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湖心亭看雪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湖心亭看雪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科语文年
级
八
课
题
湖心亭看雪
第 1
课时
总计
节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要求
知识回顾
1、背诵古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登岳阳楼、渡荆门送别
2、导入:《咏雪》中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使谢道韫获得“咏絮之才”的赞誉,又成为咏雪的佳句。
今天我们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看看他是怎样抓住“看”字来写雪的。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情感。
\
2、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提高理解能力。
自主学习自学指导一、认识者者,检查预习:
1、简介作者(学生读注视1,填空)
张岱:字_______,号_______,山阴人。
著作有
《》、《》。
2、检查字词预习,读准字音:
更.定毳.衣强.饮一芥.
余挐.更.有雾凇.沆砀
..
自学指导二:感知文意
1、听读课文,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学科语文课题湖心亭看雪第 1课时第小组
班级姓名授课时间月日第节得分
1、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________, 字_______,号_______,山阴人。
著作有《》、《》。
2、给加点字注音注音:
更.定毳.衣强.饮一芥.
余挐.更.有雾凇.沆砀
..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上下一.白:________。
拥.毳衣:________。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
及.下船:________。
客.此:________。
是日:________。
更定:________。
余挐一小船:________。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
: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误
课堂展示次数课堂表现自我评
价
优秀□良好□一般□有待提高□
纠错本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及要求
自
学
提
纲
(1)学生自读课文(5分钟后检查看谁度得快准)。
(2)疏通文句并质疑,理解下写词语:(同桌合作完成,7分钟后检查译文和词语。
)
是日更定更有雾凇沆砀、
强饮、客此焉得、及下船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上下一白
自学指导三:研读文本,理解思想情感。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一个字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张岱的“痴”,请用“——”划出有关词、句。
2、孤独的张岱,去湖心亭看到了怎样的雪景呢?请读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
子,希望能读出气势和感情。
3、这段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
写出来怎样的景象?
4、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却又写喝酒聊天,是否意境全然被破坏了?(“大
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人”是哪种人?用文言文说说看。
5、结合全文说说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怀?
展
示
巩
固
识记注释,熟悉内容
学
有
所
思
桦甸六中教案
主备人李成香备课组长二次备课
学科语文年级八课题湖心亭看雪第1课时总计节
授课时间月日教学媒介多媒体课件出缺席情况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
思想情感。
2、体会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
重点
难点
关键
1、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
上熟读成诵2、理解作者的
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
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知识
回顾
出示
目标
自主
学习
以学
定教
展示
巩固
当堂
检测
及时
反馈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内容个性化修改
知识回顾:背诵古诗四首
出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2、3。
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一: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识作者:(学生齐读注释①,提示要注意的三
个方面: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
录。
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2)作者的家乡是哪里?
(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
教师补充: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
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
他的文章缅怀往
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
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
2、检查字词预习(读准加点字音):
更.定毳.衣强.饮一芥.
余桡.更.有雾凇.沆砀
..
自学指导二:感知文意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
(2)合作疏通课文,并互相质疑。
教师巡回点拨指导。
以
学
定
教
内容个性化修改
自学指导三:品读文本
1、指生朗诵全文,思考文中哪一个字可以形象地概括
出张岱的形象?“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说?从哪些地方
可以看出张岱的“痴”,请用“——”划出有关词句.
2、孤独的张岱,去湖心亭看到了怎样的雪景呢?请读
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希望能读出气势和感情。
(雾凇沆
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3、这段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
写出来怎样的景象?
4、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却又写喝酒聊天,是否意境
全然被破坏了?(“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
人”是哪种人?
5、结合全文说说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怀?
以学定教:
点拨学生理解何为“痴行痴景痴人”,适当地补充背景
帮助理解。
展示巩固:识记注释,熟悉内容。
当堂检测 : 详见练案。
及时反馈:检测后批阅,错题学生改正巩固。
(白描是一种描
写的方法。
原是
中国画的一种技
法,是指一种不
加色彩或很少用
色彩,而只用墨
线在白底上勾勒
物象的画法。
作
为一种描写方
法,是指抓住事
物的特征,服质
朴的文字,寥寥
几笔就勾勒出事
物形象的描写方
法。
)
板
书
湖雾凇沆砀
心所见天云山水奇
亭上下一白
看两人对坐痴
雪奇遇拉余同饮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反思:
学生对作者的“痴”认识不够深
刻,只见其行为,未体会其内心。
测试结果反思:
个别词理解不好,如“是,及,焉”。
学
生
评
价
小组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平均分7.2 7.4 7.3 7.2 7.5 7.2
检测成绩优异
课堂表现积极
进步幅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