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凸显学生
的主体性,教学活动才得以更加顺利地进行和开展。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
则更多地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升素养。

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
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性策略
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尚未成熟,身心都处于发展阶段,正是激发他们学习语
文的兴趣的黄金阶段。

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在小学语文
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具体应该
怎样做呢?
一、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置身于
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由内而外地想要学好这门学科,而不再是把学习语
文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教学效果也会好很多。

因此,教师要不遗余力地发挥自
己的聪明才智,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在教学之余,教师要对学生的基本状况做到一定的了解,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
性格特点等等。

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

其次,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结合。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能够引起他们共
鸣的内容很少,除了他们耳熟能详的生活外几乎没有,因此教师要学会从生活中
汲取素材和营养,从而拉近学生与语文之间的距离。

最后,游戏教学法,寓教于乐。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不妨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解放天性,引导学生
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例如,每一节课课前,我
都会针对上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提问,提问的过程中我通常采用抢答的方式,在提出问题时,每名学生都屏住呼吸,严阵以待,生怕自己错听漏听一个字。

我要求学生知道答案不必举手可以站起来回答问题,这样一来,学生都争着抢着
做那个佼佼者,每节课的知识点都会温习巩固,争取在课堂上的抢答环节大显身手,效果不错。

二、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带着问题去品读文章
听、说、读、写一直是学习语文的四大方面,而阅读又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其实学生并不缺乏对阅读的学习兴趣,每一名学生都是在读书中长大的,却
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

首先,用自身的人格魅
力去感染学生。

“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博览群书、才华横溢,才称得上是一名
合格的语文教师,毕竟,“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身就要有一桶水。

”要严格要求
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成为本学科最好的代言人。

其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
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小学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量,阅读不
成问题,却读不出内容来,需要教师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习惯上的养成,从而实
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起到“师傅领进门,修身在个人”的重要作用。

最后,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其实考试无非是一场考生与出题人之间
的博弈,试想如果学生弄懂了出题人的意图,学会了自己给自己出题,那考试还
是问题吗?带着问题去品读文章,学习也会更具有目的性。

三、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极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鼓励,学生更是如此。

他们年龄小,心思细腻,
哪怕是老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表扬,可能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让他们高兴上
一整天。

因此,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一定要给予及时的、恰当的评价。

首先,
教师要转变自身观念,提高自身认识。

有的教师认为教学评价可有可无,只要按
照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每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师生一场也自有其缘分和意义,教师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不断放大,并且
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其次,要丰富评价方式,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在教学伊始,我就是一个不懂得进行教学评价的教师,无论学生的发言如何,都只会说“很好,请坐”,时间久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渐渐地消耗殆尽,认为就算
自己表现再好也得不到老师的表扬,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

最后,要以鼓励为主,传递正能量,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往往认为“严师出高徒”,很少表扬学生,唯恐学生骄傲。

其实表扬往往更能够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重要作用,出其不意。

四、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标准倡导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

小学阶段,教师更要致力于建立和谐而又平等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
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课下,要试着多与学生聊聊天、做做游戏,拉近师生之
间的距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更易于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从而产生
爱屋及乌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要转变自身观念,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改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
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臻于完善,带领学生在语文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杨洪海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J].《新课程·上旬》,2015,(9)。

[2]秦仁兴在语文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J].《新课程小学》,20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