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期中复习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四年级期中复习大纲
临近期中考试,将课本前四单元主要内容及重难点串一下,让每一个孩子争取都能考出好成绩,家长可以参考一下,帮助孩子在家复习一下。

生字词复习:
每一单元的“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要求孩子必须会写的词语,“读读记记”的词语是要求孩子必须会正确读的词语,有能力的孩子也可以在家书写一下。

课文复习:
课文不加星号的课文是精读课文,复习时要重点复习。

下面就各单元每一篇课文的复习要点总结如下: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景观,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
第一课《观潮》
1、“观潮”的“观”与“奇观”的“观”的不同。

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2、这篇课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时间顺序来写的,其中重点写了“潮来时”的景象,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

3、写潮来时的景象时,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其中有五个比喻句: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2)响声越来越大,只见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暗喻:把潮头激起的白色水花比作白线)
3)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暗喻:把白浪比作水墙)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比喻词:犹如)
5)那声音犹如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把声音之大比作山崩地裂,后半句不是比喻,这句找比喻词的时候容易出错,比喻词是“犹如”而不是“好像”)标












本段出现的近义词:好像——犹如——如同
4、本课的多音字:
薄(bó)(单薄)(刻薄)(báo)(薄雾)(薄纸)(bò)(薄荷)薄雾中的“薄”读báo 号(háo)(号叫)(风号浪吼)(hào)(小号)(号角)
5、易写错的字
笼罩的“笼”是竹字头,不是草字头;“蒙”莫漏掉中间一横;薄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6、易读错的字
堤(dī)岸不读(ti),闷(mân)雷滚动,四声,不读一声;逐(zhú)渐不读zhuo 7、本文三四自然段要求背诵。

第二课《雅鲁藏布大峡谷》
1、词语解释
咫尺:在文中比喻距离很近。

堪称:可以称为;堪的意思是可以,能够,在本段与“号称”同义。

2、第二自然段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之最。

3、引号的用法
文中出现的三次引号的作用都是:特定称谓。

(字要会写)
4、破折号的作用
本文中破折号的作用为:注释说明或解释说明。

(字要会写)
5、本文第三自然段用排比的方法写出了大峡谷水的范围之广和形态多样,有能力的孩子可背诵。

第三课《鸟的天堂》
1、本文的作者是:巴金(字要会写)
2、词语理解
应接不暇:优美的风景很多,看不过来。

暇,空闲。

近义词:目不暇接。

(字要会写) 3、语句理解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一株,突出了榕树之大,证明了文章前朋友所说的话。

不可计数,说明了榕树枝干之多。

数,读三声,数不清的意思。

2)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段主要写了绿叶的特点:多、颜色明亮、生机勃勃。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说明了绿叶多和茂盛。

照耀着我们的眼睛,说明绿叶的颜色明亮。

新的生命在颤动说明了绿叶的生机勃勃。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大榕树的喜爱之情。

3)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那株大榕树,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第二个“鸟的天堂”是作者在亲眼看到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在这里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的像在天堂里一样,所以在作者心里,那株大榕树确实是鸟的天堂,因此第二个“鸟的天堂”没有加引号。

4、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本文描写大榕树的语句为静态描写,描写众鸟纷飞场面的语句为动态描写。

5、多音字
兴(xīng)(兴奋)(振兴)(xìng)(高兴)(即兴)
6、易错字
灿烂,不要写反;规律(lǜ)的注音,ǜ两点;缝隙(xì)四声
7、本文7-8,12-13自然段要求背诵。

第四课《火烧云》
1、本文作者:萧红
2、本文按照火烧云上来——变化——火烧云下去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写出了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丰富、变化极快的特点。

3、模仿写词语
ABB式:红彤彤、金灿灿、白茫茫……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苹果绿、米黄、桃红……
4、多音字
模(mú)(模样)(大模大样)(一模一样)(mó)(模型)(模范)
似(sì)(相似)(好似)(shì)(似的)
日积月累
1、背诵日积月累的对联
2、第一副对联为回文联;第二副对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第三副对联既是叠字联有时回文联;第四副对联是叠字联。

趣味语文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第一句好前一读音读三声,容易的意思;后一个好读四声,喜欢的意思。

第二句的读法和意思和第一句相反。

整句的意思是:年轻的时候容易读书,却不喜欢读书。

到老的时候喜欢读书了,老眼昏花读书却不容易了。

告诉我们要珍惜年轻的时光,好好读书。

多音字:好(hǎo)(好人)(好心)(hào)(好学)(好奇)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发现,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批略读课文组成
第五课《古诗两首》
1、古诗要求背诵、默写,包括作者的名字,苏轼的轼容易写错。

2、理解字词
题:书写,题写。

缘:因为。

(“为”读四声)
莫:不要。

疑:怀疑。

豚:猪。

3、诗句理解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句告诉我们要多角度地看待问题。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不知道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

这句话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这首诗告诉我们:只有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多角度地看待事物,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座座山,一重重水,以为前面已经无路可走,突然山路一转,一个绿柳成荫鲜花盛开的小村庄就出现在眼前。

这两句告诉我们: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简单一点说就是不要放弃希望。

4)丰年留客足鸡豚。

一个“足”字表现了村民的热情、好客。

第六课《爬山虎的脚》
1、本文作者:叶圣陶(字会写)
2、第一自然段,点名了爬山虎的位置,“满是”“一大片”说明爬山虎生长茂盛的特点。

3、第二自然段,说明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1)颜色特点,刚长出来是嫩红的,长大后是嫩绿的。

