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压力容器制造
质量手册
1
0.0 目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1 质量保证手册发布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0.2 质量方针发布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0.3 企业概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0.4 质保工程师任命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0.5 质控系统责任人员任命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0.6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0.7 术语和缩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0.8 质量保证手册管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1 管理职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2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3 文件和记录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4 合同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5 设计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6 材料、零部件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7 作业( 工艺) 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8 焊接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9 热处理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10 无损检测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11 理化检验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12 检验与试验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13 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14 不合格品( 项) 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
15 质量改进与服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9
16 人员培训、考核及其管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
17 其它过程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3
18 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4
附1 质控系统控制程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
附2 压力容器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点一览表 - - - - - - - - - - - - - - - - - - - 58附3 压力容器制造程序文件目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0附4 压力容器制造运行表格目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2附5 压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目录 - - - - - - - - - - - - - - - - - 75附录A 材料系统质量控制程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6附录B 工艺系统质量控制程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7附录C 焊接系统质量控制程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8附录D 检验系统质量控制程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9附录E 设备系统质量控制程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附录F 引用法规、标准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发布令
公司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TSG Z0004-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等有关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结合公司实际状况, 制定了公司第A版《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

本手册阐述了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对公司的质量体系提出具体要求。

本手册是公司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管理的基本法规, 是质量体系运行的准则, 也是公司对顾客的承诺。

现予发布, 自 11月30日起实施。

公司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手册所规定的内容, 实现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满足顾客需要。

批准:
日期: 11月20日
公司坚持以质量管理为核心, 依照22号令: TSG Z0004-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等系列标准, 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以严格内部管理和雄厚的技术力量, 确保体系有效的运行, 使产品质量符合国际、国内有关标准, 规范及用户要求, 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压力容器产品法令、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规范管理、过程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用户满意、赶超国际水平。

质量目标:
●原材料正确使用率100%
●焊接工艺评定覆盖率100%
●无损检测比例执行率100%
●焊工焊件合格率为≥90%
●其它过程一次交检合格率≥95%
●监检单位和用户所提问题处理及时率≥95%●顾客满意度100%
质量目标分解
XXXXXXX制造有限公司建厂于, 主要从事D1、D2压力容器的研究和开发。

经过索维公司广大员工的不懈努力, 索维公司已经有能力承接D1、D2压力容器制造和开发。

追求高素质、高质量是我们在提高产品品质方面的目标。

先进的技术
和产品层出不穷, 我们的眼光依靠世界前沿, 及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部件, 来武装和提高我们产品品质。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国家及企事业单位对于D1、D2压力容器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D1、D2压力容器的安全重要性也有了新的认识。

索维公司本着”质量第一, 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的按照GB150- 《压力容器》及TSG Z0004-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进行制造。

索维的, 世界的, 我们愿以精湛的先进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

企业理念: ”爱心诚信进步创新”
X X X X X X X制造有限公司
索维字[ ]第009号
质保工程师任命书
今任命同志为我公司的质量保证工程师, 履行质保工程师的职责, 行使质保工程师的权力。

请公司有关人员服从协调, 共同履行质量职能, 以确保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

批准:
11月20日
X X X X X X X制造有限公司
索维字[ ]第010号
质控系统各专业责任人任命书
现任命下述人员为质控系统责任人, 协助质量保证工程师进行重点过程的控制:
为设计、工艺质控系统责任人
为材料质控系统责任人
为焊接、热处理质控系统责任人
为压力试验、最终检验质控系统责任人
为理化、无损检测质控系统责任人
为计量、设备质控系统责任人
上述被任命的人员在压力容器制造质控系统中有行使质量否决的权力及
组织上不受任何干扰的独立性。

各位质控系统责任人要尽职尽责、依法行事,
以保证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转。

特此任命
批准:
11月20日
主送: 总经理
抄送: 财务部、技术部、销售部、质检部、生产部、采购部、
存档: 公司办
0.6范围
本手册是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及其相关法规的要求制定的, 适用于公司的D级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试验等过程。

本手册阐述了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对质控系统的各项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 规定了公司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体系各要素的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方法、措施和资源, 适用于公司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体系的控制。

