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种苗设施栽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卉种苗设施栽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韩斌黄金锋郁国强刘冰陈慧
来源:《新农业》2022年第15期
摘要:本文在花卉种苗设施栽培的基础上,致力于研究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分析当前国内外花卉设施栽培的现状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对花卉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關键词:花卉种苗;设施栽培;现状;发展趋势
花卉商品化发展着眼于20世纪80年代。

几十年来,花卉业蓬勃发展,年生产总值领先诸多行业,年出口额也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

但在相关政策和技术方面始终与其他花卉大国有较大的差距。

花卉的培育受季节因素的干扰较大,人们为克服地域和季节的限制,努力研发有效手段,为花卉的生产和出口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所谓花卉的设施栽培,就是指在花卉的栽培手段上实施保护性栽培。

从全世界的花卉市场上来看,国外的栽培手段更倾向于无土栽培,尤其在荷兰、以色列等花卉大国,无土栽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中,荷兰的无土栽培技术最为发达,其栽培面积已超过了总面积的70%,应用范围拓展到了电脑养花、平菇废渣养花这样的养殖方式,电脑养花更是应用在工厂化生产领域。

我国的设施农业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将设施栽培大规模应用于花卉上,在此之前,设施栽培这种技术更多的是应用于蔬菜和粮食作物。

我国的花卉产业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在设施装备、栽培技术、核心技术和花卉品质等重要参数上与花卉大国相差较多,尤其在鲜花领域,更是落后。

我国人民对花卉的购买欲望较低,导致花卉的价格一路低开,但这并不是个好现象。

价格过低会导致恶性竞争,进而影响市场秩序,形成恶性循环,阻碍我国的花卉市场蓬勃发展。

另外花卉科研水平较低,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

多年来一直依靠引进外国种苗的方式来增加国内的花卉品种,导致原本就有的优良品种大量减少甚至灭绝。

2.1 盲目套用他人模式
我国的地域辽阔,气候多种多样。

所以,在进行花卉的设施配套时,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配套模式,切忌一种配套模式套用在所有的地域上,这样等于做无用功。

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刚刚引进镀樟棚架时,由于没有考虑到地域的影响因素,而直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结果造成长期处于亏损的状况。

所以,盲目套用他人的模式时要注意事先排除影响因素,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比如,我国北方的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小,
可选用永久性温棚来对花卉进行保护性栽培。

而我国南方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小,可以选择塑料大棚来对花卉进行保护性栽培。

2.2 缺乏行业标准
花卉是一种较为脆弱的植物,其特性带来的结果就是花卉产品质量普遍偏低,再加上不合理的设施结构,导致花卉经常遭受病虫害的侵蚀。

花农没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过分追求利益,盲目使用农药和化肥,既没有提高花卉的质量,又污染了环境,造成花卉产品在市场中的恶性循环。

这样一来,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就显得迫在眉睫。

2.3 设施条件差,难以实现产业化
在一些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域,基础设施条件差,设施环境的控制能力低,其自然环境也不利于花卉的生长,诸多条件限制了设施花卉的发展。

然而,不只是这一个原因。

在这些地域,人们的花卉种植和维护意识不强,多数花农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更缺乏科学的种植经验,导致其种植水平偏低。

除此之外,这些花农具有强烈的小农意识,且对于花卉种植主动性差,缺乏市场观察、风险判断和产业长远规划等能力,对市场依赖性较强。

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国的花卉生产还处于小农经济阶段,营销方式较为落后。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目前的花卉市场产业优势不明显,难以实现现代化,市场竞争力差。

3.1 政府引导,企业投资
从世界花卉市场的发展势头来看,我国的花卉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迎接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设施花卉业体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借此,我们可以向花卉大国多多学习,建立花卉产业群,但这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用于引导花农对设施花卉的投入,依靠政策倾斜扶持花卉业的发展,使花卉业在农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此外,政府可以设立一些有关设施花卉的科技项目供企业来申报,借此引导涉农企业将目光放在花卉业上来,使花卉业得到蓬勃发展,尽快形成强大的生产力。

3.2 加强投入
通过加强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投入,促进设施花卉的良好发展。

我国的设施栽培与世界先进国家还差之甚远,其本质还是在于人才的差距。

花卉新品种的培育、温室管理技术系统化、管理和生产水平的提高都可以对我国的设施花卉发展进行有效促进。

尤其在花卉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方面,更要格外重视。

多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技术培训,形成一定的培训网络,从花卉种植一直到经营销售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让花卉从业者有强烈的归属感,全面提高从业者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3.3 大力宣传“花文化”
宣传“花文化”,让消费者提起消费的兴趣,从而促进消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愈发注重生活质量,强调生活美感,花卉消费也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花的文化其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们依靠花来装点家居的方式由来已久。

如果找准时机,加强对花文化的宣传力度,调动消费者对于高端花卉的消费积极性,这样一来,人们与花的距离在无形中就会缩短,有利于刺激消费,进而开拓市场。

花卉将逐步从低档消费品向中高档消费品过渡,从以往的节日消费向日常消费进行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花卉在人们心中的定位。

3.4 加强技术管理和创新
第一,把握花卉种苗培育的影响因素。

花卉种苗的培育和技术路线、培育的环境条件等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常规的种苗培育方法为杂交,现阶段逐步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具有特定品质的种苗,如增加基因病虫害预防的功能。

与此同时,还要关注花卉种苗培育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如营养要素的供应、温度控制、光照控制等。

第二,种苗杂交后的筛选技术。

将不同品种上的某些优秀特性集中在一起,提高种苗在某方面的性能,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杂交之后会存在多种遗传性状的子代,因而要通过筛选的方法来获得稳定的遗传特性,当前可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实现科学的模拟,其中运用了分子生物学的原理,筛选的效率和精准度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第三,试管培育技术。

在试管中注入适量营养液,其中富含水分及微量元素,将植物根系浸泡在试管中,就能实现和土壤相同的效果,这种培养方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相对简单,培养时控制好室内的环境温度和光照条件即可,相比于土壤条件下的培养,这种方式成花时间更短。

3.5 发展花卉种苗培育设施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花卉种苗培育设施,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在大规模的种苗培育活动中,这种技术利用先进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其他各种监控设施,对花卉生长环境中的水、肥、温度等因素实施全天候的监控,并且通过计算机和软件系统将这些参数展示出来。

管理人员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花卉种苗当前的生长情况,这种技术的特点是规范、精确、自动化,有利于开展规模化的培育。

综上所述,花卉种苗设施栽培的出现体现了当今社会对美的迫切需求,同样也对当今花卉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从20世纪80年代顺应时代潮流,开始进行花卉业的变革,历史不算长远,但有厚积薄发的潜质,有世界花卉大国的丰富经验,只要找准花卉市场的痛点,积极做出应对措施,就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在运用价值上,花卉种苗设施栽培是当仁不让的高价值产物,此种模式的出现为花卉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