2)绿得新鲜;3)整齐,叶尖一顺儿朝下;4)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本段最后一句是动态描写,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4、爬山虎为什么是“一脚一脚往上爬”而不是“一步一步”爬呢?
因为爬山虎的脚不是像人一样可以交替着一步一步走,而是长出一只脚巴住墙后,再长出一只来,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多音字
空(kōng)(空间)(天空)(kòng)(空隙)(空闲)
6、易错字
均匀,不要写反;茎的读音jīng,痕迹的“痕”里面莫多一点,触角的角不是“脚”
7、本文要求全文背诵,特别要注意第四自然段的动词填空。

第七课《蟋蟀的住宅》
1、本文作者:法国作家法布尔,其代表作《昆虫记》
2、本文通篇运用拟人的写法,能从课文中找到两到三个拟人句。

拟人的“拟”不要写成“似”。

自己会写拟人句,要注意和比喻句区分。

例如:文中拟人句: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造句:清晨,花儿冲着我微笑,小树对我招手。

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欢迎远方而来的客人。

……
3、词语理解
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都能满足。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1)蟋蟀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2)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3)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5、蟋蟀的住宅为什么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蟋蟀的住宅豪华而复杂,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简朴、清洁卫生,而它所建造如此豪华住宅的工具仅仅是它柔弱的前腿和后腿,因此,相对于如此简单的建造工具来说,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6、第七自然段的动词填空。

7、易错字
洞穴(xue)读二声;隐蔽的蔽是上下结构,搜索的搜,倾斜、随遇而安的遇都是容易出错的字。

第八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难道是一种巧合吗?(反问句)
改陈述句: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不是一种巧合。

“难道”是反问句的标志。

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
1)去掉“难道”;2)将剩下的部分改为与之意思相反的句子,“是”改为“不是”;“不是”改为“是”。

如:难道他不是好学生吗?陈述句:他是好学生。

有问有答的问句叫:设问句;只有问没有答得问句叫:疑问句。

要学会判断。

日积月累
要求背诵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中外童话,由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组成
第九课《巨人的花园》
1、本文的作者:英国作家王尔德。

2、积累词语:
鲜花盛开的春天绿树成阴的夏天鲜果飘香的秋天白雪一片的冬天
3、语句理解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巨人从男孩的眼神中,读到了:温情和爱。

4、这篇童话告诉我们: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5、积累:能正确写出著名童话的名字
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
格林童话:《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勇敢的小裁缝》
6、易错字
火辣辣,辣读的时候是一声。

书写易错字:牌、添(右半部分上面是横不是撇)、覆、凝、酷等。

第十课《幸福是什么》
1、作者:保加利亚作家埃林· 彼林
2、易错字:
铁锹(qiao)不读qiu
3、词语理解
彼此:互相。

诧异:奇怪,惊讶。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第十一课《去年的树》
1、本文作者:日本作家新美南吉。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声音的延长。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珍爱友情,信守诺言。

4、易错字:伐,不要写成代;融,左半部分里面是一横。

第十二课《小木偶的故事》
1、作者:吕丽娜
2、写词语:
ABB式:毛茸茸,白茫茫、金灿灿……
ABCC式:白发苍苍,风尘仆仆,金光闪闪……
AABB式: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高高兴兴……
ABAB式:呼噜呼噜,扑哧扑哧,叮咚叮咚……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笑是很重要的。

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日积月累
背诵
第四单元
本单元的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

由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组成。

第十三课《白鹅》
1、本文作者:丰子恺
2、本文从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三方面突出了白鹅高傲的特点,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鹅的特点,运用反语的手法来表达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3、词语理解
一丝不苟:一点儿也不马虎,苟,马虎,随便的意思。

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窥伺:窥,偷看的意思。

4、对比
把鹅的叫声与狗的叫声做对比;把鹅的步态与鸭作对比。

5、鹅的特点
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步态:不掉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比喻)
吃相:三板一眼,一丝不苟。

6、多音字
角(jiǒo)(牛角)(号角)(三角)(juã)(角斗)(角色)(角逐)
供(gōng)(供养)(供给)(供求)(gòng)(上供)(供品)(招供)
调(diào)(步调)(声调)(调动)(tiáo)(调节)(调控)(风调雨顺)
7、反语
“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
8、词语
近义词:譬如——比如;倘若——假如;奢侈——奢华;反义词:奢侈——简朴,节俭。

9、本课第六自然段要求背诵。

10、易错字
颈的读音:三声,厉声的厉与历的区分,侍、脾、蹲都是易出错的字。

第十四课《白公鹅》
1、本文作者:俄国作家叶·诺索夫
2、本文运用拟人的手法从步态、玩相突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3、反语
“勾当”“偷偷模摸”突出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4、多音字
当(dāng)(当心)(当时)(dàng)(勾当)(上当)
5、易错字
勾当的读音,两字都读四声。

6、破折号的作用
本课破折号的作用为话题的转移。

第十五课《猫》
1、本文作者:老舍
2、词语理解:
屏息凝视: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注意:呼吸和屏息的息不同。

3、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猫的喜爱?
1)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比喻)一位作家在猫把他的稿纸弄脏后,非但不生气,反而把猫的爪印比作了小梅花,可见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这是运用拟人的手法,作者把小猫当成了小孩子来写,看来作者已经把猫当成自己的孩子了。

3)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老舍先生是一个十分酷爱花草的人,小猫把他的花草弄坏,他非但没有生气,而因为猫的天真可爱不去责打它,可见他对猫不是一般的喜爱呀!
4、会用“任凭……也……”“非……不可”造句。

5、多音字
折(shã)(枝折花落)(折了)(zhã)(折断)(曲折)
6、本文要求全文背诵
第十六课《母鸡》
1、本文作者:老舍
2、本文是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主线的。

3、语句
1)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夸张)
2)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及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母鸡的敬佩之情和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4、多音字
恶(â)(凶恶)(ě)(恶心)(wù)(可恶)
日积月累. 要求背诵默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