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长河源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资阳市长河源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
B.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
C.含有金属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
参考答案:
A
考点: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A、惰性气体组成的晶体中不含化学键;
B、分子能电离出两个H+的酸才是二元酸;
C、AlCl3晶体中含有金属元素,但是分子晶体;
D、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但活泼性不一定强,还取决于化学键的强弱.
解答:解:A、惰性气体组成的晶体中不含化学键,只含有分子间作用力,故A正确;
B、分子能电离出两个H+的酸才是二元酸,如CH3COOH分子中含有4个H,却是一元酸,故B错误;
C、AlCl3晶体中含有金属元素,但以共价键结合,属于分子晶体,故C错误;
D、氮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因单质中的键能较大,则N2很稳定,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晶体、二元酸以及非金属性等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本题中注意非金属性强的物质不一定活泼.
2. 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CH3(CH2)2CH3②CH3(CH2)3CH3③(CH3)3CH ④(CH3)2CHCH2CH3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参考答案:
A 略
3.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 + HBrO 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合成NH3反应为N2(g)+3H2(g)2NH3(g)ΔH<0,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低温度的措施
C.反应CO+NO2CO2+NO ΔH<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对2HI(g)H2(g)+I2(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参考答案:
D
略
4. 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其总反应为:2C2H6+7O2+8KOH==4K2CO3+10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
B.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增大
C.每消耗1molC2H6,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mol
D.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参考答案:
C
略
5. 某物质的晶体中含A、B、C三种元素,其排列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前后两面心上的B原子未能画出),晶体中A、B、C的中原子个数之比依次为
A.1:3:1
B.2:3:1
C.2:2:1
D.1:3:3
参考答案:
A
6. 在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含有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的环上,碳原子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6个
参考答案:
D
略
7. 在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 + nB=pC。
t秒末,A减少了1 mol,B减少了1.25 mol,C增加了0.25 mol/L。
则m ∶ n ∶ p应
为()
A.4∶ 5∶ 2 B.2∶ 5∶ 4 C.1∶ 3∶ 2 D.3∶ 2∶ 1
参考答案:
A
略
8. 下列同系物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的是:
A.烷烃 B.烯烃 C.炔烃 D.苯及苯的同系物
参考答案:
略
9. 乙醇可以发生下列反应,在反应里乙醇分子断裂C—O键而失去羟基的是
()
A.乙醇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至170℃B.乙醇的催化氧化
C.乙醇与钠反应生成氢气D.乙醇与浓氢溴酸加热发生取代反应
参考答案:
AD 略
10.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 (g)+xB(g)
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s)
B.30min时扩大容器的体积,40min时升高温度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30min和54min的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4
参考答案:
B
略
11. 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名词,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
参考答案:
A
略
12. 一定温度下,某NaCl稀溶液中[H+]为1×10-6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NaCl溶液显酸性B.该NaCl溶液中K w=1×10-14 C.该NaCl溶液稀释10倍后pH=7 D.该NaCl溶液中K w=1×10-12
参考答案:
D
略
13. 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缺钙会造成骨骼和牙齿脆弱。
当从食物中不足以得到人体所需的钙时,就要用含钙的药品来“补钙”。
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补钙药品的是()
A.CaCO3 B.CaO C.Ca(OH)2 D.Ca
参考答案:
A
略
14.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的价电子层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六氟化氙(XeF4) B.次氯酸(HClO) C.光气(COCl2) D.三氟化硼(BF3)
参考答案:
C
略
15. 下列分子中的14个碳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0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圆底烧瓶中装锌片(两次实验中所用锌片大小和外形相同)、恒压分液漏斗中装稀硫酸,以生成20.0mL气体为计时终点,结果为t1>t2.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比较实验I和Ⅱ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二】探究铁的电化学腐蚀.
