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滨湖区胡埭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综合经典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把重4N 、体积为0.8dm 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漂浮,浮力为8N B .物体悬浮,浮力为4N C .物体漂浮,浮力为4N D .物体沉底,浮力为8N C
解析:C 物体的质量为
4N 0.4kg 10N/kg
G m g =
== 物体的密度为
33
3304kg 0510kg/m 0810m
m .ρ.V .-=
==⨯⨯物 所以ρρ物水<,物体静止时,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
4N F G ==浮
故选C 。

2.一实心橡皮泥小球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5N ,则以下选项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于5N 的是( )
A .将橡皮泥成长方体浸没在水中
B .换成体积相同的铁块浸没在水中
C .将实心橡皮泥小球浸没在酒精中
D .将橡皮泥捏成小船漂浮在水面上D
解析:D
A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只与其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形状无关,将橡皮泥成长方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不变,故A 错误;
B .换成体积相同的铁块浸没在水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变,液体密度不变,所以浮力不变,故B 错误;
C .将实心橡皮泥小球浸没在酒精中,排开液体体积不变,液体密度变小,所以浮力变小,故C 错误;
D .实心橡皮泥小球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 5N ,由于小球浸没,此时浮力小于重力;将橡皮泥捏成小船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因重力不变,所以浮力变大,故D 正确。

故选D 。

3.如图甲是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

乙、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A 、B 两种液体。

将两个完全相同的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烧杯中,静止时,两液面高度相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丙杯中密度计所受浮力较大
B .密度计的刻度自上而下越来越小
C .自制密度计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铜丝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其重心
D .A 、B 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 A >p B C 解析:C
A .因为密度计均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故A 错误;
B .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小,即排开体积越小,因为浮力相同,说明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即密度计越靠近下方的刻度,其相应的密度数值越大,故B 错误;
C .下端缠绕铜丝是为了降低重心,故C 正确;
D .由密度计知,A 密度小,B 密度大,所以相同深度下p A <p B ,故D 错误。

故选C 。

4.有一个模型船漂浮在一盆水上,现把其整体移至月球上。

已知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则船所受的重力和其排开水的体积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也不变 B .重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减小 C .重力减小,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D .重力减小,排开水的体积也减小C
解析:C 【分析】 求解 题干信息
公式 重力的变化 排开水体积的变化
月球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
G =mg F 浮=G
F ρV g =浮液排
模型船本身质量不随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即m 不变,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
之一,即g g 月地<
根据G =mg 可知
G G 月地<
即重力减小;模型船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浮F G =
可知,在地球上
F G V g ρ==浮地水排地
在月球上
''F G V g ρ==月月浮水排

1
6
G G =⨯月地

1
6
g g =⨯月地
联立可得
'V V =排排
故选C 。

【点睛】
失分原因: 浮力公式的运用掌握不透彻。

5.重16N 的正方体物块沉在面积很大的容器底部,现用一根细线将物块提出水面,物块所受的浮力F 随物块上升的距离h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块的边长为0.5m
B .物块在出水前细线的拉力恒为5.0N
C .物块的密度为1.6×
103kg/m 3 D .物块沉在水槽底部时,水在物块上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为6.0×103Pa C 解析:C
A .由图可知,当物块受到的浮力减小时,是物块不断露出水面的过程,故物块的边长为:a =0.6m-0.5m=0.1m ,故A 错误;
B .物块的体积:V =a 3=(0.1m)3=1×10-3m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块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g V 排=1.0×103kg/m 3×10N/kg ×1×10-3m 3=10N ,物块在出水前受到的拉力:F 拉=G -F 浮=16N-10N=6N ,故B 错误;
C .物块的质量:m =G g =16N
10N /kg
=1.6kg ,物块的密度:ρ=
m V =331.6kg 110kg /m
-⨯=1.6×103kg/m 3
,故C 正确; D .由图可知,当物块沉在水槽底部时,其上表面在水下的深度为:h =0.5m ,故此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 =ρ水g h =1.0×103kg/m 3×10N/kg ×0.5m=5×103Pa ,故D 错误. 6.两个相同的水槽装满水,水面上漂浮着大小不同的两木块。

将它们放在甲、乙两个台秤上称量时(如图),台秤的示数( )
A.甲的大B.乙的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C
解析:C
两个相同的水槽装满水,水面上漂浮着大小不同的两木块,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
F G G
浮排物
即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故甲乙称量物体的总重力相等,台秤的示数一样大。

