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之医疗卫生支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平性下降和宏观效益不高的根源一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品性质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二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三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目标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四疾病风险与个人经济能力之间的矛盾商业化市场化的道路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是一个早已被理论和各国实践充分证明了的问题
财政学
公共医疗卫生支出
一、基本概念
• 定义:财政用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方面的支出。 • 主要内容:医疗卫生管理事务、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 、医疗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农村 卫生、中医药、其他医疗卫生支出等10款。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历程
• 第一阶段:1980年代 给政策不给钱:卫生部等三部委出台 《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 第二阶段:1990年代 大争论: 围绕“医院是不是掉到钱眼 里”、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改革,两种思路开始针锋相 对。 • 第三阶段:2000年 产权改革的号角:改革指导意见确定了 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在江苏的宿迁掀开了一个在以 后被冠以完全“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卖医院…… • 第四阶段:2005年 医改突然变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刘新明称“市场化非医改方向”
结束语
• 医改之路任重而道远,老百姓对医改的需求也一直没变过 ,“看病不再难,看病不再贵”。医生对于医改的要求也 没有变过,让医生的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我们不希望看 到饱受疾病折磨的人们因为没钱而不能接受治疗,更不希 望看到医生见钱就治病的冷漠无情。人命关天,命无贵贱 ,每一个生命都不容许忽视和践踏。我们期待着人人享有 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倾听医生的声音
接上
接上
倾听患者的声音
接上
如何改善我国医疗卫生状况
• • • 1 政府支持、法律保证、人民拥护 2 成立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3 制定医院收支两条线

• • • •
4 资源共享
5 统一采购,按需领取 7 社区医疗是方便患者看病的重中之重 8 药品采购要品种归类、优胜劣汰、分批拍卖 9 限价与定价医疗要逐渐推广
• 新闻背景:据报道,一对民工夫妻因为无力支付药费,投江自杀,引起了社 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其实在2006年6月,南方周末就曾经刊出报道《一个民 工家庭能抗多大风险》,讲述了一对农民工夫妇因付不起1859元药费,投闽 江自尽的故事。时隔不到8个月,同样的悲剧又发生了,又一对民工夫妻因高 额药费,命断长江。他们同样出身贫困农户,不同的是,前者未参加任何保 险,而后者曾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让我想起了别人讲的,一个也 许是杜撰的故事,说是一个进城打工的农民生病感冒了,就去医院看病。过 去他在农村去了医院,基本就是在本地的小诊所开点药,他以为医院就是比 他们村里的诊所大一点,差别应该不会很大,开完了药后,他就不划价,结 果直接就问,是不是算错了,因为药费是400多,他以为也就是几十块钱的, 所以他说,想不到城里人过的更难,医院里点小数点都多点出十倍的价格来 。 其实听了这个笑话,我一点也不觉得好笑,其实现实存在的医疗费用高,农 民无力承担,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不是这样的一个笑话,就可以一笑 而过的,农民看不起病,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别说是在城市里,就是 在农村,高额的医疗费,也往往让农民不堪重负。
• 一是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 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 • 二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农村和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 状况没有完全改变。 • 三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相 当多的群众靠自费就医。 • 四是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 健康需求不适应。 • 五是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 秩序混乱,价格过高。 • 六是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 域存在困难,与此相应的法律 、法规、政策等不健全,多渠 道办医院的格局没有形成.
接上
• 第五阶段:2006年 医改再见曙光:医改基调已定 政府将承 担基本医疗;年底出台新方案 。 • 第六阶段:2007年至2009 医改进入冲刺:2007年,陈竺表 示,“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 。”2008年10月14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 见(征求意见稿)》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2009年1月21日 ,国务院通过医改方案。 • 第七阶段:2009年至今: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实施。
不其他国家的医疗卫生支出相比 • 具体数据见课本P75页。
• 在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奥地利等 发达国家,国家对医疗卫生投入为GDP的8%~ 10%,并且实现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公民在承担 少量的共同支付款之后,一切医疗费用均由国家 或/及医疗保险公司负担。
农民辛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公平性下降和宏观效益丌高的根源
• 一、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品性质与商业化、市场 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 • 二、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 方式之间的矛盾 • 三、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目标与商业化、市场化 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 • 四、疾病风险与个人经济能力之间的矛盾 商业化、市场化的道路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的规律和要求是一个早已被理论和各国实践充分 证明了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问题是重新 走了一遍已经被认定为错误的道路。

