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
引言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指的是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规划。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问题分析
1.1招标投标不够公正透明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和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密不可分,需要他们的大力支持,否则很难进行。
项目的招标投标就基本由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控制,缺少透明度,导致以后实施中问题不断暴露。
1.2设计方案变更过多
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变更比较频繁,频繁的变更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而且影响工程投资。
1.3施工中质量意识普遍较低
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标准和安全系数是遵循国家相关规范的,质量要求和其他水利工程项目一样,绝对不允许马虎。
在农田水利工程实施中,忽视质量管理的大有人在,甚至技术干部都存在这种思想。
2 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措施分析
2.1建立农田水利综合体系
加大节水力度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农田水利综合体系。
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
2.2因地制宜,促进农田水利全面发展
根据农业经济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多方论证,科学规划,慎重布局,坚持走“政府组织、项目带动、政策引导、全民参与”之路;统筹考虑防洪除涝、水资源配置与供给、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需求,进一步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强化管理能力,保全工程能力,扩展服务能力,促进农田水利全面发展。
2.3开发人力资源,培养水利技术人员
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2.4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
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
2.5加强资金投入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
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
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
2.6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
建后形成的小型农田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2.7提高施工设计质量管理水平
2.7.1施工方案编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应在施工之前确立施工组织管理体系和施工部署,选用基础施工方法,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前准备工作计划,以及劳动力、施工机械、材料等需要量计划;在工程开工之后,分阶段编制施工方案,譬如在主体结构阶段、装饰阶段等,重点是对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项需要量的调整为主;施工方案的编制应该有技术负责人主编,并由各相关部门参与,使其发挥真正指导施工的作用;施工方案的编制,还要做到动态管理,使其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7.2因地制宜完成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在批复“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的,施工图要按照以下标准设计:首先,选择较优的技术经济指标,使得工程能够满足排灌功能,还可以尽量少占农田;其次是在在施工图上标识灌溉片区沟、渠、路等的平面位臵,为避免部分沟渠及建筑物留下质量隐患,必须对其进行合理地裁弯取直,与今后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相符合;最后是计算确定根据沟渠灌溉面积、排水面积、地下水埋深,根据地质条件优化其纵横断面。
2.8选择质优材料,加强材料管理
(1)对于施工材料的采购环节,采购人员坚持“货比三家”原则,选择质量上乘的材料,杜绝选购价格便宜而质量有问题的材料,材料的运输问题也要在采购的时候综合考虑,尽量就近选购材料和单家采购材料,降低采购成本;
(2)材料的进场审批,工程项目经理应该委派相关人员对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等技术文件进行严格检查,需要实验室出具质量证明的,必须审核实验室的资质并在出具的证明文件上签字盖章。
(3)材料的储存,材料应该根据本身的特点分类、分地点存储,譬如水泥等材料应该放在干燥、恒温的地方,而砂石只需放在防止流失的地点。
3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重点内容分析
3.1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预应力锚固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特别是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都面临着原先建筑物的加固和受力条件的改善问题,而预应力锚固技术是在预应力岩锚与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它在工程施工特别是水利工程施工中有着巨大潜力的应用。
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及施工技术管理实践表明它能有效地满足加固改善原有建筑物的目的,也能有效的在新建工程项目显示其独特作用。
3.2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
该技术使用填筑土石坝的大型运输,振动碾压机械,压实非常干硬的混凝土拌和物,采用大体积,薄层碾压上升的浇筑方法,这种施工方法速度快,投资省,经济效益高。
碾压混凝土有别于常规混凝土的主要特征是拌和物干硬,坍落度為零。
施工方法更接近于土石坝的填筑方法,采用通仓薄层式的铺料,振动碾表面压实,而常规大坝混凝土施工采用柱状分块,插入式捣固。
3.3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修建闸坝工程所特有的重要工程措施是施工导流。
导流时段的划分、导流流量的选择、导流方案及措施的拟定等,均应按国家建设计划的要求为标准,按水工建筑物主体工程的控制进度作为主要依据。
控制性施工总进度实际就是坝和导流工程在洪水赛跑中所必须达到的时间指标,如何安全度汛在施工中是十分关键的,导流工程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合理的安排工期,熟悉地理知识,在设计中做到细致有度。
结语
综上所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应该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求发挥工程在服务人民生活生产的作用,减少自然灾害等给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带来的危害,对于农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海. 浅谈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浙江水利.2014(07)
[2]李鹏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问题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