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伊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3题;共78分)
1. (2分) (2013高一上·会宁期中) 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 . 惟一有水的行星
B . 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
C .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 . 适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2. (2分) (2013高一上·会宁期中) 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它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太阳大气常有变化,甚至是剧烈的变化.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据此回答: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
A . 耀斑
B . 黑子
C . 太阳风
D . 日珥
3. (2分) 5000千米以下的地球深度为()
A . 地幔
B . 外地核
C . 地壳
D . 内核
4. (2分) (2016高一上·乾安期末) 下图中四幅地球光照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 (2016高三上·怀仁期中) 下图为某日甲、乙、丙、丁四地太阳位于正北或正南方时太阳高度示意图。

读图,甲、乙、丙、丁四地中()
A . 甲在北极点上
B . 乙在北极圈上
C . 丙在北回归线上
D . 丁在南温带
6. (2分)莫霍界面是下列哪一组地理圈层的交界面()
A . 地壳—地核
B . 地壳—地幔
C . 地幔—地核
D . 岩石圈—水圈
7. (4分) (2017高二上·东台月考) 2015年2月2日,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左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火山活动喷出的火山灰极有可能飘向()
A . 东北方向
B . 西南方向
C . 东南方向
D . 西北方向
(2)右图中,能表示火山活动过程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8. (4分) (2017高一下·莆田期中) 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完成下题。

(1)
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A . 甲乙丙
B . 甲丙乙
C . 乙丙甲
D . 丙乙甲
(2)
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
A . 沉积岩
B . 岩浆岩
C . 变质岩
D . 资料不足,无法判断
9. (4分) (2017高三上·河北月考)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②湘③滇④新⑤桂⑥内蒙古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③⑤
D . ⑤⑥
(2)
图中()
A . 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 . 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 . 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 . 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10. (4分)(2018·浙江模拟) 某地理兴趣小组用无人机(机长2.15米,翼展3.1米)遥感获得我国丰乐河周边地形数据,并据此绘制出两级冲积扇示意图。

该小组考证发现,图中两级冲积扇的形成与河流流量变化关系小,与断层关系密切。

完成下题。

(1)该区域多级冲积扇与断层的形成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 . 断层乙→小冲积扇→断层甲→大冲积扇
B . 断层乙→大冲积扇→断层甲→小冲积扇
C . 断层甲→大冲积扇→断层乙→小冲积扇
D . 断层甲→小冲积扇→断层乙→大冲积扇
(2)与GPS相比,该地理兴趣小组使用无人机遥感获取地形信息的优势在于()
A . 操作技术要求较低
B . 受地形障碍影响小
C . 不受天气状况影响
D . 后期数据处理简单
11. (2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成因是()
A . 风力侵蚀搬运作用
B . 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C . 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D . 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12. (2分)依据大气运动及气温变化不同大气层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等三层,12千米以下称为对流层。

形成该层大气气温垂直递减变化的原因为()
A .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B . 该层大气主要热量直接源于地面辐射
C . 该层大气主要热量直接源于太阳辐射
D . 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
13. (6分) (2018高一上·海珠期末)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其产生的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

结合图5“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哪种情况更容易发生霜冻()
A . 昼夜温差小
B . 夜间晴朗
C . 夜间多云
D . 弱风
(2)发生霜冻时主要涉及图5中哪些环节()
C . ③④
D . ①④
(3)上图中箭头②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
A . 大气逆辐射
B . 地面反射
C . 大气削弱作用
D . 地面削弱作用
14. (10分) (2019高一下·三明开学考) 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及资料,完成第下列各题。

(1)图中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依次是()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同胞,脸颊多为黑红色,中午常常脱掉藏袍的一只袖子,这些现象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藏族同胞脸颊多呈黑红色的主要原因是()
C . ③过多
D . ④过强
(3)藏袍的穿着习惯反映出当地()
A . ①弱、③强
B . ①弱、④强
C . ②强、③弱
D . ②强、④弱
(4) 2017 年 10 月下旬北京市出现持续性雾霾天气,中央气象台发布雾霾橙色预警。

