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全程带教在儿科门诊实习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一全程带教在儿科门诊实习生护理
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一对一全程带教在儿科门诊实习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实习的护理实习生52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实习模式,观察组进行一对一全程带教教学模式。

统计两组实习
生的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实习生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
组(P<0.05)。

结论:对于儿科门诊护理实习生,进行一对一带教教学模式,能
够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中使用。

关键词:一对一全程带教;儿科门诊;实习生护理教
儿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是因为与其他科室相比,儿科患者全部为儿童,
其沟通、表达能力远不如成人,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1]。

另外,由于
家属对患儿的担心,儿科门诊的医患冲突发生率也远远高于其他科室[2]。

因此,
对于儿科门诊的护理人员,有着较高的专业水平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有
效的处理各种儿科门诊中发生的问题。

在儿科门诊实习、教学的过程中,带教制
度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合理的带教制度,能够减少实习生的培训时间,
并且获得较好的教学质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3]。

基于此,本次就对一对一全程
带教在儿科门诊实习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进行实习的护理实习生52名,随机均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名。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24,年龄分布为18~21岁,平均年龄为(19.51±0.66)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25,年龄分布为
19~22岁,平均年龄为(20.21±0.54)岁。

组间实习生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
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进行常规带教模式
对照组实习生,接受常规的模式学习,具体方法如下:(1)根据临床路径
表以及排班表等,跟随带教老师进行学习。

(2)根据儿科门诊要求,带领实习
生进行实际观摩,同时做好记录。

(3)带教教师为实习生播放相关诊疗视频,
使实习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体会学习。

(4)对实习生进行护理技能培训,
指导实习生进行临床实操。

(5)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以了解其技能掌握程度。

1.2.2观察组进行一对一全程带教模式
对于观察组实习生,在对照租的基础上施行一对一全程带教模式。

(1)对
实习生进行初步的考核评估,同时分配带教。

(2)带教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
互相了解,建立良好关系,同时根据学生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3)要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模拟临床实操培训,为其讲解儿科护理知识、专科技巧、临床经
验等,同时提出相应问题,要求实习生进行解答。

(4)进行情景模拟,由带教
教师扮演患者的角色,实习生扮演护理人员的角色,进行护理情景模拟[4]。

(5)
带领实习生,深入门诊,辅助带教老师进行护理操作,同时进行每日总结,帮助
其改正错误。

(6)每周有学习笔记由带教老师进行批阅,对有问题的及时改正。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实习生的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
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各方面成绩对比
对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的实践技能、理论知识、分析能力等各方面成绩都高于对照组学生,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情见表1。

表1两组学生各方面成绩对比[(x±s)/分]
组别例
数实践技能理论知

分析能

总成绩
实验组
2
6
28.4±1.
3
37.7±
2.4
24.9±
1.7
90.7±
2.9
对照组
2
6
25.3±1.
5
33.2±
2.1
22.1±
1.1
79.1±
2.5
t-7.4237.1627.2279.742 P-<0.05<0.05<0.05<0.05
2.2对比两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
比较组间实习生教学满意度,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

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对比组间实习生教学满意度[n(%)]
组别例数满意较满

不满

总满
意数
对照组2610
(38.46)
9
(34.61)
7
(26.67)
19
(73.07)
观察组2617
(65.38)
8
(30.76)
1
(3.84)
25
(96.15)
c2---- 6.405 P----<0.05
3讨论
由于儿童属于弱势群体,因此,在儿科门诊的护理当中,其护理质量与常规科室相比,全面性,有效性,预见性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同时儿科护理人员还存在着工作任务复杂、繁重的问题[5]。

因此,培养出专业水平较高的护理实习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儿科门诊工作效率。

而与常规的带教模式对比,一对一全程带教模式,具有针对性较强的优点,带教胶的压力也较小,可以使实习生接受全面,固定的教学,充分避免了由于带教老师对实习生了解不够充分,而无法进行良好的带教工作的问题[6]。

本次就对一对一全程带教在儿科门诊实习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令人满意:观察组实习生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儿科门诊护理实习生,进行一对一带教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中使用。

4参考文献
[1] 舒复平, 王娟. 互动沟通模式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带教中的实践[J].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11卷3期, 332-333页, ISTIC, 2009.
[2] 李贞贞. 一对一全程带教在手术室实习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16):123-124,共2页.
[3] 李开红. 一对一带教与排班制带教在护理实习生中的教学效果比较[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v.10(05):29-31.
[4] 聂永梅. 一对一带教与排班制带教在护理实习生中的教学效果比较[J]. 生物技术世界, 2016(6):351-351.
[5] 彭文山, 赵宏. 程序化教学在儿科门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03):145-146.
[6] 吴宏赟, 于会霞. 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