本手册适用于公司对顾客或第三方监督检验证实公司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体系满足有关安全管理监察规定、标准和合同要求的质量保证能力, 作为向顾客的承诺和接受第三方监督检验的依据。

0.7 术语与缩写词
0.7.1 术语:
本手册除参照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术语和定义外对下述术语进行定义:
a) 质量控制环节: 组成质量控制系统的多个过程中需要控制的重点过程。

b) 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环节中需要控制的重点活动, 称为质量控制点。

控制点按其在生产过程中重要作用和控制程度的不同, 可分为检查点( E 点) , 审核点(R点), 停止点( H点) , 见证点(W点)。

c) 检查点( E点) , 也称检验点, 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主要工序、工步、工位或主要质量项目, 必须由专职检验员进行检查的控制点。

d) 审核点(R点), 也称认可点、审阅点。

其含义是指在质量保证体系运转过程中, 完成某项较为主要的活动或过程后, 除执行( 或操作) 者进行自查符合有关规定外, 还应由质量保证体系中有关人员( 职责上高于执行者) 进行确认。

e) 停止点( H点) , 也称停止检查点或停点。

其含义是指当工程或产品制造到对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活动时, 应暂时停止制造, 在监督检验员等在场的情
况下, 由专职检验员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应得到监督人员确认并签字后, 再继续进行制造。

f) 见证点(W点), 也称约定检查点。

其含义是指顾客、监造单位对某产品的重要要求所指定的控制点, 应在合同或技术协议中预先约定。

当产品制造到达此点时, 应通知顾客、监造单位到现场见证。

0.7.2 缩写词
a)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简称《条例》
b)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容规》
简称《质量手册》、c)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
《手册》
d) 质量保证工程师简称”质保工程师”
e) 质控系统责任人简称”责任人”
f) 山东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中心简称”山东省锅检中心”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
简称《考规》
g)
则》
简称”本公司”、”公h) XXXXXXX制造有限公司
司”
i)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简称”GMS”
j)
0.8.1 总则
0.8.1.1本章规定了《手册》的编制、批准、修改、发放、回收等管理办法。

0.8.1.2《手册》的种类
《手册》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种。

在手册封面上进行标识。

”受控”手册供本公司在岗员工使用, 仅在公司内生效, 手册的修改、发放和回收按本章要求进行管理。

”非受控”手册供用户及有关人员参考, 手册发放后不进行修改及回收。

0.8.2《手册》的编制、批准和修改
0.8.2.1《手册》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及其相关法规的有关要求, 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 由质保工程师组织各专业责任人编制。

0.8.2.2《手册》由质保工程师审核, 由总经理批准颁发、实施。

0.8.2.3《手册》修改、换版时, 仍执行上述程序。

0.8.3 《手册》的发放
0.8.3.1《手册》对内发放范围为公司总经理( 法人) 、质保工程师、各质控系统责任人。

对内发放的质量手册为受控版本, 加盖”受控”印章。

对外发
放给予认证机构的为受控版本, 加盖”受控”印章, 发放给咨询机构、顾客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为非受控版本, 加盖”非受控”印章。

0.8.3.2技术部负责《手册》的发放工作, 并在”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上进行编号、登记。

《手册》接受者应在登记表上签字, 以便有据查证。

0.8.3.3受控《手册》持有者在任何时候应持有现行修改版本, 其版权属于公司, 未经质保工程师或总经理的同意, 不得复印或复制。

当要求收回《手册》时, 应立即归还技术部, 并在”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上签字。

0.8.4 《手册》的修改
0.8.4.1《手册》由质保工程师负责组织修改。

当受控版本《质量手册》的修改内容较多时, 采用整章换版的办法, 修改内容较少时, 采用更换修改页的办法, 所有更改要有更改记录并按照规定填写记录存档。

0.8.4.2 《手册》需修改的章节内容由各责任人负责拟定更改部分文稿, 由质保工程师审核后, 由总经理批准实施。

技术部负责收回”作废”章节。

0.8.4.3 《手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时, 应及时修订换版:
a) 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动;
b) 公司产品结构发生较大变动;
c) 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调整;
d) 国家管理法规有重大修改时。

