来的最早的玉器”语序不当,把“最早”调到“我国”之后。

3.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B.线路老化,游客口味不一:我国旅游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

C.黄山有四大奇观: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D.各位领导:请大家稍后移步主席台就坐。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的冒号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A.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B.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C.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D.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水是生命之源,()然而,①________________。

如果饮水过多也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健康,甚至会出现水中毒的情况。

水中毒,指的是人体摄入过量水分,引发脱水低钠的中毒症状。

②________________,肾脏的排水能力是有限的,约为0.7 L~1 L/小时。

短时间一次性大量饮水,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喝水呢?首先,我们平时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其次,饮水的频次和每次喝水的量也要适宜:喝水间隔时间应为半小时左右,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

每日饮水量最好保持在1 500~1 700毫升。

然后,③________________:每天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时、晚上就寝前是一天中的四个“最佳饮水时段”。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我们的身体要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所以需要摄入足够的水分。

B.只要摄入了足够的水分,我们的身体就能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

C.为了保证我们的身体正常新陈代谢,应该摄入足够的水分。

D.只有摄入了足够的水分,我们的身体才能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

D解析:根据前文“水是生命之源”及后文“如果饮水过多也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健康,甚至会出现水中毒的情况”可知,该段主要讨论的是水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且应以“水”为谈论对象,排除A、C。

B项,“只要……就……”表达过于绝对且与语境不符,故排除。

5.在上文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字。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饮水量并非越多越好②人体水分代谢主要依靠肾脏③喝水也要讲究时段解析:第①处,根据上文“然而”可知,此处应填表示转折的句子;再结合下文“饮水过多也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可知,此处应表达饮水过量有危害,故应填“饮水量并非越多越好”之意的句子。

第②处,根据下文“肾脏的排水能力是有限的”可知,此处是介绍肾脏的代谢功能,故应填“人体水分代谢主要依靠肾脏”之意的句子。

第③处,下文具体介绍了最佳饮水时段,此处应是对饮水时段情况的概括,故应填“喝水也要讲究时段”之意的句子。

二、名句名篇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李白《蜀道难》中说明兵家必争的险要之地,如果不是可靠的人把守就会反受其害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对太守盛宴描绘得让人眼馋,不仅有“______________”捕到的鱼,还有泉水酿的酒和杂陈于前的“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答案:(1)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2)临溪而渔山肴野蔌(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三、古代文化常识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B.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

C.《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成书于秦汉之际。

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有百家。

D.擢,提升官职,其他如“除”“拔”“拜”也指官职的提升。

“改”“徙”“知”等都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而“出”特指离京外调,“入”则指入京为官。

D解析:“除”“拜”只指任命官职,不用来表示官职升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