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行标准化管理 建设高质量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CENTRAL ISSUE 热 点
区域治理
【作者简介】王茂清,生于1983年,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民办高校后勤管理,民办高等教育。
全面实行标准化管理 建设高质量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王茂清
全面实行标准化管理,建设高质量后勤服务保障体系,需要以顾客感知和“互联网+”等作为核心,
从后期管理角度创建新的管理项目,在明确服务态度、加快服务速度和提升服务效果的前提下,完善后勤保障体制机制,从而树立现代化规范服务意识。
所以,要建设高质量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需要全面落实标准化管理理念。
后勤保障对于高校发展而言具有较强的影响,特别是在高校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后勤保障是支撑转型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基本保障,
为了在教育改革下维持好学校秩序,切实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以及学生管理工作质量,需要建立新型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制定全面完善的服务规范制度的同时,摒除传统的后勤体制机制内容,优化以往的后勤管理方式,从学生生活、人才培养以及绩效评价等视角出发,构建符合高校教育发展的标准制度,实现服务效果完善化,服务态度优质化,树立更加全面的后期服务目标,运用好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
一、定制标准,实施全面标准
化管理,树立现代化服务目标
高校后勤管理以及服务体系中,要实施全面标准化管理,要从建章建制开始后,依据服务内容和服务特点完善各项指标和管理标准,按照服务体系的内容,积极推进服务制度和服务标准、考核标准等,强化后期队伍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行为,一切工作按照服务理念展开多样化的后勤管理工作,进而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以及软件建设全面提升,让学生在校生活更加安全、高效。
全面标准化管理是按照行
ISO9001、 GB/T 19001、GB/T 22000、GB/T24001、GB/T 28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贯标和认证,针对现阶段后勤工作现状进行评价和考核,强化规范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引入现代化工作标准和质量考核体系,取缔以往的后勤体制机制约束,在后勤保障实践工作中,将规范后勤服务和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规范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鉴于此,要切实展开各项考核工作,建立规范的后勤服务,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服务目标,用考核办法完善
后勤工作的奖惩机制,科学性进行设置目标,制定服务考核方法,规范性
地落实奖惩机制,积极向一流后勤服
务工作靠拢,促使服务过程和服务程序控制更加严谨,以便于更好地展开后勤服务质量方针,贯彻落实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做好后勤考核以及评价工作,学校要选取专门人员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对后勤的各个部门配备专兼职检查人员,全面负责后勤工作,确保考核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进一步提升后勤工作效果,并且定期将各部门的考核结果进行公开,个人考核结果则是要与薪酬挂钩,一切按照规范进行考核评价,深化后勤人员的服务规范意识,切实依据实际工作情况全面实行标准化管理。
二、党建引领,加强后勤文化建设,以文化为载体强化后勤管理
为更好地加强学校后勤管理,以
“党建引领”为鲜明主线,“红色物业”为组织阵地,彰显“红”的特色,体现“治”的成效。
在物业服务领域彰显党的政治色彩,强化党的政治属性,发挥党的政治功能,把握物业服务的正确方向,
CENTRAL ISSUE热 点区域治理
从而制定新时代符合我校现状服务标准规范。
需要从学生实际在校生活入手,从日常饮食文化、校园环境文化以及宿舍文化等,全面加强后勤文化建设,依据师生员工需求变化,针对现有的后勤设备以及后勤服务理念,积极调动全体后勤人员的积极性,按照人性化管理,用文化感染人,提高后勤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主性。
后勤管理团队要遵从校党委领导,始终将规范服务摆在首位,选取各个单位的拔尖人员作为工作榜样,树立学校后勤的先锋模范形象,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打造后勤服务品牌,落实好各项后勤工作,形成校党联动管理后勤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好师生反映突出的物业问题,使之既发挥物业服务功能,又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依据学校对后勤管理的规范服务目标,需要积极强化内部管理机制,以提高后勤人员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保证学校后勤管理各项措施能全面落实到位。
所以,高校要以目标为核心,按照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以后勤管理常规化、规范化和高效化为目标,积极寻求发展模式和服务内容的更新换代,进而优化服务基础设施。
三、完善管理框架,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对策
高校后勤管理要面向市场,依据高校实际情况活跃后勤服务机制,将
高校后勤管理与市场运作接轨,保证
人事制度以及经济核算、经营管理等