0.8.4.4 受控文件的版本及修改标记
a)版次: 第一次制定为A版本, 第二次制定为B版本, A、 B、C…以此类推;
b) 修改: 未修改过的为0次标示, 第一次修改为1次标示, 第二次修改为2次标示, 1、 2、3…以此类推。

c) 修改标记: 修改标记在每页的页眉上表示, 分子表示版次, 分母表示修改次数。

如A/0表示第1版, 未修改过;
d) 手册修改必须填写”文件/图样更改申请表”及”文件/图样更改记录”, 以便有据查证, 与”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由技术部保存。

0.8.5 《手册》回收
0.8.5.1 新版颁布后, 上一版的《手册》应由技术部收回, 除留存二本盖有”作废”印章样本供存档外, 其余均应销毁。

0.8.5.2 手册局部修改, 发放修改页时同时回收作废页, 除留存二页盖有”作废”印章样本供存档外, 其余均应销毁。

0.8.5.3 受控本持有者在调离公司时, 必须交回手册。

1.1 总则
公司总经理是安全质量第一责任者, 负责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的制订, 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各级人员能够理解质量方针, 并贯彻执行。

1.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公司坚持以质量管理为核心, 按照国质检锅[]194号3个法规文件的规定, 参照TSG Z0004-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系列标准, 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以严格内部管理和雄厚的技术力量, 确保体系有效的运行, 使产品质量符合国际、国内有关标准、规范及用户要求。

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2.1质量方针: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压力容器产品法令、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规范管理、过程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用户满意、赶超国际水平。

1.2.2公司依据质量方针制定的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目标是
●原材料正确使用率100%
●焊接工艺评定覆盖率100%
●无损检测比例执行率100%
●焊工焊件合格率为≥90%
●其它过程一次交检合格率≥95%
●监检单位和用户所提问题处理及时率≥95%
●顾客满意度≥95%
1.2.3 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由总经理组织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制定的, 并以书面形式颁布。

质量方针体现了公司的组织目标以及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公司的全体员工必须正确理解并认真贯彻执行。

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任何更改均需总经理批准。

1.3 组织
为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公司建立了相应的质量体系控制组织机构, 在公司管理层中指定总工程师为质保工程师, 由其负责质保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总经理授予其充分的职责和权限。

总经理任命有关质量实施控制的责
任人、执行和验证工作人员, 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公司质量体系控制组织机构图见本节第6页。

1.4 职责和职权
1.4.1总经理( 法人)
a) 负责制定公司质量方针, 质量目标, 并以文件形式正式发布, 使公司所有员工都能理解和执行。

b) 负责审批质量保证体系机构的设置, 任免质保工程师和各控制系统责任人及各部门质量负责人、授权质保工程师代表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

c)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的政策、法规、标准, 对压力容器制造质量负最高的法律责任。

d) 批准和颁发《质量保证手册》, 组织并审批管理评审。

1.4.2质保工程师职责
a) 协助总经理制订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建立健全文件化的体系。

b) 负责组织制订质量手册、质量管理标准等质量体系文件, 对《质量保证手册》有最终解释权, 负责质量保证手册的审核及其它质量体系文件的审批。

c) 负责本单位质量体系各系统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对各系统的工作按照手册
的规定进行监督和检查, 正确处理质量和技术问题。

d) 组织贯彻、实施有关压力容器的法规、标准、技术规定。

e) 严格不一致事项和不合格品的控制, 建立和健全内部质量信息反馈和处理系统, 做好为用户服务工作。

f) 定期组织质量分析, 质量审核, 并协助法人进行管理评审工作。

g)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行使质量否决权, 保障和支持质量体系工作人员的工作, 有越权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如实反映质量问题的权力和义务。