故选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橡皮泥船所装载的“货物”重力增大时,船所受浮力不变
B.图乙中“蛟龙号”从海面潜入 7000m 深的海底是通过改变浮力大小来实现的
C.图丙说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D.图丁中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 F 甲=F 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D
解析:D
A.图中小船和货物一起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等于重力,当重力增大时,浮力也增大,故A不正确;
B.“蛟龙号”潜入水下,是靠增大自身重力,使重力大于浮力,实现下沉的,故B不正确;C.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再变化,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所受浮力不变,故C不正确;
D.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所以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由图知,它排开乙液体的体积较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乙液体密度较大,故D正确。

故选D。

8.与沉在水底的生汤圆相比较,漂浮在水面的熟汤圆()
A.密度小,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B.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
C.密度相同,受到浮力大于重力
D.密度相同,受到浮力等于重力A
解析:A
汤圆放入锅内水中,因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下沉;煮熟的汤圆因其内部受热膨胀,
体积变大,所受浮力变大,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汤圆上浮至漂浮。

煮熟的汤圆因其内部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但是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比生汤圆小,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9.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两块橡皮泥静止时如图所示,两个橡皮泥受到水的浮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两个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甲=F 乙
B .F 甲>F 乙
C .P 甲=P 乙
D .P 甲<P 乙D
解析:D
由图得,球形橡皮泥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所以实心球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F G 甲<
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所以碗状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F G =乙
所以
F F 甲乙<
由F ρV g =浮水排 得,两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关系为
V V 碗球<
所以甲杯中水面升高得少,因为是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所以放入后乙杯中的水深h 大,由p gh ρ= 可知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10.将一个重为G 的小球先后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小球在两杯液体中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如图所示,若甲杯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杯液体的密度为ρ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 .无法确定B
解析:B
小球在甲中悬浮,浮力等于重力G ,V 排等于V 物,在乙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G ,V 排小于V 物,根据F =ρ液gV 排,浮力相等,V 排越大,密度越小,故甲液体密度小于乙液体。

故选B 。

11.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试管在乙液体里排开的液体质量较小
C.装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
D.在甲液体中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力较大C
解析:C
A.因为同一支装入适量的铁砂的平底试管在两液体中都漂浮,所以试管受到的浮力:F甲=F乙,故A错误;
B.试管在甲、乙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
F浮=G排=m排g
可知,试管排开的液体质量相等,故B错误;
C.试管在甲、乙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由图知,排开的液体体积V甲>V乙,根据F浮=ρ
液V

g可知,ρ



,两液面等高,根据p=ρ液gh可知,装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
大,故D正确;
D.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所以
F浮=F下表面﹣F上表面=F下表面
因为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故D错误。

故选C。

12.小刚同学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将同一物体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的液体中。

如图所示,物体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杯液体的密度比乙杯液体的密度小
B.甲杯液体的密度跟乙杯液体密度一样大
C .物体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小
D .物体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大A 解析:A
A .甲图悬浮,浮力等于重力, =F gV G ρ=甲浮物排,乙图漂浮,浮力等于重力
'' =F gV G ρ=乙浮物排,排V >'V 排

=='' F gV G F gV ρρ==甲乙浮物浮排排
可得
ρ甲<ρ乙,故A 选项错误正确;
B .甲图和乙图是同一个鸡蛋,故重力相等,浮力相等,但是由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故液体的密度不同,故B 选项错误;
C .甲图和乙图是同一个鸡蛋,都处于平衡状态,故重力相等,浮力相等,故C 选项错误;
D .甲图和乙图是同一个鸡蛋,都处于平衡状态,故重力相等,浮力相等,故D 选项错误。

故选择A 。

13.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相同烧杯中,鸡蛋静止时液面相平,如图所示。

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 1和F 2,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1和p 2则( )
A .F 1= F 2,p 1< p 2
B .F 1< F 2,p 1= p 2
C .F 1> F 2,p 1> p 2
D .F 1= F 2,p 1= p 2A 解析:A
鸡蛋在甲溶液中悬浮,则有
1F G ρρ==甲蛋蛋,
鸡蛋在乙溶液中漂浮,则有
1F G ρρ=〉乙蛋蛋,
所以
12F F ρρ=<甲乙,
甲乙溶液的深度相同,由p gh ρ= 得
12p p <
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

