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阿拉巴玛号”案[2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拉巴玛号”案
——国际仲裁、战时中立
〖案情〗
美国内战期间,联邦政府封锁了南方同盟的各个港口,同盟政府急需船只和装备,它力图从中立国--特别是从已承认同盟是交战团体的英国购买军舰。
因此,同盟政府以私人名义向英国私人船厂订购了许多船舶,其中一艘被称为“恩利加号”的“290号”船于1862年5月15日下水。
该船就是后来闻名的“阿拉巴玛号”,是当时同盟军所拥有的最有名的一艘巡洋舰。
1819年7月3日的《英国外国征募法》严禁卖军舰给外国,但英国政府不愿执行这个法律,其理由是联邦政府驻伦敦的公使未能证实“290号”的真实性质。
后来,经进一步提出证据后,王室法律官员建议应拿捕此船,但发现“290号”刚刚离港试航,并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那时候“290号”尚无武器装备,航行人员也没有配备齐全。
在亚速群岛的水面上,两艘负责把所有装备物资送到会合地点的英国船舶,向这艘当时已属于同盟军的巡洋舰“阿拉巴玛号”提供了人员和武器。
从那以后,“阿拉巴玛号”便开始从事劫掠商船的勾当,在大西洋、印度洋,甚至在中国海面上追击美国商船队。
在富有传奇色彩的船长拉菲尔·赛墨的指挥下,“阿拉巴玛号”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击沉、烧毁或劫持了近七十艘联邦船舶。
它给联邦海商事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害,不仅使船只受到了直接损失,而且给美国船主造成了极重的恐怖心理,使他们后来不得不在外国(尤其是英国)登记以取得外国船旗。
1864年6月19日,在法国瑟堡以外的海面上,“阿拉巴玛号”被联邦军舰“凯撒基号”击沉。
它的船长、部分军官和水手被一艘英国私人快艇救起,并被送到英国。
〖双方主张及理由〗
联邦政府向英国提出抗议,认为其非法承认南方同盟为交战团体是干涉其内政的行为;并抗议英国违反中立义务,因为它没有防止在它管辖的范围内建造和装备南方同盟的军舰;而且当这些军舰停泊在港口内时,它也没有采取措施予以拿捕。
在内战期间,联邦政府曾向英国提出过赔偿请求,但双方没有达成协议。
1869年,双方签订《约翰逊·克莱列顿专约》,该专约规定设立一个英美混合委员会,以解决(除其他事项外)美国对英国当局给南方同盟供应军舰并给予支持的行为而提出的所有赔偿要求的问题。
由于英国拒绝将它承认南方同盟为交战团体一事是否合法的问题提交委员会解决,美国参议院未批准这个专约。
随后双方进行了进一步的谈判,最终于1871年5月8日签订了《华盛顿条约》。
该约规定,将“阿拉巴玛号”求偿争端提交给一个设在日内瓦的仲裁法庭解决,该法庭由5人组成,这5人分别是诉讼的两个当事国、意大利国王、瑞士联邦总统和巴西皇帝各指派的1名仲裁员。
有关交战团体的承认问题不在仲裁之列。
条约包括以下3项规则,说明了在海战中的中立国所承担的义务。
中立国应受下列各条之约束:
第一,以相当注意防止在其管辖范围内对任何该政府有合理的根据认为是为了追逐一个与它处于和平状态的国家的船舶或对该国作战的船只进行装备、武装及配备;并以同样的注意防止全部或部分地在其管辖范围内进行特别装备以适合战争使用而具有如上之追逐及作战之目的的任何船只离开其管辖的地区。
第二,不得允许或容忍任何交战一方利用它的港口或领水作为攻击他方的海军活动基地,或用于更新或补充军需或武器及补充兵源的目的。
第三,在其港口或领水内,对于在其管辖下的任何人,加以“相当注意”,防止他们作出任何破坏上述义务及责任的行为。
根据该条约第6条,仲裁员须适用这些规则和与这些规则相一致的国际法原则。
英国政府不同意将这些规则作为在求偿问题发生时有效的国际法原则,但它同意仲裁员在裁决案情时应推定,英国已经承允按照这些规则提出的原则行事。
〖裁决及其依据〗
1872年9月14日,仲裁法庭作出了裁决。
对于“阿拉巴玛号”,法庭认为,英国政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在该船建造时即加以制止,因而在履行中立义务方面没有加以“相当注意”。
而且,“阿拉巴玛号”数次自由进入英国殖民地的港口,也“没有受到应得的控告”。
法庭认为,英国政府不能以它缺乏能够运用的合法的诉讼方式为理由,而为其不给以相当注意的行为辩护。
结果,仲裁员以4票对1票的多数裁定:英国在“阿拉巴玛号”案中由于失责未能履行《华盛顿条约》第6条所确定的规则中的第1项和第3项所述之义务;裁决由英国支付给美国15 500 000美元的金币作为赔偿,以了结“阿拉巴玛号”案的全部赔偿要求。
〖评析〗
“阿拉巴玛号”案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国际仲裁和中立义务两个方面。
在国际仲裁史上,“阿拉巴玛号”案的判决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成功地解决了英美间的一项严重争端,突出了仲裁方法的价值和效用,促进了国际仲裁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在中立义务方面,华盛顿三规则第一次使海战中的中立行为的某些普遍原则系统化,对传统的战时中立制度作了补充和发展。
1907年10月18日的《海战中的中立国权利和义务的第八海牙公约》吸收了华盛顿规则的内容。
〖问题〗
(1)国际仲裁有哪些特点?
(2)战时中立的性质和由此引起的后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