接上
• 医药费的飞涨,是现在的一个趋势,似乎不可阻挡,有顺口溜说:“ 十个劫道的,不如一个卖药的”,十个强盗的收入,都不如一个卖药 的,看来,农民的医疗条件,的确是够严峻的。一般的人也许不会象 这对夫妇这样采取极端的方式,可是也同样面对着健康危机和生存危 机。一旦生病,就意味着农民的一个家就毁了,药费几倍甚至几百倍 自己的收入,的确难以生存。 • 的确,有很多人,把农民的医疗保障寄托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上,希 望能够通过合作医疗实现农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减轻医疗方面的沉重 负担,作为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 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将 发挥重要的作用。可是目前看来,只是在起步阶段,还尚未得到完善 ,往往不能让农民享受到这个保障制度。 • 目前我国的农民生存条件依然恶劣,平时的生活水平就不高,如果生 病,一定是无力承担的,在农村流传着这样的话:“农民辛苦几十年 ,一病回到解放前”、“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说的 就是面对严峻的生活现实,他们其实是有很多担心的。在这个背景下 ,完善农民医疗保障体系,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
一、看病贵、看病难原因剖析
个人负担费用高 医保覆盖面小 公立医院机制缺陷
看 病 贵
药品生产流通混乱
卫生资源总体不足
资源配置 不合理
看病难
纵向:基层医疗 体系不健全
横向:多元办医格局尚 未形成
二、公平性下降
• 有病不医的现象,农村居民明显高于城镇居民,他们 更倾向于采取自我医疗。在未就诊和选择自我医疗的原因 上,经济困难(占22.77%)和医疗价格高(占27.95%)成为农村 居民的主要考虑,相应的,城镇居民选择此原因的比例分 别为14.00%、24.86%。应住院而未住院的农村居民比例亦 高于城镇居民,原因与比例与此大致相同。 财政的三大职能之一就是公平分配,政府有责任为所 有公民提供大致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卫生保健,但 我国用于医疗卫生的公共支出却表现出极其严重的城市偏 好和地区偏好,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
医疗卫生改革取得的成就
• 总的来说: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 保险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 度覆盖了95%以上的城乡 居民,参保人数增加到 12.95亿人,基本实现全民 医保;2011年应住院而未 住院的病人比2008年下降 2个百分点,因经济原因而 出院的下降近6个百分点。 • 第一,人民健康水平不断 提高。 • 第二,基本建立起遍及城 乡的医疗卫生服高
• 在卫生投入的宏观绩效方面,尽管全社会 的卫生投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居民综合健 康指标却没有明显的改善。2002年,卫生 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已经增至5.42%,但在 某些领域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一些卫生 、健康指标甚至恶化。改革开放前已被控 制的部分传染病、地方病开始死灰复燃, 新的卫生、健康问题也不断出现。在世界 卫生组织2000年对191个成员国的卫生总体 绩效评估排序中,中国仅列144位,结果令 人深思。
Thank you

谢谢合作
• 第三,初步建立了城镇职 工医疗保险制度,开展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四,重大传染病防治取 得了明显进展。 • 第五,妇女儿童卫生保健 水平进一步提高
医改存在的丌足之处
• 当前,我国卫生事业面临 的主要问题是医疗服务体 系和保障制度不适应群众 的健康需求,“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较为突出。 与此同时,有关医改的争 议也日渐增多,突出表现 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 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不 高,从而导致了消极的经 济和社会后果,间接引起 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等问题 。 从体制机制上看,具体 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