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制度_责任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制度_责任制度
一、背景介绍
社区心理咨询工作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而设立的服务机构。
为了确保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的高效运行和质量保障,制定了本制度,明确了各级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责。
二、目的和范围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社区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责任,明确工作职责和权力,提高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适合于社区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所有工作人员。
三、责任分工
1. 社区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
- 负责制定和完善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的制度和规范,并进行定期评估和更新;
- 组织和协调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进修,并进行绩效评估;
- 监督和管理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及时处理投诉和纠纷;
- 负责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心理咨询工作与社区其他服务的衔接。
2. 心理咨询师
-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包括个人咨询、家庭咨询等;
- 根据咨询对象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咨询方案,并进行跟进和评估;
- 保护咨询对象的隐私和信息安全,严守职业道德和保密原则;
- 参预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进修,提升专业水平;
- 及时记录和归档咨询过程和结果,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3. 社区工作人员
- 协助社区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工作;
- 宣传和推广心理咨询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意识和参预度;
- 采集居民的心理需求和反馈,及时向心理咨询中心反馈;
- 组织和协调心理咨询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支持。
四、工作流程
1. 咨询申请与受理
- 居民通过电话、邮件或者亲自前往社区心理咨询中心提交咨询申请;
- 社区工作人员接待居民,了解咨询需求,并填写咨询登记表;
- 心理咨询师根据登记表的信息,安排咨询时间和地点。
2. 咨询过程
- 心理咨询师与咨询对象进行面对面或者电话咨询,倾听和理解咨询对象的问题和困扰;
- 心理咨询师根据咨询对象的需求,运用专业的心理咨询技术和方法,提供适当的匡助和建议;
- 心理咨询师与咨询对象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保持专业的沟通和保密。
3. 咨询评估与跟进
- 心理咨询师根据咨询对象的情况,进行评估和跟进,及时调整咨询方案;
- 心理咨询师与咨询对象定期进行咨询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提供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4. 咨询结束与后续服务
- 咨询对象认为问题解决或者咨询无效时,可以主动结束咨询;
-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结束后,提供必要的后续服务,如提供参考资料、转介其他专业机构等。
五、质量保障
1. 定期评估和监督
- 社区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定期对心理咨询服务进行评估和监督;
- 心理咨询师接受定期的绩效评估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
2. 投诉处理和纠纷解决
- 社区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及时处理咨询服务中的投诉和纠纷,保障咨询对象的权益;
-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发现有可能导致纠纷的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协助解决。
六、附则
1.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社区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改,须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以上是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制度的责任制度,通过明确各级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责,确保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的高效运行和质量保障。
希翼本制度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心理咨询服务,促进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