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西游记》读后感指导(课堂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不行,因为当孙行者和八戒闹矛 盾的时候,须由他出来劝说调解,两 位师兄外出时,就由他陪伴师傅,如 果没有了他,唐僧就危险了,经也取 不成了。所以沙和尚是不能缺少的一 位人物。
20
沙僧闻言,打了一个失惊, 浑身麻木道:“师兄,你都说 的是那里话。……今日到此, 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 的话来,可不违了菩萨的善果, 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 说我们有始无终也!”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什么朝代哪里人?
全书共有多少回?能否根据主人公的 出场概括主要内容。
《西游记》中四个主人公你最喜欢谁, 结合故事情节谈谈你喜欢的理由,他最 后得到了什么封号?
3
4
西游记
四大人物
5
• 了解历史
6
玄奘西行取经是宗教史上的创举,是历史上的真 实事件,而明代吴承恩所著《西游记》一书已将 主角唐僧换成了孙悟空。读者所关心和所惊叹的 不是佛经本身的价值,倒是一路上的艰难险阻, 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作者设制了离奇怪诞的 “八十一难”以及一路上的神奇怪异,动人心魄 的神魔冲突,反映了取经途中的艰辛。真经巳经 成了“成功”和“目标”的象征。中国人认为, 一切成功都来之不易,必需付出代价,作出努力。 《西游记》的主题鼓励的就是历尽磨难终成正果 的信念。小说的写作,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 是以具有充分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幻想情节,来 表现生活的。它在世界小说史上也有一定的价值。
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 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 表议论。
32
⑵ 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 和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这才激 发了“感”。所以,写读后感一定要联 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 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 真实感想,忌说假话、空话、套话。
36
读后感的基本框架
(一)标题 拥有一颗纯洁的爱心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
(二)正文结构
⒈点明篇目写出总印象 点
————
⒉抓住感点介绍内容

⒊围绕感点议论想法

⒋围绕感点展开联想

⒌总结感受升华感点

感点 题材
37
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儿 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
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
17
猪八戒
勇敢中带着怯懦,憨厚中 带着奸滑。
本性憨厚朴,呆得可爱;能 吃苦,关键时刻能发挥重大作 用。
好吃懒做,迷恋女色, 使乖弄巧,搬弄是非, 贪图安逸,好占便宜。
18
和孙悟空、猪八戒这一猴 一猪比较起来,第三位徒弟沙 和尚显得故事较少,生气不足, 那么在整个故事上如果没有了 沙和尚行不行?
14
孙悟空
乐观大胆、敢于战斗的叛逆 性格,与神的变幻不测、猴的急 躁敏捷十分和谐地融为一体。
理想英雄:敢于斗争、有勇有谋、 无私无畏、积极乐观
凡人弱点:心高气傲、争强好胜, 容易冲动,爱作弄人
15
“上复丈母、大姨、二姨并姨夫、姑舅诸亲: 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辞,休怪。丈人啊, 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 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过活。”
“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 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 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
“我拿了攒在这里,零零碎碎有五钱银子, 因不好收拾,前者到城中,央了个银匠煎在一 处,他又没天理,偷了我几分,只得四钱六分 一块儿,你拿了去罢。”
16
猪八戒气不忿,在旁儿唆嘴道:“师父, 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 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他是个妖 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
12
唐僧
精神境界崇高, 实干能力不足
心地善良,信仰坚定,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是非不分,盲目慈悲, 固执迂腐,懦弱无能。
13
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 家。”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 照头便打。
“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 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 儿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 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 捉弄他人。”
21
沙和尚
道德的典范,是粘合剂,调和剂 恩怨分明,坚持原则; 忍辱负重,顾全大局 不善言辞 缺乏个性
22
感悟人生
用一句话来表 达我们从这些人物 身上所领悟的道理!
23
《西游记》的主题
• 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敢于 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 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 艰难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34
写读后感的常见毛病
1.大量引述原文。读后感,顾名思义, 主要是写“感”,引述是为写“感”服 务的,但有些同学偏偏忘记了这一条, 本末倒置,大量抄录或复述原文,结果 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 病。
2.脱离原文空写“感”。任何事物都非
凭空而生,都有个由来。“读”是“感”
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只写
30
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
• 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 • 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
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 • 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
• 一是说明的部分, • 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 • 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31
⑴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感想而不交代其来由,不知“感”从何
来,使“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此,
写“感”应当与原文自然结合起来。
35
3.内容杂乱无中心。写出的读后感无中心,是 犯了作文之大忌,也不符合写读后感应“抓要 领”、“突出重点”的要求。因此,一定要确 定好中心,不可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写什么。
4.感受认识太肤浅。读后感要求写个人在感情 上最受触动,在认识上最受启发的内容。因此, 一定要联系和对照生活现实和个人实际,写与 个人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内容。但是,在不少同 学的读后感中,看不到作者读后的动情点和深 刻的启示点,内容肤浅杂乱。联系实际常常是 做自我检讨,或者在文章结尾写一些空洞的表 态的话。这些都是应当注意克服的缺点。
10
我的最爱 人物形象大家谈
11
三藏答曰:“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 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 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
三藏勒马道:“悟空,切莫伤人,只吓退 他便罢。”
纷纷落泪,魂飞魄散,坐不稳雕鞍,翻 跟斗跌下白马。
三藏道:“你这猴头,当时倒也有些眼 力,今日如何乱道!这女菩萨有此善心,将 这饭要斋我等,你怎么说他是个妖精?”
与时俱进的同时不忘传统 只有认真研读原著,才 能真正做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居高临下的看待问题
29
生活链接:
唐僧师徒克服八十一难,终成 正果。在我们生命的日子里,其实也 是一样,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 雪天,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有平川 坦途,也有无舟之渡,无桥之岸,那 么,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 如何应对这些“磨难”呢?
7
唐僧
• 崇信佛法、严守戒 律、目标明确、立 场坚定、勇往直前 的精神坚不可摧; 但有时贤愚不分、 好坏不辨。
8
孙悟空
•嫉恶如仇
9
猪八戒
• 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 纯,力气大,但又好吃 懒做,爱占小便宜,贪 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 美色所迷,难分敌我。 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 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 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 劳
33
⑶ 叙议结合,以“感” 为主:
读后感属议论文范围,但不同于一般的 议论文,常用的写法是夹叙夹议。可以适当 引用原文中对自己教育最大、体会最深的章 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等,在 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
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适 当引用相关的资料。另外,恰当运用一些平 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和谚语等, 也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24
感悟人生
唐 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 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 沙和尚—谦逊为人,踏实做事
25
感悟人生
团 队 —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26
如果你有一次旅游计划,你会 选择师徒中哪个人物做你的 玩伴呢?说说理由。
27
放飞想象
假如孙悟空头上没有了金箍, 会怎么样?
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