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6高三下·六安模拟)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切代价换取和平。

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这实际上是()
A . 寻求与日本妥协的途径
B . 不准备与日本军事对抗
C . 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
D . 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
2. (2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2012年春节初一至初六开放,将播放人类起源与演化影片,在“人类起源与演化”的研究早期提出人猿同祖说的是()
A . 耶和华
B . 女娲
C . 恩格斯
D . 赫胥黎
3. (2分)《元史》载:“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制度()
A . 改变了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
B . 行省设丞相,拥有行政大权
C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D . 官职有明确分工并相互协调
4. (2分) (2017高二下·陕西期末) 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

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

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
A . 郡县制
B . 郡国并行制
C . 三省六部制
D . 内阁制
5. (2分) (2019高三上·珠海月考) 唐代税制以丁、产的多少作为决定户等高低的依据,故《唐律》对析产分户有比较严格的限制,但是对于要求分户而自愿不降低户等的可以允许。

由此可见,这一规定旨在()
A . 抑制逃避赋役
B . 敦厚社会风俗
C . 严格管理户口
D . 维护伦理孝道
6. (2分) (2016高三上·九江期中) 同治六年(1867)总理衙门决定在同文馆中增设“天文算学馆”,专授天文学和数学。

恭亲王建议翰林、进士、举人都可以申请入学,读了三年之后予以“格外优保”的升官机会。

但此建议遭到部分官员的激烈反对,其中一位御史提出建议:“止宜责成钦天监衙门考取年少颖悟之天文生、算学生,送馆学习,俾西法与中法,互相考验。

”该御史的建议旨在()
A . 倡导中西两种科学交流
B . 贬抑西方天文学、数学
C . 以委婉的方式引进西学
D . 沟通与调和东西方文化
7. (2分) (2017高二下·南阳期末) 下表是1953-1957年中、英、美部分工业生产的平均增长速度(单位:%)统计表。

该表说明中国实施“一五”计划期间()
A . 我国的重工业基础相对发达
B .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C . 中西方工业化的核心在重工业
D . 英、美工业化水平骤降
8. (2分)(2015高一上·南溪期中) 下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A . 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B . 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 . 淮海战役结束
D . 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9. (2分) (2019高二上·山阳期中) 据《科学简史》记载,《物种起源》初版的1250本在发行当天就被有识之士购买一空。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它()
A . 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B . 动摇了禁锢思想的神创论
C . 继承发展了早期的进化论
D . 否定了当时对基督的信仰
10. (2分)下面是1919年某地的几个长工的闲话。

他们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A . 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城里人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B . 李四:说的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
C . 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苦打下的余粮都给国家,不许卖
D . 王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人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买卖自由
11. (2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期最新著作《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而且资本主义越发达,马克思主义就越使用,一点也没有过时的感觉。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A . 具有预见性
B . 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
C . 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
D . 只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阶段
12. (2分) (2019高二上·扬州期中) 美学家蒋勋说:“□□□□鄙弃新古典形式上的稳定,鄙弃教条式的理性,相信真诚的内在激情可以激发人类创造力的最大潜能,也可以激发人类最高贵的情操。

”最适合填入“□□□□”的文字是()
A . 浪漫主义
B . 现实主义
C . 印象主义
D . 现代主义
二、综合题 (共2题;共25分)
13. (10分)(2016·东北三省模拟)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未清初,明代宗室藩王们及一大批官僚豪绅被镇压后,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分布在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当时清政府有的官吏建议统一回收,然后卖给农民耕种。

而当时有的庶民一贫如洗,哪有钱购买这些土地呢?康熙作了一个令大部分清政府官吏张目结舌的决策,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
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

针对当时一方面国库粮食不充足;而另一方面地方出现抛耕、荒耕的现实状况,在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

他说:“流移者给以官庄(官田),匮乏者贷以官牛,陂塘沟洫修以官帑(公款),则民财裕而力垦者多矣。


——根据中国古代史资料整理
(1)概括材料中清初的改革在注重社会公平方面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的改革有何积极影响?
14. (15分)法治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彰显着不同文化的精神内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

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

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摘自《历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世界上历来的宪政……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

——《毛泽东选集》(第2卷)
材料三追溯中国宪政史,往往要寻至清末立宪。

1908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并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

1912年3月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昙花一现的《临时约法》与其后接二连三的立宪丑剧和骗局,使得近代中国宪政的命运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苗连营《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1)根据材料一,比较韩非子和亚里士多德两者观点的异同。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英国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及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宪政道路曲折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综合题 (共2题;共25分)
13-1、
13-2、
14-1、
14-2、
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