1.4.3总工程师
a) 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质量、产品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b) 负责公司工艺、计量、技术革新、产品开发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c) 批准《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超次焊缝返修。

d) 批准公司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通用工艺守则。

e) 批准压力容器生产重大施工技术方案。

1.4.4设计、工艺责任人
a) 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 负责编制修订设计控制系统的相关程序及相关规定, 监督检查设计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

b) 对产品设计的可行性、经济性、图纸、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负责。

c) 负责就审图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向设计单位进行联系。

d) 负责编制、修订工艺质量控制系统的控制程序及相关规定, 监督检查工艺质量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 对工艺质量控制负责。

e) 组织压力容器制造重要图纸会审工作。

f) 审核施工工艺及其它工艺文件、报告, 对工艺文件的发放控制负责。

g) 监督工艺纪律的执行。

h) 组织编制并审核压力容器制造通用工艺守则。

i) 负责最新的制造、检验和试验标准、规范及法规在工艺文件中的贯彻。

1.4.5材料责任人
a) 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 负责编制、修订材料质量控制程序, 对压力容器材料的采购、保管、发放的质量控制负责。

b) 审核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确定复检、补项内容、评审复验及补项试验报告, 作出可用、另行处理或退货的明确决定和处理。

c) 负责监督检查材料系统的质量控制活动。

( 如订货标准、采购、复验、标记编号保管、发放和标记移植等活动内容)
d) 对材料供方( 分包方) 进行评价, 选择合格的供方。

e) 负责组织材料不合格品评审。

1.4.6焊接责任人
a) 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 负责编制修订焊接质量控制程序及相关规定, 监督检查焊接质量控制程序执行情况, 对焊接质量控制负责。

b) 审批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及焊接工艺卡, 组织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及焊接工艺评定、审核焊接工艺试验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c) 提出焊材订货要求, 评审焊材质量证明书, 审核焊材复验报告。

对焊材质量
控制负责。

d) 批准一、二次返修方案, 制定超次返修方案, 对焊缝返修程序控制和返修质量控制负责。

e) 负责焊接材料代用批准及其它材料代用的会签工作。

f) 指导焊接设备的管理工作。

1.4.7热处理责任人
a) 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 负责热处理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 改进和提高工作, 定期向质量保证工程师汇报工作, 并对其负责。

b) 负责热处理分包方的评价和热处理分包项目的质量控制。

c) 负责校核或编制热处理工艺文件, 对文件的正确、统一、完整性负责。

d) 负责审查分包单位热处理检验报告及热处理记录曲线图
1.4.8检验责任人
a) 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 负责编制、修订检验质量控制程序及相关规定, 监督检查质量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 对检验质量系统控制负责。

b) 组织和指导质监人员编制检验方案和进行质量检查, 对检验记录完整性、正确性负责。

c) 负责处理质量反馈和质量事故。

d) 审核质量控制记录。

1.4.9无损检测责任人
a) 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 负责编制、修订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及相关规定, 监督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 对无损检测质量控制负责。

b) 负责无损检测分包方的评价和无损检测分包项目的质量控制。

c) 审批无损检测报告, 对无损检测底片合格率、探伤比例执行率、扩探率、评片准确率负责。

对无损检测记录、报告及底片的保管质量控制负责。

e) 负责培养本单位无损检测人员。

1.4.10 理化责任人
a) 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 负责编制、修订理化质量控制程序及相关规定, 监督理化和质量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 对理化质量控制负责。

b) 负责理化侧检验分包方的评价和理化检验分包项目的质量控制。

c) 审批理化检验报告。

1.4.11压力试验责任人
a) 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 负责编制、修订压力试验控制程序及相关规定, 监督压力试验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 对产品压力试验控制负责。

b) 组织制定压力试验工艺规程, 审核签发压力试验报告。

c) 负责压力试验过程的监督检查工作。

1.4.12计量、设备管理负责人
a) 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 负责编制计量、设备管理控制程序及规定, 监督、检查计量、设备管理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 对计量、设备管理质量控制负责。

b) 负责公司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的监督检查工作。

对计量质量控制负责。

c) 负责指导设备动力管理工作, 组织对设备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d) 审查设备年度修理计划, 负责设备安装维修和验收监督工作。

1.4.13车间、部门质量负责人
a) 负责组织本部门的质量控制活动, 贯彻实施《质量手册》及技术检验部门下达的各类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对产品质量和管理质量负责, 并应接受各系统责任人的检查、指导。

b) 对本部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事故负责组织分析, 制定改进措施并负责贯彻实施, 必要时有权停止生产或工作以确保产品质量。

c) 对其业务归口范围内所制定的质量目标和要求负责贯彻实施。

d) 对生产施工重要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

1.5 管理评审
每年至少应当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一次管理评审, 确保质量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满足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要求, 并保管好评审记录, 具体见管理评审程序。

