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7八上·重庆期中) 如图所示,下列的光学现象及其解释中正确的是()
A . 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 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C . 图c表示的是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D . 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2. (2分)(2019·延庆模拟) 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 日偏食
B . 湖边夜景
C . 筷子变弯折
D . 汽车观后镜
3. (2分)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 透镜成的是虚像
C .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 . 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4. (2分)(2018·高阳模拟) 物体从距凸透镜18cm移到距凸透镜12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
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 5cm
B . 10cm
C . 15cm
D . 20cm
5. (2分)(2017·路南模拟)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cm处,如图,在蜡烛从10cm处逐渐移至40cm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像的大小逐渐变大
B . 像的大小逐渐变小
C . 成的一直是实像
D . 像与物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6. (2分) (2017八上·福建期中)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图中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7. (2分)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 .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 .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 .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 .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8. (2分)(2016·河北模拟)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 山在水中的“倒影”
B . 月食
C . 筷子好像被水“折断”了
D .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9. (2分) (2020八上·通榆期末)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 水中的倒影
B . 墙上的手影
C . 池水变“浅”
D . 小孔成像
10. (2分)(2017·赤峰) 如图所示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 小孔成像
B . 隔墙看小猫
C . 用放大镜看指纹
D . 海市蜃楼
11. (2分) (2018八上·路南期中)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 . 大于30cm
B . 小于15cm
C . 等于30cm
D . 大于15cm,小于30cm
12. (2分)(2019·孝义模拟)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 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13. (2分)下列四幅光经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4. (2分)(2020·鞍山) 2020年6月21日恰逢我国夏至节气,全球出现“金环凌空”的日食盛景,我国许多地区都能观看到这一奇观。

下列选项中与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 屏幕上的“手影”
B . 水中的“倒影”
C . 放大镜把字放大
D . 筷子好像“折断”了
15. (2分)如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入射角是0°时,反射角也是0°
B . 入射角增加15°时,反射角也增加15°
C . 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D .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垂直时,反射角为90°
16. (2分)(2019·许昌模拟)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注重自己的仪表,某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让学生一进入学校就要正衣冠。

当同学小明和小张进校后站在平面镜前整理衣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明和小张在平而镜中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B . 当小明逐渐靠近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C . 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见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和他身高相同
D . 如果小明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张的眼睛,则小张也能够在平而镜中看见小明的眼睛
17. (2分)“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的“摄影”、投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的“倒影”等.如图所示,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 . 摄影﹣光的反射
C . 投影﹣光的色散
D . 倒影﹣光的折射
18. (2分)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靠近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19. (2分) (2020八上·来宾期末) 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贡献正确的是()
A . 牛顿——奠定量子力学
B . 哥白尼一一提出相对论
C . 爱因斯坦一一提出日心说
D . 伽利略——率先使用望远镜观察天空
20. (2分) (2019八上·乌兰察布月考) 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同学学习了“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 .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 . 虚像一定是倒立的
C .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 .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
21. (2分) (2015八上·中山期末) 一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时,在另一侧距离凸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________立、________的实像.
22. (2分)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 m/s;在其他介质中,电磁波传播的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个速度.
23. (2分)如图是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________是反射光线,如果这两种介质是空气和玻璃,此图中,光是从________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
24. (3分) (2018八上·蓟州月考) 身高1.6 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人在镜中的像高________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1s,则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 (2分) (2019·武威) 春日,花红柳绿。

看桃花,花呈红色,是因为桃花__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

公园内,鱼翔浅底,看到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0分)
26. (6分) (2017八上·如皋期中)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cm
(2)如图乙,此时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_ 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导致像呈在光屏上方,要使像能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 选填“上”或“下”调整.
(4)在上一步调整好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如图丙,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
(5)如图丁,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____ (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27. (4分)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挡光板的夹缝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用光屏接收到从三棱镜的另一侧出射的光线.
(1)实验时,一边慢慢转动三棱镜,一边注意观察光屏,在光屏上可观察到彩色光带,这说明________ (2)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可以适当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
(3)光屏上A、B是彩色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B为________ 光,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为了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改进措施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答案:21-1、
考点:
解析:
答案:22-1、
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0分)答案:26-1、
答案:26-2、
答案:26-3、
答案:26-4、
答案:26-5、
考点:
解析:
答案:27-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