故选A。

14.中国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蛟龙号”潜水器……当今中国,科技进步使生活更加便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复兴号”高速列车因为速度很大所以惯性很大
B.静止时的共享单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共享单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共享单车的车座设计得较宽,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
D.“蛟龙号”潜水器在海面下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C
解析:C
A.物体的惯性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因此共享单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共享单车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共享单车车座较宽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C正确,符合题意;
D.在海面下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因此受到的浮力也不变,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15.一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10牛的实心物块A从图(a)所示位置开始,缓慢浸入水中,最终物块A静止在图(b)所示位置,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牛。

此过程中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力_____,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_____(上述两空均选填“始终变大”、“先变大后不变”,“始终变小”或“先变小后不变”);最终物块A 受到的浮力为_____牛,初末两个状态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为_____牛。

始终变大先变大后不变44
解析:始终变大先变大后不变44
[1]实心物块A缓慢浸入水中,物块A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始终变大,由p=ρgh可知物块A 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始终变大,由F=pS可知,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力始终变大。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A受到的浮力和物体A排开水的重力相等,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增加量等于物体A排开水的重力,同理可知,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也等于物体A排开水的重力,由图可知,物块A从开始浸入到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时,排开水的重力变大,继续向下移动到图(b)所示位置,排开水的重力不变,故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先变大后不变。

[3]根据称重法,物块A受到的浮力
F浮=10N-6N=4N
最终物块A受到的浮力为4牛。

[4]由以上分析可知,初末两个状态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等于物体A排开水的重力,即物块A受到的浮力,故压力增加量为4N。

16.小华利用重为1N的橡皮泥、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和水等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
形状的关系”,她将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橡皮泥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橡皮泥的密度约为:______。

(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g 取10N/kg )
6N167×103kg/m3【分析】考查浮力计算问题
解析:6N 1.67×103kg/m 3 【分析】 考查浮力计算问题 [1]橡皮泥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1.0N 0.4N 0.6N F G F '=-=-=浮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53
33
0.6610m 110kg/m 10N/kg
F N V g ρ=
==⨯⨯⨯浮排水 橡皮泥的密度约为
33-53
1N 1.6710kg/m 610m 10N/kg
m G V V g ρ=
==≈⨯⨯⨯排 17.如图所示,容器内一块质量600g 、体积为800cm 3的木块用结实细线置于容器的水中,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N ,如果向容器内水中加入一些食盐,则木块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大
解析:变大 [1]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3343==1.010kg/m 10N /kg 810m =8N F gV ρ-⨯⨯⨯⨯浮液排
[2]向容器内水中加入一些食盐,液体的密度将变大,根据=F gV ρ浮液排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液体的密度,浮力将会变大。

18.平底容器盛有水,水深为0.5m ,容器底处水的压强为______Pa ;将重为10N ,体积为
43410m -⨯的石块浸没在该容器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N 。

(g 取10N /kg
解析:3510⨯
[1]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3331.010kg/m 10N/kg 0.5m 510Pa p gh ρ==⨯⨯⨯=⨯
[2]石块排开水的体积
43410m V V -==⨯石排
石块所受的浮力
33431.010kg/m 10N/kg 410m 4N F gV ρ-==⨯⨯⨯⨯=浮排
19.小华测得一个熟鸡蛋的质量是57.5g ,体积为55cm 3,其密度为______kg/m 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她将熟鸡蛋浸没在水中后,熟鸡蛋下沉,下沉过程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欲使熟鸡蛋悬浮,可向水中加______(选填“水”、“酒精”或“浓盐水”)。

05×103不变浓盐水 解析:05×103 不变 浓盐水 [1]熟鸡蛋的密度为
3
3
3g 57.5g =
=1.05510k /5cm m =m V ρ⨯ [2]在下沉过程中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F 浮=ρ水gV 排可知,所受浮力不变。

[3]鸡蛋原来下沉是因为所受浮力小于重力,要使鸡蛋悬浮,应使鸡蛋受到的浮力应增大到等于重力。

在排开液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根据F 浮=ρ水gV 排可知,需增大液体的密度,则应在水中加浓盐水。

20.一个竖直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5N ,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13N ,则这个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N 。

为了保证轮船顺利通过三峡大坝时,需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_______原理。

连通器 解析:连通器
[1]圆柱体悬挂在水中时,受到水的浮力
F =13N-5N=8N
[2]船闸利用的是连通器的原理。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A 和正方体B 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A 足够高,底面积为0. 03m 2,盛有0.2m 深的水;正方体B 质量为2kg ,边长为10cm 。

