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4.1.3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4.1.3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限时
规范特训(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6分)
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器官的形成是细胞增殖的结果
B. 癌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完成正常的细胞分化
C. 机体不同组织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D. 在任何条件下,细胞分化都是不可逆转的
解析:植物器官的形成是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结果;癌细胞能无限增殖,但不能完成正常的细胞分化;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机体不同组织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在适宜的条件下,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经离体培养可重新获得分化能力。
答案:C
2. 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
A. 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B. 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C. 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
D. 小鼠腺细胞的自我复制
解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A、C、D均未发育成完整个体。
答案:B
3. [xx·青岛模拟]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过程中不会有细胞结构的改变
B. 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有利于机体新旧细胞的更替
C. 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过程中DNA和mRNA都会改变
D. 细胞衰老和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形态不会发生改变
解析: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结构、形态及功能会改变,细胞衰老过程中,会有细胞核体积变大,染色质固缩等;细胞衰老和凋亡有利于细胞的新旧更新,有利于生物体的发育;细胞凋亡过程中DNA不变,mRNA改变,细胞癌变过程中DNA改变;细胞衰老和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会改变,并导致细胞的功能改变。
答案:B
4. 如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甲细胞形成的乙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所以乙细胞能无限增殖
B. 若丁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⑦所起的作用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C. 一般情况下,甲、乙、丙、丁等细胞的细胞核中的DNA相同
D. 甲细胞分化成丁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析:由甲干细胞形成的乙干细胞虽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但其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故A错误;⑦为高尔基体,其作用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故B正确;由于甲、乙、丙、丁是由同一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其细胞核内的DNA相同,故C正确;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D正确。
答案:A
5.下列关于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增殖的细胞不一定能分化
B. 正常情况下,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都会导致一些基因丢失
C. 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都有基因的表达
D. 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既有细胞增殖也有细胞分化
解析:能增殖的细胞不一定能分化,如精原细胞可以增殖但不能分化;正常情况下,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都不会丢失基因;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都需要合成蛋白质,所以都会发生基因的表达;花药离体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脱分化中存在细胞增殖,再分化中既有细胞增殖也有细胞分化。
答案:B
6.干细胞的研究一直是科技热点之一。
干细胞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能自我复制,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分化的原始细胞。
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造血干细胞比受精卵分化程度低
B. 造血干细胞分化出各类血细胞,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 在生物体内,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D. 造血干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解析:受精卵分化程度最低,全能性最高;造血干细胞分化出的各类血细胞没有发育成个体,因此不能说明其表现出了细胞的全能性;在生物体内,分化是不可逆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血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C
7. [xx·济南质检]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细胞,它们只有接受了足量的神经生长因子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没有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细胞将不再分裂
B. 存活的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可建立突触结构
C. 神经细胞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编程性死亡
D. 只有在胚胎发育时期神经细胞才会发生凋亡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运动神经细胞只有接受了足量的神经生长因子才能生存,因此没有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细胞不能生存,而不是分裂,A错误;神经细胞与靶细胞之间以突触的形式建立联系,B正确;神经细胞凋亡除了受基因控制外,也受环境的影响,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错误;细胞凋亡伴随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D错误。
答案:B
8. 科学家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1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 降解,所以nuc-1基因又被称为细胞“死亡基因”。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靶细胞在效应T细胞的作用下死亡可能与nuc-1基因被激活有关
B.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中的nuc-1基因也在表达
C. 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运输
D. 癌变细胞中nuc-1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受阻
解析:每个细胞都含有nuc-1基因,细胞的死亡与否可能与其是否激活有关;胚胎发
育过程中有细胞的凋亡;该蛋白质是细胞内蛋白质,不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运输;癌变细胞中该基因表达受阻,因而会无限增殖。
答案:C
9.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脑细胞因缺氧而死亡是细胞坏死
B. 细胞代谢速率减慢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
C. 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原因
D. 老鼠在胚胎时期指间有蹼,出生后指间无蹼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解析:脑细胞因缺氧而死亡是细胞的不正常死亡,属于细胞坏死;细胞代谢速率减慢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细胞癌变是由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突变而引起的;细胞凋亡是生物体内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老鼠在胚胎时期指间有蹼,出生后指间无蹼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答案:C
10. [xx·安庆质检]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随着物质P浓度的增加,促进癌细胞凋亡作用越明显,但与处理时间无关
B. 随着物质P处理时间的延长,抵制癌细胞增殖作用越明显,但与浓度无关
C. 物质P对癌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D. 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为1.00 g/L
解析:分析图中曲线可知,物质P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影响抑制率,A、B错误;从实验的结果看,该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理很可能是调控了癌细胞内凋亡基因的表达,使癌细胞进入自动编程性死亡的程序,C正确;本实验只是设置了物质P的部分浓度,虽然在1.00 g/L时抑制效果较另两组好,但不能确定该浓度为最佳浓度,D错误。
答案:C
11. [xx·唐山模拟]如图为人体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生命历程中的不同阶段。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比②③④更容易表现出全能性
B. b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 ⑤⑥⑦的核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 c过程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解析:①的分化程度低,与②③④相比更容易表现出全能性,A项正确;b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项正确;⑤⑥⑦的核内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C项错误;细胞的衰老、凋亡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D项正确。
