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第一部分化学知识拓展
一、醋的来源
相传古代的时候醋是酒圣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
杜康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在作坊里提水、搬缸什么都干,慢慢也学会了酿酒技术。
后来,黑塔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
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
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
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调料叫“醋”。
我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已有了醋的文字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专门酿醋的作坊。
到汉代时,醋开始普遍生产。
南北朝时,食醋的产量和销量都已很大,其时的名著《齐民要术》曾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从上古到北魏时期的制醋经验和成就,书中共收载了22种制醋方法,这也是我国现存史料中,对粮食酿造醋的最早记载。
日本古籍中也称“醋”为“苦酒”、“酢”。
因此迄今为止该国仍将“醋”称为“酢”,如:把”米醋”称之为“米酢”。
这就是日本醋的酿造技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据史书考证“醋”的酿造技术大约是在日本应神天皇时代(公元369--419年)由中国传入日本的。
据传,西洋醋诞生于公元前5000年,在巴比诺利亚,人们用椰树的树液、果汁以及葡萄干酿酒,再经发酵制成醋。
由于椰枣树液的甜度较低,人们摘下成熟的果实,晒干,制成浓稠装糖浆,在圣经中称之为蜜。
在蜜中添加葡萄酒发酵液作为菌种,一个人就能制成酒,酒再制成醋。
醋在英文中称之为vinegar,来源于法文vinaigre,意思是酒(vin)发酸(aigre)。
由此可知,醋来源于酒的酸败。
有意思的是这和中国有关醋的传说不谋而合。
二、醋的作用
1.烹调用醋醋是一种重要的调料,在烹调中能解腥、祛膻、减辣、添香、引甜、催熟、防黑、防腐、起花
2.美容护肤:因为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它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皮肤、头发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用加醋的水洗皮肤,能使皮肤吸收到一些十分需要的营养素,从而起到松软皮肤、增强皮肤活力的作用。
3.抗癌:据日本实验,用薏米和玉米作原料酿制的醋中,均发现了抗肿瘤的活性物质,具有抗癌作用。
我国实践证明,醋蛋液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含有多种维生素,能阻断亚硝胺的形成,同时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因而有防癌效果。
4.消除疲劳:进食适量醋或在洗澡水中略加点老陈醋,可降低机体内的乳酸量,软化肌肉,防止和消除肌肉疲劳。
5.此外,失眠患者睡前倒杯凉开水,再加入1匙醋,喝下后会很快入睡。
临睡前用温热老陈醋搓搓脚心,也会使你容易进入梦乡。
老年人经常饮点醋,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防止骨质疏松症。
在“流感”发病季节。
房间用醋薰一薰,可使空气消毒,预防感冒;用老陈醋加盐煎服,还可止吐止泻。
6.醋,虽然好处多多,但醋未必对人人都有保健作用,同时更不能忽视醋的副作用而随意大量食用,例如胃溃疡和胃酸过多患者不宜食醋、对醋过敏者及低血压者应忌用,老年人在骨折治疗和康复期间应避免吃醋等
第二部分化学实验拓展
1.乙酸、碳酸、硅酸三者酸性的比较
为了确认乙酸、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其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可供选择的试剂有:酸:醋酸、碳酸、硅酸;盐:碳酸钠固体、饱和的NaHCO3溶液、硅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
(1)锥形瓶A内试剂是________,分液漏斗中所盛试剂是________。
(2)装置B中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可知三种酸的酸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2.乙酸乙酯的分离提纯
现欲分离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人适当的分离方法,在方框内填入所分离的有关物质的名称:
(1)写出各有关物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_ ,E_______。
(2)写出加入的试剂:a________,b_______。
(3)写出有关的操作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学案导学
【阅读课本75页,完成下列问题】
二、乙酸
1.组成和结构:分子式_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乙酸的官能团为_____,叫做___________。
2.物理性质:乙酸俗称___________,常温下是有________气味的________色液体。
沸点____,熔点_______。
当温度低于熔点时,乙酸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称为_____________。
乙酸易溶于_______和
_________。
3.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乙酸是一种有机酸,但酸性比碳酸________
①在水中能电离出H+,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指示剂作用,可使紫色石蕊溶液_____________
③与活泼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
④与碱性氧化物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与碱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与盐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酯化反应
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原理:
【实验3-4】①实验现象: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__________生成,
并且可以闻到____________。
(这种有香味的液体叫___________。
)
②反应特点:反应速率__________,一般加入_________做催化剂,并且要________,酯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
注意事项:
1.实验时,试剂加入的顺序是___________,且乙醇、浓硫酸、乙酸的体积比为3:2:2
2.弯导管兼起作用,导管末端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加热试管的原因:
4.浓硫酸的作用: 、,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6.酯的分离: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
【小结】乙酸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方式
1.电离断裂键____________
2.与金属、碱、碱性氧化物、盐反应断键___________
3.与醇发生酯化反应断键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写出乙酸与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素养提升
1.下列是有关生活中对醋酸的应用,其中主要利用了醋酸酸性的是()
A.醋酸溶液可一定程度上治疗手足癣B.熏醋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流行性感冒
C.醋可以除去水壶上的水垢D.用醋烹饪鱼,可除去鱼的腥味
2.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种
B 、2种C、3 种 D 、4种
3.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某实验小组先从梨中分离出一种酯,然后将分离出的酯水解,得到了乙酸和另一种化学式为C6H13OH的物质.对于此过程,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小组分离出的酯可表示为CH3COOC6H13
B.不需要催化剂,这种酯在水中加热即可大量水解
C.C6H13OH分子中含有羟基D.C6H13OH可以和金属钠反应
4.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
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2—丁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A、只有②④⑤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④
D、全部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B.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C.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6.能一次区分CH3COOH、CH3CH2OH、、四种物质的试纸或试剂是( )
A.H2O B.Na2CO3稀溶液C.石蕊试液D.NaHSO4溶液
7. [2014·全国卷]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
8.(13分)[2014·全国卷]
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
数据如下: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
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min。
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填标号)。
(7)本实验的产率是(填标号)。
a.30℅ b.40℅ c.60℅ d.90℅
(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 ℃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填“高”或“低”) 原因是
26.(13分)
(1)球形冷凝管
(2)洗掉大部分硫酸和醋酸洗掉碳酸氢钠(3)d
(4)提高醇的转化率
(5)干燥
(6)b
(7)c
(8)高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