(g 取10N/kg ) (1)求容器A 中水的重力;
(2)求图中正方体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将正方体B 轻轻投入容器A 的水中,求正方体B 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解析:(1)60N ;(2)2000Pa ;(3)10N (1)水的体积
V 水=Sh =0.03m 2×0.2m=6×10-3m 3
由m
V
ρ=
可得水的质量 m 水=ρ水V 水=1×103kg/m 3×6×10-3m 3=6kg
则容器中水的重力
G =mg =6kg×10N/kg=60N
(2)正方体B 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 =
G B = m B g =2kg×10N/kg=20N
正方体B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 =L B 2=(0.1m)2=0.01m 2
则正方体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20N 2000Pa 0.01m
F p S === (3)假设将物体B 浸没在水中,它所受浮力大小为
F 浮=ρ水V 排g =ρ水L B 3g =1×103kg/m 3×(0.1m)3×10N/kg =10N<20N
浸没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物体将下沉,静止时沉底
F 浮 =10N
答:(1)容器A 中水的重力是60N ;
(2)图中正方体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2000Pa ;
(3)将正方体B 轻轻投入容器A 的水中时,正方体B 静止时所受的浮力是10N 。

22.有一圆柱形木头,重为800N ,体积为0.1m 3,底面积为0.1m 2,木头漂浮在水面上。

(g 取10N/kg )求:
(1)木头的密度是多少?
(2)木头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木头浸入水中的高度是多少?
解析:(1)0.8g/cm 3;(2)F 浮=800N ;(3)h =0.8m
(1)木头重800N ,则木头质量为
/80kg m G g ==
所以木头的密度
3333/80kg/0.1m =0.8?10kg/m =0.8g/cm m V ρ==
(2)木头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木头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自身重力大小,故
800N F G ==浮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根据
F ρV g =浮液排
可得
333800N =0.08m g 1?10kg/m ?10N/kg
F V ρ==浮排水 排开水的体积即为物体浸入水的体积,则木头浸入水的深度
3
20.08m =0.8m 0.1m V h S == 答:(1)木头的密度是0.8g/cm 3;
(2)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00N ;
(3)木头浸入水中的高度是0.8m 。

23.将重10N 的小球用细线系住,慢慢浸入足够深的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当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得溢出的水为6N 。

(g 取10N/kg )求:
(1)此时小球受到浮力;
(2)小球的体积;
(3)若将小球直接放入水中,当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解析:(1)6N ;(2)1.2×10-3m 3;(3)10N 。

(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小球受到浮力
F 浮=
G 排=6N
(2)小球排开水的体积
V 排=336N 110kg/m 10N/kg
F g ρ=⨯⨯浮水=6×10-4m 3 小球的体积
V =2V 排=2×6×10-4m 3=1.2×10-3m 3
(3)小球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
F 浮′=2
G 排=2×6N=12N
因为
F 浮′>G
所以小球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此时受到的浮力
F 浮′′=
G =10N
答:(1)此时小球受到浮力是6N ;
(2)小球的体积是1.2×10-3m 3;
(3)若将小球直接放入水中,当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10N 。

24.一底面积为2×10-2m 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物块,通过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4N ,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40cm (如图所示)。

求:
(1)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2)物块受到的浮力;
(3)若将细线剪断,物块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解析:(1)4×103Pa ;80N ;(2)10N ;(3)3800Pa
(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3310kg/m 10N/kg 0.4m 4000Pa p gh ρ==⨯⨯=
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224000Pa 210m 80N F pS -==⨯⨯=
(2)物块体积为
3333(0.1m)110m V L -===⨯
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333210kg/m 10N/kg 10m 10N F gV ρ-==⨯⨯=
(3)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拉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则物体的重力为
10N 4N 6N G F T =-=-=
因为木块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所以剪断细线后木块会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则排水体积为
43336N 610m 10kg/m 10N/kg
G V g ρ-=
==⨯⨯排 则水面下降高度为 3343
2322110m 610m 210m 210m V V h S
-----⨯-⨯∆===⨯⨯排
此时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33()10kg/m 10N/kg (0.4m 0.02m)3800Pa p g h h ρ=-∆=⨯⨯-=
答:(1)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为2×103Pa ,压力为80N ;
(2)物块受到的浮力为10N ;
(3)若将细线剪断,物块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3800P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