答案:C
12.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体内也存在一种被称为“ISL1”的心脏祖细胞,它可以分化为心肌、血管等特定类型的细胞。
下列有关心脏祖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心脏祖细胞分化程度比心肌细胞的低
B. 心脏祖细胞的分化性能比胚胎干细胞的低
C. 心脏祖细胞与心肌细胞的核遗传信息相同
D. 心脏祖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形态结构不同的直接原因是mRNA不同
解析:心肌细胞是由心脏祖细胞分化而来的,可见心脏祖细胞的分化程度比心肌细胞的低。
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故心脏祖细胞的分化性能比胚胎干细胞的低。
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细胞(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故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心脏祖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形态结构不同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不同,根本原因才是mRNA不同。
答案:D
13. [xx·灵宝模拟]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其大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皱缩、核染色质收缩表明细胞处于衰老状态
B. 图示过程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C. 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有关
D. 细胞凋亡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与细胞坏死有明显区别
解析:衰老的细胞出现了以下特征:皱缩、体积变小、代谢速率减慢、色素沉积、酶活性降低、染色质收缩、膜通透性改变等。
细胞凋亡是细胞内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中。
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通过细胞内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崩溃分解成多个凋亡小体,吞噬细胞将凋亡小体吞噬后,在细胞内溶酶体的作用下将凋亡小体分解。
答案:B
14. 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的P53基因是一种遏制细胞癌变的基因,几乎所有的癌细胞中都有P53基因异常的现象。
现在通过动物病毒转导的方法将正常的P53基因转入癌细胞中,发现能引起癌细胞产生“自杀现象”,从而为癌症的治疗又提供了一个方向。
请推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癌细胞的P53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B. 细胞的DNA受损时,可能会激活P53基因
C. 正常的P53基因相对于异常基因是显性基因
D. 转入P53基因后,癌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析:P53基因是一种遏制细胞癌变的基因,癌细胞中P53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出现P53基因异常的现象;细胞的DNA受损时,可能引起细胞癌变从而会激活P53基因;将正常的P53基因转入癌细胞时,癌细胞发生了基因重组,引起癌细胞产生“自杀现象”,说明P53基因发挥了作用,即表明正常的P53基因相对于异常基因是显性基因。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15. (16分)演艺圈的女明星,有些为了保持年轻貌美,不惜重金到香港注射人体胎盘素。
人体胎盘素的功效主要有:全面激活面部休眠的成体细胞,使之转化为功能细胞;加强全身皮肤纤维母细胞、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的新陈代谢,增加表皮与真皮层的厚度;全面促进新生角质层细胞的增殖与生长,加速死皮细胞的脱落,对各类衰老产生的色素沉着、面部各类色斑(遗传类色斑除外)有很强的淡化作用;迅速溶解衰老皮肤点状、片状色素堆积,使皮肤肤质细腻、色泽均匀、洁净无瑕。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衰老的细胞内水分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那么所有生物的细胞内水分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衰老的细胞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衰老后细胞核________,核膜________。
那么人体内所有细胞衰老都会出现这
种情况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
(3)现有衰老的肝细胞和新生的肝细胞,用______________(染色剂)能将染色质染色,染色深浅的比较,情况是______________。
(4)与题干中休眠细胞相比,功能细胞内的水分________、酶的活性________,进而细胞代谢______________。
(5)注射人体胎盘素以后,新生的角质层细胞的细胞周期将________(填“缩短”或“延长”)。
解析:细胞衰老的特点有细胞内的水分减少,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代谢速率减慢,细胞核变大,核膜内折,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等。
但是具有这些特点的细胞不一定是衰老的细胞,比如种子成熟过程中水分减少,但并未出现细胞衰老。
另外,衰老的细胞也不一定都具备以上特点,比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衰老时也就不存在细胞核变大和核膜内折的现象。
答案:(1)减少不一定种子成熟过程中水分减少,但细胞没有出现衰老(2)变大内折不一定因为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3)醋酸洋红或龙胆紫衰老的肝细胞细胞核染色较深(4)多强旺盛(5)缩短
16. (16分)如图表示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命历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分①细胞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依据是________,细胞②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请用箭头和文字简要表明该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形状发生改变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白细胞发生了癌变,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__________发生了突变,癌细胞无限增殖过程中直接参与a、b过程的无膜细胞器依次是______________。
解析:(1)区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依据是有无细胞壁。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
原因有两个:细胞核中的DNA 不会随细胞的增大而增加;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图中的c 过程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存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没有DNA 的复制。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的形状发生改变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分子中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4)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直接参与a 、b 过程的无膜细胞器依次是核糖体、中心体。
答案:(1)有无细胞壁 细胞核中DNA 不会随细胞增大而增加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例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NA ――→转录mRNA ――→翻译
蛋白质 (3)血红蛋白分子中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4)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核糖体、中心体
17. (12分)以下是有关细胞分化和衰老的探索实验,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
(1)斯图尔德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进行培养,最终获得发育完整的新个体。
实验过程如下:
从根的切片分离出单个细胞――→A
合适的培养基
细胞团B,胚状体→植株
①A 过程称为________,诱导这一过程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②这一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索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衰老动物体内细胞分裂速度明显减慢。
但把衰老动物体内的细胞移植到幼龄动物体内,这些细胞的分裂次数增加。
Krohn 用近交系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实验。
他将小鼠F 的皮肤移植到小鼠F 1身上,当小鼠F 1变老时,又移植到小鼠F 2身上,这样他进行了系统移植,结果移植的皮肤细胞可生活7年~8年,远远超过其原来供体的寿命。
①Krohn 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rohn 的实验能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实验是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依据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
(2)从本小题细胞衰老的研究可以看出,细胞衰老与细胞所处的环境有关,受环境影响。
答案:(1)①脱分化 植物激素(或生长素,或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 ②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①研究引起细胞衰老的原因是细胞本身的衰老还是体内环境的恶化(或改变) ②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环境因素的影响(或细胞衰老与所处个体的年龄有关,或细胞衰老是多种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40311 9D77 鵷23598 5C2E 尮|[]21281 5321 匡=h37802 93AA 鎪940481 9E21 鸡22174 569E 嚞28872 70C8 烈31997 7CFD 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