1. 6相关程序文件
GG/CX.02- 《管理评审程序》
XXXXXXX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容器质量体系控制组织机构图
组织结构图
2.1 总则
本章对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结构和要求以及质量计划的规定进行了阐述。

2.2 职责
2.2.1 公司总经理负责批准《质量手册》和任命质保工程师及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2.2.2 质保工程师负责审核《质量手册》、批准发布质量控制程序文件管理
制度等, 并组织、监督各职能部门的贯彻实施。

2.2.3 质保工程师负责组织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工作, 负责除《手册》外的其
它质量体系文件的审批工作。

2.3 控制要点
2.3.1 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是公司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公司在压力容器制
造过中质量活动的纲领性、原则性、法规性文件, 是向顾客及第三方阐述公
司的质量体系和质量承诺。

2.3.2程序文件
质量控制程序文件规定了完成各项质量活动所遵循的途径及所规定的
方法, 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是质量手册中原则性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落实, 是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活动的依据及评定的准则。

2.3.3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
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包括各项工作制度、技术标准、工艺文件、
操作规程、工艺守则及各种质量记录运行表格等一整套质量活动所需要的
作业文件。

2.3.4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是质量体系建立、运行、审核、改进过程中全部活动的记录, 是为质量活动结果提供客观证据。

2.3.5 质量计划
2.3.5.1 本公司压力容器制造通用质量计划见附录1”质量控制系统程序图”和附录2”压力容器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环节、控制点一览表”。

2.3.5.2 当本《手册》不能满足某些产品、合同等项目的需求时, 应按项目需求编制专用质量计划, 并由质保工程师组织采购部、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等有关人员按”压力容器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环节、控制点一览表”及”质量控制系统程序图”进行编制, 对产品的研制、生产过程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程序作出规定, 以满足产品、合同等项目的需求。

2.3.5.3 专用质量计划编制后需经质保工程师批准, 如合同要求时, 还应提请需方代表或第三方监检部门代表会签。

2.4 相关程序文件
GG/CX.03- 《质量计划的编制与控制程序》
GG/CX.04-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3.1 总则
文件和资料是公司进行质量活动全过程的工作依据和见证。

本章对文件和资料的控制作出规定, 保证公司各部门和人员执行有效的文件并及时回收作废文件, 确保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3.2 职责
3.2.1 总经理负责《质量手册》的批准、发布。

3.2.2 质保工程师负责《质量手册》的审核和其它质保体系文件的批准、发布。

3.2.3 各系统专业责任人负责各相关系统技术文件的审核。

3.2.4 质保工程师负责组织《质量手册》及有关质保体系文件的编制。

3.2.5 国家有关的法规和技术标准由技术部负责收集, 技术部归口管理。

3.2.6 销售部负责顾客提供图样资料的收集, 技术部进行管理。

3.2.7 各有关部门负责对所使用文件和资料按要求进行控制。

3.3 控制要点
3.3.1 文件和资料控制范围
3.3.1.1 质保体系文件
3.3.1.2 施工工艺文件
3.3.1.3 国家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3.3.1.4 公司发布的有关文件
3.3.1.5 顾客提供的外来文件( 如标准、图纸和技术资料等)
3.3.1.6 产品制造档案
3.3.2 文件的编制、批准和发布
3.3.2.1 质保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质量手册》, 质保工程师审核后交总经理批准发布。

3.3.2.2 质量体系其它文件由质保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 并批准后发布。

3.3.2.3 其它质量控制文件由专业责任人根据质量体系运转情况编制, 由质保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3.3.2.4 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由技术部负责收集并按规定发布。

3.3.3 文件的修改
3.3.3.1 文件修改由原编制人提出, 经原审批人审批后进行修改, 其余人员无权修改。

当原编制审批人员变动时可由质保工程师指定人进行修改。

3.3.3.2 文件的修改应注明与原件的关系及修改的性质, 文件修改后应及时通知持有该文件的部门和人员, 以保持统一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