符合实际要求,按照企业制度展开完
善后勤服务体系,在为学校提供后勤
服务的同时,执行星级管理实现资源
共享和资源整合,促使高校后勤管理
符合社会服务需要求,并且参与到市
场竞争中,拓展服务对象。
高校后勤改革中需要完善社会
化渠道,降低后勤成本以及提升高校
后勤管理效果,推动后勤管理走向多
元化和多样化,可以将一耗资较大的
项目外包,以后勤项目社会化逐步能
提升管理效果。
一方面,高校后勤管理需要在工
作实践中总结经验,积极吸取经验教
训,发现后勤管理工作中的盲点和弱
点,进而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高校后勤
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提高。
另一方面,需要面向问题不断地
提升后勤管理措施。
为此,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采
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定期召开学
习大会,针对工作中存在各项问题共
同进行探究,学习新方法和新理念,
制定相应的管理改进计划(P),将
人才培训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并在
学习结束后将计划执行(D)到各项
后勤工作中,并在月末对计划执行后
的实际后勤工作情况进行检查(C),
保证各项措施和改进计划落到实处,
最后则是对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探讨处理(A),从而逐步改善
后勤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通过
PDCA循环管理持续性优化高校后勤
管理治理,并促进管理人员之间相互
学习并针对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索,切
实优化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
素养。
四、实现后勤管理信息化,构
建统一的信息化标准
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
高校在制定统一的后勤信息化标准
时,必须要根据学校现有规律以及办
学理念、办学特色等,针对自身院校
的后勤管理特点,借助校园现有技术
与设备,设计与本校发展特色契合的
信息化建设方案,以全局观的角度从
后勤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构建完整
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围绕数据共享制
度以及网络管理平台的运行机制,确
保后勤部分之间的信息通畅,减少重
复建设的情况。
因此,先构建服务平台的框架,
按照信息化建设时间段的划分,将各
大信息管理功能划分为各个小功能。
以解决目前后勤问题为基准,按照项
目的轻重缓急对各个模块建设进行科
学规划。
一方面让管理者了解最终服务
平台的建设目标,便于针对后期服务
的实时数据进行挖掘与科学分析。
另一方面要基于服务对象的需
求,针对后勤服务管理的形象与管理
5
6
CENTRAL ISSUE 热 点
区域治理
目标,逐步完善平台各项管理功能与管理机制,将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标准践行到各个管理机制之中。
五、结语
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立,需要针对高校后勤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按照标准的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贯标和认证需求,制定有效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手册,全面实行标准化管理建设高质量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落实后勤服务质量方针,明确后勤系统的建设目标,强化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及规章制度,从而有效地改善后勤服务体系,实现高校后勤全方位的标准化建设。
【相关链接】
标准化管理是指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规则的活动,及MBA 等常见经管教育均将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涵括在内。
现阶段标准化管理泛指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技术标准是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事物制定的技术准则。
它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针对具有普遍性和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的最佳解决方案。
管理标准是企业为了保证与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总的质量目标而规定的各方面经营管理活动、管理业务的具体标准。
若按发生作用的范围分,标准又可分为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企业标准。
以生产过程的地位分,又有原材料标准、零部件标准、工艺和工艺装
备标准、产品标准等。
在标准化工作中,又通常把标准归纳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卫生安全标准。
工作标准是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制定的标准,是以人或人群的工作为对象,对工作范围、责任、权限以及工作质量等所做的规定。
工作标准主要是研究规定各个具体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尽的职责和应有的权限。
对各种工作的量、质、期以及考核要求所做出的规定。
企业工作标准化管理,主要是明确工作标准的内容和对象,科学制定工作标准;认
真组织实施工作标准;对工作标准的完整性、贯彻情况、取得的成效进行严格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