白天雾霾笼罩时()
A . ①增强
B . ②减弱
C . ③增强
D . ④减弱
(5)为减少霾的发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 集中布局有污染的工业企业
B . 大力发展私家汽车
C . 冬季使用燃气或煤改电取暖
D . 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15. (2分) (2013高一上·曹县期中) 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A . 气压低
B . 空气密度大
C . 来自地面的辐射少
D . 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16. (2分) (2018高一上·武威期末) 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
A . 北半球,高气压
B . 北半球,低气压
C . 南半球,高气压
D . 南半球,低气压
17. (6分) (2016高一上·北仑期中) 2003年10月27日—31日,我国北方地区大多数的居民,在日出后的一段时间内用肉眼可清晰地看到太阳黑子这一奇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人们可用肉眼看到太阳黑子,可证明今年是太阳活动的活跃年份
B .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激烈能量爆发
C . 这几天中,日本的卫星出现了信号中断的现象,是由于黑子发射的电磁波干扰电离层
D . 太阳黑子的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之一
(2)
太阳黑子出现在()
A . 太阳大气结构的最外层
B . 太阳内部结构的最外层
C . 太阳外部结构的色球层
D . 太阳外部结构的光球层
(3)
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①昼夜交替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③动物的异常反应
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⑤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④⑤
18. (2分) (2017高二上·汕头期中)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9. (2分) (2016高二上·张家口期中) 若下图表示海陆风,图中的曲线表示等温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此时是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B . 此时是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C . 此时是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D . 此时是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20. (4分)(2018·浙江会考) 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

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小题。

(1)该日为()
A . 春分日
B . 夏至日
C . 秋分日
D . 冬至日
(2)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A . 自西南向东北
B . 自西向东
C . 自东北向西南
D . 自东向西
21. (4分) (2014高一下·湖北期中) 读图,完成以下下题.
(1)
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
A . ③气流比较湿润
B . 乙处多锋面雨
C . 甲是副热带高气压
D . ④气流由于热力上升
(2)
若此图为北半球热力环流图,下面四幅图形中,表示甲地空气运动的是()A .
B .
C .
D .
22. (6分) (2015高一上·泉州期末) 如图,读图,完成下题.
(1)判断图中N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A . 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寒冷干燥
B .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C .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D .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2)下列气候类型与M、N点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 . M﹣①、N﹣③
B . M﹣④、N﹣③
C . M﹣④、N﹣②
D . M﹣①、N﹣②
(3)造成M、N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 太阳辐射
B . 大气环流
C . 地形地势
D . 海陆位置
23. (2分) (2018高一上·汪清期末)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的南北移动,其原因是()
A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 海陆分布的影响
C .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D . 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二、非选择题 (共2题;共19分)
24. (11分) (2013高一上·宜宾期中) 读图1“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图2“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中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____,表示地轴的是________.
(2)
图1甲、乙、丙、丁四地中,________地的地方时是正午12时,________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
(3)
图1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日期是________.图1所示日期过后一个月内,北京白昼变________,且昼________夜.
(4)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最主要原因是(选择填空).
A . 黄赤交角的存在
B . 地球上有南北回归线
C . 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D . 地球上存在季节更替
(5)
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与图2所示相同的是________地.
25. (8分) (2018高一上·南宁期末) 读“甲、乙两地上空对流层内等压面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等压面的弯曲变形情况,在图中画出甲、乙两地间的热力环流。

(2)由图可知,甲地气温比乙地气温________ (高或低)。

(3)将M、N、P、Q四点气压值按从大到小排列________。

(4)假如图示甲、乙、间的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甲或乙)。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3题;共7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7-2、
8-1、
8-2、
9-1、
9-2、
10-1、
10-2、
11-1、
12-1、
13-2、13-3、14-1、14-2、14-3、14-4、14-5、15-1、16-1、17-1、17-2、17-3、18-1、19-1、20-1、20-2、21-1、
22-1、
22-2、
22-3、
23-1、
二、非选择题 (共2题;共19分) 24-1、
24-2、
24-3、
24-4、
24-5、
25-1、
25-2、
25-3、
2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