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王峰;卢玉仙;徐莉
【摘要】[目的]探讨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00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观察组护生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授课,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及观察组护生对新型教学方法的评价。
[结果]观察组88%护生认为新型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92%护生认为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文献自主学习能力,94%护生认为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文献检索能力;观察组护生的主观题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护生(P <0.01)。
[结论]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用于外科护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年(卷),期】2014(000)035
【总页数】2页(P4464-4465)
【关键词】循证护理;信息化教学法;外科护理;教学
【作者】王峰;卢玉仙;徐莉
【作者单位】224005,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24005,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24005,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4
信息化教学是在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1]。
信息化技术为护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临床信息和资料,但同时引发了一个问题——护生如何从中选择有效可靠的信息。
循证护理的核心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能单凭临床护理经验或口口相授的护理知识来开展护理工作,而应该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依据[2]。
因此,在信息化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循证护理实践相关的组织和机构也借助这一平台建立了网站和数据库,检索者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依靠网络技术便捷地获得丰富而可靠的循证护理实践依据[3]。
信息化系统为循证护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我院从2011年起将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法引入外科护理教学中,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护理3班和4班护生
100名,均为女性,年龄18岁~21岁,平均年龄19.3岁。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
两组护生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两组护生均于入校后第3学期学习《外科护理学》,采用由熊云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为了排除其他可变因素的干扰,两个组的课时数和授课教师相同。
观察组护生采用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前预习、理论知识讲授和课后复习等相应的教学环节。
1.2.2 具体教学实施
1.2.2.1 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观察组护生在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室上课。
多媒体教
室提供外科护理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及自主学习网站,包括课程简介、教学方法、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实验报告及考核范围等。
此外,学院图书信息中心提供护生国内外检索网站,如万方中华医学会杂志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资讯和EBSCOhost等。
1.2.2.2 教学步骤观察组护生随机分配任务小组,每组4名~6名护生。
课前专业课教师与临床兼职教师集体备课设计教学方案。
任课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如E-mail、飞信、微信等布置讨论任务,提供护生检索文献的方法及循证护理证据的
等级分级。
课上教师合理运用任务引领、案例导入及小组讨论等激发式教学方法,并辅以教学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中重难点的讲解。
课后任务,安排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论文,并要求护生在论文中标注论点资料获得的来源和循证护理证据的等级。
1.2.2.3 评价方法教学结束后,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观察组护生对基于循证护理的信息化教学的评价,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对两组护生进行教学多阶段性、全方位的理论知识考核,考核内容包含主观题和客观题。
统一进行考核,教研室教师按照评分标准统一阅卷。
1.2.2.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分析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t检验,检验水准α=0.01。
2 结果
2.1 观察组护生对基于循证护理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评价(见表1)
表1 观察组护生对基于循证护理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评价(n=50)人(%)项目
赞成中立反对该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44(88) 3(6) 3(6)提高自
主学习能力 46(92) 4(8) 0(0)提高了文献检索水平 47(94) 3(6) 0(0)提高学习效率 41(82) 2(4) 7(14)增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86) 4(8) 3(6)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48(96) 2(4) 0(0)激发了
学习兴趣和热情 43(86) 5(10) 2(4)促进团队合作能力 45(90) 4(8)1(2)
2.2 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分组别人数客观题主观题观察组 50
71.86±7.43 79.54±3.97对照组50 71.68±7.36 71.86±7.43 t值 0.112 6.444 P 0.903 0.000
3 讨论
3.1 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可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材是护生知识学习的主要来源,而教材往往落后于临床[4]。
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和临床的知识冲突会使护生困惑,而又无法寻找正确的解决途径,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很好地弥补了教学和临床的脱节。
护生通过该教学模式掌握了解决临床问题的一条可靠的网络途径,而不仅仅依靠教师和临床带教护士来寻求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培养了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护生通过资料检索、采集和分类等,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
护生在学习中不再单纯地接受,而是学会了思考和判断,从而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客观化理论考核成绩的支持,观察组护生主观题考核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提示护生很好地将此种教学法所获得的综合能力运用到理论考核中,极大地提高了解题能力。
3.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教学展望问卷调查显示,部分护生保持中立观点,还有
极少一部分护生不赞同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他们认为传统教学法获得知识的途径更便捷,而且他们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方法,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教学改革。
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他们不愿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他们的学习中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实施。
此外,研究发现两组护生理论考核中客观题部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可能与护生自主学习能
力与新型教学模式不吻合有关,护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没足够的能力将自己所获取的资源进行分层构建,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导致在做客观题时,干扰选项的出现使护生产生迷茫、困惑等现象。
在以后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应该针对性地加强护生的学习能力,适时指导护生进行知识的再构建,并利用信息化手段添加趣味性学习环节,激发护生的学习欲望,帮助护生渡过新旧交替的教学磨合期。
总之,信息化是一种可靠的教学手段,是一种新颖的学习方法,利用信息化教学可以营造一种自主、协作、探究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信息化还为以循证护理为指导思想的护理教学提供了一条快捷的途径。
此外,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增强了护生的综合能力,并有益于终身学习。
授课教师要深思的问题是如何使该模式可持续发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晓龙,董明强.构建军医大学信息化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
才[J].医学信息,2010,23(2):329-330.
[2] Polit DF,Beck CT.Nursing research:Generating and assessing evidence for nursing practice[M].9th ed.Sydney:Wolters Kluwer Health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2012:9-12.
[3]何梦雪,胡雁.循证护理网络资源使用现状及需求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2,27(8):63-66.
[4] Hatlevik IKR.The theory-practice relationship:Reflective skills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as key factors in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itial nursing education[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11,68(4):868-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