①圆底烧瓶中装铁粉和碳粉混合物,恒压分液漏斗中装稀硫酸,打开活塞加入稀硫酸后量气管中出现的现象是:左侧液面右侧液面(选填“上升”、“下降”).
②圆底烧瓶中装与①相同量的铁粉和碳粉混合物,恒压分液漏斗中装食盐水,打开活塞加入食盐水后,你预测量气管中出现的现象是:.实际观察到的现象可能与预测并不一致,装置气密性良好,原因是.
参考答案:
【实验一】从量气管右侧管口加水至左右两管出现液面高度差时停止加水,若较长时间能保持液面高度差不变,则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实验二】①下降;上升;
②吸氧腐蚀消耗氧气,反应放热使气体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恰好不变,液面没有升降;发生吸氧腐蚀消耗氧气,气体分子数减小.
【考点】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分析】根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t1>t2,说明实验Ⅱ反应速率较大,结合浓度的影响判断;
①据Fe+H2SO4=FeSO4+H2↑,而且放热分析;
②正极发生的反应为O2+4e﹣+4OH﹣=2H2O,且反应放热据此进行预测;发生吸氧腐蚀消耗氧气,气体分子数减小.
【解答】解:【实验一】由实验装置分析得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从量气管右侧管口加水至左右两管出现液面高度差时停止加水,若较长时间能保持液面高度差不变,则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故答案为:从量气管右侧管口加水至左右两管出现液面高度差时停止加水,若较长时间能保持液面高度差不变,则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t1>t2,说明实验Ⅱ反应速率较大,二者浓度不同,说明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故答案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实验二】①Fe+H2SO4=FeSO4+H2↑,有气体生成,而且放热,故压强增加,故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
故答案为:下降;上升;
②正极发生的反应为O2+4e﹣+4OH﹣=2H2O,且反应放热,预测量气管中出现的现象是:吸氧腐蚀消耗氧气,反应放热使气体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恰好不变,液面没有升降;实际观察到的现象可能与预测并不一致,装置气密性良好,原因是发生吸氧腐蚀消耗氧气,气体分子数减小,
故答案为:吸氧腐蚀消耗氧气,反应放热使气体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恰好不变,液面没有升降;发生吸氧腐蚀消耗氧气,气体分子数减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钢铁的电化学腐蚀,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小分子通过___________反应制得的,合成的单体是_______________,合成酚醛树脂的单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聚苯乙烯的结构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聚苯乙烯的链节是___________,单体是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测得某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值)为52000,则该高聚物的聚合度n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聚合CH2==CHOOCCH3苯酚和甲醛
②500 18.
I.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第一组实验。
(1)在保证电极反应不变的情况下,不能替代Cu做电极的是(填字母序号)。
A.铝 B.石墨 C.银 D.铂
(2)N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3)实验过程中,SO42-(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不”)
移动;滤纸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II.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第二组实验。
实验过程中,两极均有气体产生,Y极区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
查阅资料发现,高铁
酸根(FeO42-)在溶液中呈紫红色。
(4)电解过程中,X极区溶液的pH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5)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 - 6e- + 8OH- == FeO42- + 4H2O 和。
(6)若在X极收集到672 mL气体,在Y极收集到168 mL气体(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气体体积),则Y电极(铁电极)质量减少 g。
III、(7)分别放在图3装置(都盛有0.1mol·L-1的H2SO4溶液)中的四块相同的纯锌片,其
中腐蚀最快的是。
\
图3 图4
(8)利用图4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其中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
应置于处。
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参考答案:
略
19. 有机物A(C6H8O4)为食品包装纸的常用防腐剂。
A可以使溴水褪色。
A难溶于水,但在酸性条件
下可发生水解反应,得到B(C4H4O4)和甲醇。
通常状况下B为无色晶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
应。
(1)A可以发生的反应有(选填序号)。
①加成反应②酯化反应③加聚反应④氧化反应
(2)B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参考答案:
①③④碳碳双键。